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6版:最多跑一次 温州在冲刺

从办事出远门到“办事不出村”——

泰顺努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从办事出远门到“办事不出村”——

  泰顺努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陈祥磊 郑亦扬

  泰顺地处浙闽边陲,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是一个典型的劳务输出型地区。村落分散、交通相对闭塞,多数乡镇与县城车程在1~2小时,办理一项业务往往需要花费半天以上的时间,给当地百姓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为解决山区群众办事难题,尽快实现“最多跑一次”的事项办理需求,泰顺县以全县19个乡镇、33个村居作为试点,梳理出城乡居民医疗费用报销、民政救助、养老服务、生育登记、烟草零售审批、供电等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办事不出村”事项177项。

  通过“村级专员”跑腿、“网格人员”代办、“背包警务”上门,将“最多跑一次”改革真正下沉到山区行政村,打通服务山区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这样的改革,被当地人形象地称作“办事不出村”改革。

  “全科网格”无缝隙

  “过去,‘一直在路上’是我们老百姓办事的真实写照。现在,我们只要按照网格人员列好的清单备齐材料,一趟就办好了所有事情,很好!”在泗溪镇横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窗口,池源村民吴开齐仅用2天就收到了网格员廖萍萍送来的社保救助资料,感慨地为“最多跑一次”改革竖起了大拇指。

  以前,横坑社区池源村村民想办个事,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池源到县城,每天来回只有一趟班车。村民去县城,早上6点便要起床,步行20分钟到路口等班车,车程1.5小时。办完事后,需要等下午4点的班车,回到村里已经将近晚上6点。现在,有了网格员帮忙跑腿,村民可以“办事不出村”,省时又省心。

  “‘最多跑一次’的意义不仅限于其内容本身,更多是从服务、政策、制度、环境多方面优化政府供给。通过政府自身改革,给百姓带来实打实的改革‘红利’。”横坑社区副书记、主任翁欣程说。

  今年以来,泰顺县充分利用由510名网格长、452名专职网格员、979名兼职网格员组成的基层网格管理服务团队,为百姓提供代办服务。网格员每周至少2天入“格”走访,特别是重病卧床老人、孤寡空巢老人、低保困难对象、残疾人、低保边缘户、困难儿童、管控人员等7类重点服务对象,及时帮助群众代办民生事项。与此同时,定期到户开展消防安全、燃气使用等检查,在帮助村民办事的同时,为他们撑起安全“保护伞”。

  为了实现“办事不出村”,该县全面梳理网格员履职清单和代办事项清单,特别对材料厚重、无法电子化的,由网格人员为村民“跑腿”办事,提供就近就便的一站式服务,村民只需根据样本填写,由网格员完成初审并代交资料,即可完成申请,实现在村里解决问题。今年以来,网格员共代办民生服务事项575件。

  “背包警务”零距离

  “警察同志,真是麻烦你们了。”罗阳镇三滩村年近九旬的蓝正绸老人颤颤巍巍地握住警察魏兴国的手,连连道谢。

  上个月,泰顺县公安机关收到一份“特殊”的求助,蓝正绸的子女在为他申领危房改建补助时,发现老人竟是“黑户”。考虑到蓝正绸已是耄耋之年,沟通不便,接到求助后,泰顺县公安局罗阳派出所社区警察多次走访、核实、记录,让老人足不出户就顺利完成了户口补登,并将补办的户口本和身份证送到他手中。

  2016年,泰顺县公安局在原“流动警务室”的基础上,以8个乡镇派出所为基点,推出“车到村、人到户”的“背包警务”模式,采取特殊情况“上门办”、电话联系“预约办”、进村入户“顺路办”等工作方法,将改革红利向偏远山区群众延伸。

  “‘背包警务’覆盖的重点村,开车至少要40分钟以上,个别偏远自然村要徒步走上三四个小时。”该县公安局筱村派出所“背包警察”翁志强说。经过前期“地毯式”梳理,该县16个偏远乡村8000多名村民,被纳入“背包警务圈”的重点服务试点村。全县8个派出所根据重点服务范围,每周安排警察下村1~2次,为偏远山区的老人、残疾人等行动不便群众提供证照办理、户籍查询等警务服务和代办手机实名制、送证下乡等便民服务,真正实现群众“办事不用跑”。

  除了警务服务到家,“背包警务”还在村里开展矛盾协调、安全宣传和送爱心服务等。“村里谁和谁有矛盾,哪家邻里起冲突了,我们都能第一时间掌握。”在警察翁志强的背包里,随身带着笔记本电脑、投影仪、相机、警务通、宣传手册等,基层问题在一线就能解决。

  实施至今,“背包警务”共受理户籍业务1350件,接受群众求助1112次,化解矛盾纠纷578起,开展宣传活动130余场,山区诈骗发案数同比减少了28%。

  “村级代办”广覆盖

  “在泰顺,留守老人和儿童是现有人口的主要构成。对于很多人来讲,出村办事是件很麻烦的事。现在好了,在我们的服务点,村民可以直接填写申请表,物流车每周会定时收送需要办理的证件材料。”万村电商团支部书记叶光乾说。

  今年以来,泰顺县纵深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因地制宜推出“办事不出村”便民审批服务,依托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和县内电商龙头企业万村电子商务公司312个农村电商服务网点,设立村级登记代办点,由村主任、社区干部、驻村电商等兼任代办员,每日值守办公。村民只需携带身份证到村委会或电商代办点,即可在代办员的指导下完成申请材料提交,疑难问题通过电话接通到辖区窗口工作人员开展远程指导。结合证照快递送达、农村电商网点代领等服务,线上线下同步发力将审批服务工作延伸至农村基层。

  走入雅阳镇上村登记代办点,“最多跑一次”改革试点窗口的牌子映入眼帘,电脑、复印机、高拍仪等一应俱全。“我们把材料扫描上传,等审批职能部门审批之后,快递给村民。不能电子化的材料,我们替村民去跑。”工作人员周鹏演示了网点办事的流程。在整个流程中,村民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来办事大厅签好“材料真实性承诺书”,然后提供需要的材料。其他的步骤,都由工作人员和“互联网”来完成。

  “泰顺要打通‘最多跑一次’改革‘最后一公里’,鼓励有条件的电商网点参与建设,力争在年底前实现90%的行政村开通服务网点。”泰顺县行政审批管理办公室综合科科长吴少芳介绍。目前,该县已在司前、雅阳等乡镇建立40个村居试点,试点扩面正在全面铺开,各代办点平均每月为群众代办各类事项300余件。


浙江日报 最多跑一次 温州在冲刺 00026 泰顺努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2017-09-30 浙江日报2017-09-3000024;浙江日报2017-09-3000026;浙江日报2017-09-3000027;浙江日报2017-09-3000025 2 2017年09月3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