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3版:最多跑一次 温州在冲刺

瓯海细节叠加实现“网络革命”

  瓯海细节叠加实现“网络革命”

  黄冰娥 潘丽丹 胡文秦

  瓯海在原本已公布“最多跑一次”行政审批事项947项的基础上,梳理扩大改革事项至1122项,覆盖比例达94.5%;运行“一窗受理”机制,综合受理各类办件12万件;涉及多部门的办事项目平均办理时限缩短50%以上,申报材料减少30%以上,其中单个项目最高缩短审批时间达50天……

  办事速度快了,窗口排队短了,资料分量少了,有关证明免了,出来办事近了,手续可以“欠”了。在瓯海,“最多跑一次”的各项改革,都由各类加加减减的细节叠加,形成改变,跑出基层政务改革与服务创新的“加速度”。

  窗口做“减法”,服务做“加法”

  进一家门,跑一个窗,办多家事。今年3月29日,瓯海启动运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该区审批中心整合设立投资项目审批、商事登记、民非登记、不动产交易登记、公安服务和其他综合事务六大板块的综合窗口,国税、人社和住房公积金3个分中心也各自设立综合窗口,基本实现“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服务模式。

  “来之前问过朋友,以为很麻烦,没想到现在办证这么方便!”前来办理《不动产权证书》的潘女士原本做好准备跑房管、不动产、地税3个窗口,提交3套资料。如今,她只需到一个综合窗口提交一套资料,40分钟就办理完毕。

  通过窗口的“减法”,办事群众只需去一个窗口就可完成所有手续。同时,瓯海区还在服务上做“加法”,“部门跑”“数据跑”“中介跑”“快递跑”等“四跑模式”,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

  “部门跑”即“一窗受理”事项办理涉及的所有部门办件跑腿,全部由最初收件人员负责,由其发起联办,后续审批部门协同配合,由“工作人员跑”代替群众跑。当地还组建“流动审批窗口”,由区审管办牵头联合十大职能部门,为群众提供上门服务,群众可通过预约在家坐等。今年已上门服务57次,服务124个项目。

  “数据跑”即以“一窗受理”平台为依托,通过浙江政务服务网对部门数据进行汇聚、分类,供部门查询共享。在政务服务网信息无法互通的情况下,通过区级行政审批服务系统,由区大数据管理中心开发统一的信息共享界面,对各部门业务系统进行链接,供部门查询,打破部门间信息壁垒。

  瓯海区引入中介机构、银行机构等开展免费代理代办服务,以“中介跑”代替企业、群众跑,大大方便了群众。以商事登记为例,区审管办联合市场监管局签约四大银行,入驻中介服务大厅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全流程”的免费代办服务。各银行还将服务范围延伸至全区各网点,群众除了来中介服务大厅外,还能就近选择网点享受免费代办。目前,该项服务已惠及企业1700多家。

  该区审批大厅设有邮政快递服务窗口,与审批窗口实现办件送件无缝对接,今年已为群众办理快递服务超过27311件。

  互联网“加法”,群众跑“减法”

  “最多跑一次”实质上就是一场政府部门的“互联网革命”,通过运用强大的信息、网络技术,改变政府为群众服务的理念和方式。“互联网+”思维,显现在瓯海“最多跑一次”的点滴进步中。

  该区以“网络下单”“淘宝服务”为借鉴模板,推出“网上申请、快递送达”“网上预审、现场办结”“全程电子化”等“花样”网络服务菜单。如“全程电子化”登记,实现了“网上申报、网上受理、网上审核、网上发照、电子归档”全流程无纸化、零跑动。9月6日,温州宇涵门窗工程有限公司通过网上申请成功办理瓯海区首张电子营业执照,率先体验到了“足不出户,执照到手”。

  该区外侨和公安部门创新“互联网+户籍”服务,在侨乡丽岙街道设立了专门为海外侨胞服务的“警侨联络室”,由专人专职负责,开通SKYPE语音视频,通过海内外联络点实时互通,实现“不用回国、不需出门、不跨辖区”解决问题。一年来,该联络室为华侨提供咨询500多次,帮助华侨解决证件办理、恢复户口等难题20多件,让万里之外的华侨享受“一次也不跑”。

  瓯海区互联网“加法”还充分利用微信平台。该区人社分中心推出“微信报到”服务,毕业生只需将材料发送到“瓯海人社”微信公众号,由工作人员审核后出具高校毕业生报到备案表,盖章并存入个人档案,便完成报到,实现报到“跑零趟”;商事登记窗口推出“微信客服”服务,群众和企业可随时随地通过手机了解企业登记业务流程、传递申报信息、了解办证进度,也可以通过微信视频比对远程申请人笔迹完成快速办理。今年该窗口通过“微信客服”的办件数已经有600余件。

  “跑一趟”“跑零趟”正在实现,对于办事群众来说,这种“减法”很受欢迎。

  服务网点做“加”,人工事项做“减”

  不仅让群众“最多跑一次”,而且要“跑得近”。早在去年8月,该区就率先推出镇街服务事项“同区通办”制度,群众可就近选择镇街行政服务中心,办理区内其他镇街的事项。家住梧田街道的孕妇吴女士是泽雅镇人,原本申请办理生育登记需回到泽雅,来回车程得三个小时,如今在“家门口”就能办理。目前,包括再生育审批、残疾证、老年人优待证办理等9个事项,全部实现“同区通办”,累计办件量达700多件。

  无独有偶,郭溪街道市民邱先生近来由衷地为行政审批的速度与便捷点赞。9月1日,在瓯海农商行瞿溪支行,他用不到10分钟的时间,办好了自己的医保手续。原来,瓯海人社局、瓯海地税分局联合银行,设立了全市首家社保·银行一体化办公网点,当日正式对外办理社保经办业务。

  首批下放该网点办理的共有47项社保业务,主要涵盖单位和个人参保登记、被征地农民折算职工养老缴费年限、历年账户“家庭共济”备案、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待遇核准、医疗保险证制作等方面。网点设置事项“二维码”,群众只需轻松扫码,便可精准查询具体业务的办事指南、流程、须知等。

  除了通过服务网点的增加扩大辐射面,减少距离外,政务“机器换人”也让群众“最多跑一次”跑得更轻松。

  在该区审批中心,预登记自助服务机、“一站导引”查询机、交警处理机、港澳自助签注机、自助填表机等一应俱全。该区还研发出“市民之窗”自助服务一体机,在审批中心、13个镇街行政服务中心及大西洋银泰城、万象城等布设18台设备,二期还将进一步拓展至40个社区,并梳理出256项事项纳入系统,通过审批事项申报、政务信息查询、材料证明打印、税费处罚缴款等功能,实现自助办理“一端服务”。


浙江日报 最多跑一次 温州在冲刺 00023 瓯海细节叠加实现“网络革命” 2017-09-30 浙江日报2017-09-3000004;浙江日报2017-09-3000009;浙江日报2017-09-3000007;浙江日报2017-09-3000012 2 2017年09月3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