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专版

文章导航

全力治水与美丽建设并驾齐驱

水乡南浔 天蓝水清好画风

  全力治水与美丽建设并驾齐驱

  水乡南浔 天蓝水清好画风

  杨斌英

  湖州南浔,历来以“诗画江南”著称,区内碧波幽幽,镇北运河东西横延,镇中市河南北穿镇而过,河街相交桥梁通便,黛瓦粉墙绿柳拂水,一幅原汁原味的江南水乡图景让人流连忘返,著名作家徐迟先生曾用“66个水晶晶”描绘南浔之美。

  然而,受落后产能等因素的影响,水乡一度被严重污染,如何统筹推进治理,让水乡焕发新活力?河流纵横,湖漾密布的南浔,疑劣水体量为全市最多,剿劣治水任务为全市最重,治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困难。“不把生态治理好,老百姓的幸福感就无从谈起。”南浔历届区委、区政府坚定绿色发展的信心与共识,在“生态立区”的战略引领下,以治水剿劣为突破口,着力补齐生态短板,走出了一条“五水共治”与“美丽建设”并驾齐驱的道路。

  今年是湖州市实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三年建设规划的决胜之年,南浔更以此为抓手,结合全省启动实施的“大花园”建设行动、“万村景区化”建设及湖州“四新”主题实践,专门成立了南浔区生态建设指挥部统筹指挥,推进三大工程把好源头治污,全力剿劣打造百点示范,全民动员共同建设美丽南浔,打出了一系列环境整治组合拳。

  聚全区之力,破治水之困。截至6月底,全区排查出的1253个疑劣水体,含报省的405个挂号水体,已全面完成整治工作和销号验收;新建污水管网149.5公里;拆除温室龟鳖棚134.22万平方米;淘汰关停“四无五违”企业711家;全区4个县控以上出境断面水质均稳定保持在Ⅲ类水以上,出境水质指标总体优于5个入境断面,符合功能区要求。

源头治污 三大工程有序推进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治水必先治源,今年4月,南浔区整合“五水共治”“三改一拆”“两路两侧”“四边三化”、生态文明、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等多个办公室,组建了南浔区生态建设指挥部,进一步理顺机制,变原来的部门之间相互协调为内部协调,全面推进截污纳管全覆盖、养殖污染全清零、“四无五违”全淘汰三大源头治污工程,抓好源头关助力“五水共治”。

  开挖路面,填埋管网,对原有的路面进行修补……今年7月以来,南浔区南浔镇农民新村截污纳管工程迅速推进,目前已完成朱坞村宴会中心、辽里宴会中心、南林路东住宅、联谊新村北区、联谊新村南区、浔东村一期1号地块6个点的截污纳管,其余规划的12个点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完成市政管网15.7公里。

  据了解,今年南浔镇农民新村截污纳管涉及16个农民新村点、2个礼堂,改造管网里程18.7公里。涉及面广、工程量大,为保证工程顺利实施,该镇坚持项目建设与环境提升并举,将截污纳管与三线下埋、天然气入户、停车位改造同步推进,提升了农民新村管理水平,避免了重复开挖造成的资源浪费。

  源头治污,截污纳管是关键。纵观整个南浔,截污纳管工程正全面提速,截至8月已经新建污水管网149.5公里,完成雨污分流改造19.3公里,完成管网清淤286.1公里,均远远超过了市下达任务。此外,同步加快8家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目前千金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已完成并投入使用,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提标改造1124户。

  南浔是著名的水乡,清除养殖污染同样重任在肩,经过的几年的持续治理,目前已经进入全面清零扫尾工作。“现在养鱼还建跑道了,真新鲜。”今年夏天,菱湖镇勤劳村生态渔业精品园的渔农开启了“跑道养鱼”新模式,2万尾鲈鱼鱼苗投入新建成的“跑道”中。鱼苗锻炼的“跑道”,是由8条长87米、宽2米的养殖水槽和推水增氧装置组成的“内循环流养殖系统”。通过该系统,同面积大小的鱼塘产量能增长2倍,且养殖产生的鱼粪和残存饲料还能被回收制成有机肥。

