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9版:最多跑一次 温州在冲刺

温州民政服务流程优化进行时

  温州民政服务流程优化进行时

  赵琛璋

  组织保障、梳理规范、流程优化、信息共享、监督跟进……今年以来,温州市民政局主动适应服务对象新需求,精心组织行政审批事项、公共服务事项梳理、查对、确定、入库等工作,助力“最多跑一次”改革。至今,已经梳理出64个事项为“最多跑一次”事项,真正使群众、企业足不出户或减少“跑一次”路程就能办成事。

  流程优化

  让“数据跑”代替群众跑

  “2015年,我办理‘温州市药师协会’登记时,跑了不下5次,今年团队的年检只花了十几分钟就完成了。”作为温州市民监督团成员,同时又是社会团体组织的一份子,章效通欣喜地见到“最多跑一次”改革后的变化。

  积极探索“一窗式”审批新模式,实现“一窗综合受理、内部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集成化审批服务。自“最多跑一次”启动以来,温州市民政局按照“分类管理、分步实施”的改革思路,以加强创新,优化流程,强化信息技术支撑,努力提升服务质量效率。

  温州市民政局行政审批窗口的日常工作,包含民非、基金会、社团登记,养老机构许可,公募资格申请和慈善组织认定等,广泛涉及文化、体育、教育、卫生等社会公共服务领域。针对相对简单的办理事项,市民政局行政审批窗口实行“网上申报、网上受理、网上审核”等全程网上审批和邮政快递送达服务,为群众办事“零上门”提供技术保障,用“数据跑腿”代替群众跑腿,让“干部转”代替“群众转”。

  比如,社团、民非、基金会名称预登记事项,申请人通过网上传输资料,由行政审批部门网上预审查。预审查通过后,申请人携带书面申报材料到窗口当场领取审批文件。打开一名工作人员的工作邮箱,里面是整整168页共4185封发送给申请人的所需资料提醒邮件。

  一组来自浙江政务服务网温州平台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15日,在温州市民政局行政审批窗口所办结的1014件总的审批件中,即办件774件,承诺件240件,承诺件提前办结239件,提前办结率达到99.58%;在240件承诺件中,总承诺天数达到1504天,实际办理总天数仅花了399天,平均办理时限仅为1.66天,实际提速率达到73.47%。

  为助推公益事业的发展,温州市民政局行政审批窗口今年还推出更为系统化、集成式的上门服务。通过开通上门服务预约,为基金会设立登记事项提供社会组织政策宣讲,现场踏勘,申请材料补充提取,基金会证书和批文送达等上门服务,同时听取改进工作意见。目前,已有5家基金会在申请过程中,充分享受到“最多跑一次”的服务。

  信息化建设

  从“跑一次”到“不用跑”

  按照制度法规,低保、低保边缘等是依申请而救助,但针对困难群众的弱势特征,温州市民政局在社会救助管理系统中增设了“主动发现”模块,并依托部门合力和社会组织的广泛参与,让原本的材料递交从“跑一次”实现“不用跑”。

  通过“主动发现”信息模块,民政与相关部门分工协作,将低保边缘对象认定工作分成主动发现、信息录入、信息核对和审核审批4个阶段,并细化为12个工作步骤,由农办负责困难群众的主动发现和基本信息录入,民政负责信息核对和审核审批。经过为期4个月“地毯式”排查,共主动发现并录入对象40824人,经核对和审核审批后,被纳入低保63人、纳入低保边缘15784人。

  与此同时,温州民政部门亦不忘借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势”,助力这项困难群众帮扶工作的推进。今年上半年,通过开展“全城发现”这一公益活动,温州市民政局在全市范围征集志愿者人数在百人以上的40家优秀社会组织,由其充当困难群体的“发现者”。

  “利用平时开展志愿活动的机会,我们会入户对困难群众的家庭情况、赡养情况等电子文档进行登记,省去了他们前期准备资料、跑部门的麻烦。”龙湾区霞满公益服务中心理事长季伯伟介绍,今年以来,他们通过主动发现和热心市民提供信息,已经上门为200多户困难群众登记了信息,其中不少已经通过审核。根据温州市政局的统计数据,自今年3月以来,共发现并走访对象1600多人,其中被纳入“低边”200多人。

  “下一步将着力打造‘全城发现’公益品牌,让其成为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的一个平台。”温州市民政局困难群众帮扶服务中心主任杨葛凡表示,将就社会组织的准入标准、活动形式、活动推广和后续服务等方面进行改良,招募有专职工作人员的优质社会组织成为合作伙伴,让这些社会组织成为温州各县基层困难群众信息收集机构,真正实现“社会救助、全城参与、发现有责”的“全城发现”理念。

  随着社会救助信息管理平台、低收入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平台的不断完善,特别是全市全面建立并运行的低收入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平台,将民政、社保等10大部门12类信息纳入核对系统,实现社会救助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有效破解了救助对象认定难问题,助力温州全市低保审批“最多跑一次”改革。所建立的“电子比对专线”,可实现12项数据24小时自动比对,低保核对工作流程从以前的15个工作日缩短至7个工作日。

  监督促成效

  让群众、企业尽享改革红利

  充分借鉴宁波等地的先进经验,温州市民政局立足工作实际,与省市对口业务部门、邻市部门、已梳理的权力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民政法律法规和本单位“三定方案”以及社会群众关注点、单位曾经办理过业务进行比对,积极对标梳理规范。该局按照“一事一指南”的要求编写服务指南,做到服务时间、办事地点、联系方式、办事手续、收费情况、服务内容等“六公开”。

  为监督各项改革跟进到位,温州民政部门还将“最多跑一次”改革纳入处室(单位)的目标责任制考核,使各处室(单位)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提高重视程度,真正在全局形成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的强大氛围。健全投诉渠道,公开业务部门和主管部门的社会投诉电话,畅通“最多跑一次”有关诉求的表达渠道,积极主动回应社会关切,不断增强政府部门执行力和公信力。同时,发挥驻局纪检组的职能作用,组织督查专员,强化点对点、不定期的暗访抽查、跟踪督查,真实体验办事过程,对不认真履行职责、“最多跑一次”执行不到位的责任处室(单位),启动约谈机制,杜绝不作为、慢作为,让群众和企业获得实实在在的改革红利。

  下一步,温州市民政局将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市部署,坚持“最多跑一次是原则、跑多次是例外”的要求,继续完善“最多跑一次”事项梳理公布、“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网上办事和数据共享、“最多跑一次”配套制度制定、“最多跑一次”改革绩效评价等工作,促进体制机制创新,实现办事效率明显提高、服务环境明显改善、群众和企业的获得感明显提升。


浙江日报 最多跑一次 温州在冲刺 00019 温州民政服务流程优化进行时 2017-09-30 浙江日报2017-09-3000011;浙江日报2017-09-3000013;浙江日报2017-09-3000012 2 2017年09月3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