  “生态好了,产量高了,经济效益也提升了。”当地的渔农连连感慨。众所周知,菱湖水乡历来以“鱼鲜”而闻名,大片的桑基鱼塘与贯穿的河道相交形成独特的水乡风光。近年来,该镇通过桑树补植、鱼塘修复、河道疏浚等措施,对原生态桑基鱼塘系统进行修复性保护和利用,如今这里的渔农又搭上了高科技养鱼的快车,赢得了生态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据统计,目前南浔在全省率先全面完成渔民转产转业工作,共安置渔民4757人,部分养殖户已转产生态蔬菜、苗木种植、生态养殖等。截至今年8月,该区生猪养殖场除24家整治保留场外,其余全部拆除复垦;水禽养殖场除14家整治保留场外,其余已经全部拆除复垦;温室龟鳖场正在扫尾。

  此外,“四无五违”全淘汰工程同样战绩满满,今年,南浔区一举斩获了“无违建创建先进县、区”称号。在全面排摸的基础上,确定“四无五违”企业两年清零的目标,已经拆除711家,计划明年实现8238家“四无五违”企业全淘汰。堵疏结合,在淘汰关停的同时,加快小微企业创业园建设,今年练市花林皮鞋、旧馆木业创新、善琏湖笔纺织3个小微创业园已经开工建设,总投资5.3亿元。

全力剿劣 百点示范再添风景

  源头治污,擦亮一湾清水生态底色。百点示范,串点成链再添别致风景。

  初秋时节,走进南浔镇神墩村,一条围着篱笆的道路向前蜿蜒,边上池塘周围种上了草坪和景观树,微风吹拂,波光粼粼。“以前这里是鸭棚,到处是粪便,池塘的水都是污的。”当地的村民感慨地说,“现在水变干净了,水里的鱼也变多了,就连空气也清新了。”言谈中村民们对这几个月来的环境整治非常认可。

  据了解,从今年4月开始,神墩村作为南浔区剿劣示范点,以三棚拆除为抓手对村里的池塘进行综合治理,拆鸭棚、清淤、种植绿化,从源头治理到扮靓乡村,不仅打造了两个剿劣示范点,整个村的面貌了也有极大的改善。

  神墩村的美丽转变只是南浔开展“五水共治”的一个缩影,把原来的一个污水潭、一条条臭水沟,治理成一个个小公园、一条条风景河,如今这样的“小微景点”布遍南浔,点缀着美丽的水乡。“池塘整治干净了,河岸也变成了小公园。这里空气好、环境好,饭后出来散散步,别提多惬意,还搬去镇上干嘛?”在石淙镇花园村,沈桂琴老两口每天晚上都要去散散步,剿劣治水行动开展后,他们老屋后的两个池塘不仅垃圾没有了,臭气没有了,简直焕然一新,清水绕屋,让他们对老屋有了更深的依恋。

  创出亮点,打响品牌。今年以来,南浔创新开展“百点示范、千点整治”行动,将水体治理、水系沟通与水体边坡绿化、周边拆违治乱等有机结合,实现整体环境提升,示范带动面上剿劣工作,目前全区已经创建163个剿劣示范点,变“小微污点”为“小微景点”,成为老百姓们日常休闲的好去处,打造全市剿劣行动的样板。

  剿灭劣Ⅴ类水,既是阵地战,更是持久战。如何加强长效管理,是全面剿灭劣Ⅴ类水的关键。为巩固剿劣成果不反弹,在资金上,区、镇财政设立剿劣专项奖补资金4000万元,农林、水利等条线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小型水利建设等工作,整合配套剿劣资金1.5亿元;在监管上,及时下发《南浔区小微水体长效管理指导意见》,坚持奖惩相结合、治理与长效相结合,水体剿劣和美化造景相结合,高标准、高质量推进,确保剿劣任务推进和水质提升任务落实;在考核上,修订《南浔区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办法》,把小微水体长效管理纳入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和考核的范畴,列为一票否决项,并建立小微水体保洁队伍,确保长效管理。

制度保障

河长履职不留死角

  牵住“河长制”这个牛鼻子,南浔治水势如破竹。“我和污泥浊水杠上了。”斗笠、水杯、治河笔记本、电瓶车,这是菱湖镇杨港村村书记方勤松巡河的“标配”。作为京塘港菱湖段的村级河长,沿河巡查是方勤松每天的必修课,带头保护好水资源,他责无旁贷。

  杨港村是有名的水产养殖大村,2013年,全村龟鳖养殖污染源达到109个,养殖规模超100亩,是全区龟鳖养殖数量和规模最大的村庄。曾经由于大部分龟鳖养殖场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到沟渠河道,对农业环境、水域水质和居民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这样的老大难问题摆在面前,方勤松这个村书记并没有退却。治水先治心,治水先治本,必须要重塑一个水清岸绿的杨港村。从2013年开始,他带领全村党员干部挨家挨户做工作,排定甲鱼棚拆除实施计划表,并设立拆除推进荣辱榜,定期上墙公示,同时组成河道保洁义务监督队,定时定期开展治水监督,打一场漂亮的污水治理的翻身仗。

  到目前为止,该村共集中清理废弃沉船104只,完成了300户农居房的截污纳管工程,并顺利取缔了80%龟鳖养殖污染源,完成小微水体整治29处。“现在村里的水越来越清了,经常有上海的游客来这里采风摄影,咱们村民也合计着一起投资造民宿。”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让村民们对这里未来发展旅游充满了期待。

  在南浔,像方勤松这样尽心履职的河长还有许许多多。今年根据排摸小微水体的实际,南浔全面调整完善三级河长制,增设1301个小微水体河长,每个行政村(社区)都被划分成若干个网格,村党组织书记担任总河长,村两委会干部则为每个网格的小微水体河长,实现了对全区小微水体全覆盖。

  为督促落实责任,南浔严肃考核扣分制度,建立提醒通报制度,对每个河长做到每个巡河周期三次提醒,每月专题通报,每个小微水体河长每周至少巡查一次网格范围内所有小微水体,发现问题立即协调解决,确保每个水体都有人管、有人巡、有人督。每个小微水体还配备了保洁人员,他们定期检查水体,并对水生植物和岸边绿化进行养护,以达到治水工作常态化、常效化。

全民动员

美丽建设人人有责

  绿色在修复,生态在回归。在新一轮的治水战中,南浔由点到面,由局部到全域,由水质清理到水质提升,形成了全民治水之势。

  在千金镇成立了“党员护水岗”,实施“巡护劝”三字诀管理模式。“巡”字夯实日常管理,结合河长制管理,将全镇60周岁以下532名党员进行网格化划分,编入“护水网格”。截至目前,全镇党员累计开展巡查1350余人次。“护”字形成治理氛围,建立镇“党员护水”微信工作交流群,晾晒现场,及时反馈,定期对各村河道情况进行拍照公示。“劝”字倡导全民治水,截至目前,共发放“剿劣”工作手册120份、宣传手册5000份,发放告知书800份等。

  在善琏镇,设立小微水体星级动态评定机制,对治理效果好的小微水体分别评定5星、4星、3星,每个季度由群众公开评定,长效保持、巩固提升好的增星、差的摘星,与年终考核相挂钩,形成比学治水的工作氛围。

  党群部门发挥各自优势,助力治水剿劣,比如区妇联组织“河保姆”、团区委组织“河小青”、周边群众认领“塘长制”、职工志愿者组成“护水队”、企业业主认领周边“河长制”等多种护水模式,活跃在治水一线。“积极营造‘五水共治’、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如今‘五水共治’已经成为全区人民的共识。”南浔区治水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一支竹篙,难渡汪洋海;众人划桨,开动大帆船。今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南浔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打好“五水共治”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展现水乡天蓝水清的好画风,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全面融入全省“大湾区”“大通道”“大花园”的发展大局中。

  (本版图片由南浔区生态建设指挥部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06 水乡南浔 天蓝水清好画风 2017-09-28 浙江日报2017-09-2800004;浙江日报2017-09-2800013;浙江日报2017-09-2800012;浙江日报2017-09-2800017;浙江日报2017-09-2800010;浙江日报2017-09-2800015;浙江日报2017-09-2800024 2 2017年09月2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