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创造新业绩 喜迎十九大

富源村里问“富源”

一个少数民族村精准扶贫的浙江样板

  编者按:近年来,浙江加大精准扶贫力度,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六个精准”的重要要求,走出了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扶贫开发之路,成为全国农民收入最高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小、区域发展最均衡的省份之一。这个“最艰巨的任务”是如何完成的?温州市苍南县岱岭畲族乡富源村的致富蜕变,提供了一个少数民族村精准扶贫的浙江样板。

富源村里问“富源”

一个少数民族村精准扶贫的浙江样板

本报记者 汪成明 张亦盈 县委报道组 薛毓训

  从苍南县城驱车向南,沿78省道前行约一个半小时,就到了苍南县岱岭畲族乡富源村。富源村2001年由朗腰、南山、斗湾、龙凤4个行政村合并而成,全村365户人家,近半数是畲族,取名“富源”,寄托了畲乡百姓对致富的期盼。

  以前的富源村“一穷二白”,用村里人的话来讲:那时的木板房遇到下雨天就要拿塑料袋“兜”着屋顶,雨一大家里就被雨淹了。而近年来,在县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该村统筹整合土地、资金、人力资源,村集体经济实现年创收50余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2年的7732元增长到2016年的13854元,年均增长19.8%,其中原低收入农户年人均纯收入增至10930元,走出了一条山区百姓通过精准扶贫致富的路子。

  挪穷窝

  迈出扶贫关键一步

  下山搬迁是富源村脱贫致富的关键一步。

  2002年起,富源村开始实施分批下山搬迁,县、乡两级政府在山脚下78省道边为下山搬迁村民统一打好地基,并给予财政补贴,村民再自筹一部分资金即可建新房。截至目前,累计搬迁127户508人,农房集聚改造率接近50%。

  3层楼的小洋房,院子里停着一辆崭新的小轿车,房主兰加银靠在家门口,他刚下班回家。联排的3栋屋子里,住着他的兄弟和父母。妻子雷翠芬载着刚放学的儿子回到家。

  “好日子是从下山开始的。”雷翠芬笑着说,在山上,一家人挤在一间20多平方米的茅草屋里,阴暗潮湿,衣柜里的衣服都要发霉。

  背靠笔架山,富源村人在山上的日子却不像风景那么美好。村民靠山谋生、模式单一,而山高路远也成了村民致富的“障碍”。在山上时,兰加银夫妻俩常常要将晒干的番薯干、山上割下来的草挑去市场上卖。从家里到马站镇集市,走路要一个多小时。全家的收入都指着薄薄1亩多的田地,然而“每斤番薯干只能卖1块多”。下山后,兰加银外出创业成功,雷翠芬在家里就近打工,每月都有2000多元的收入,一家人的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地红火起来了。

  在村东头的第五期移民住宅区建设工地,60多岁的雷成宝几乎每天都要来转一圈,“以后这里就是我的新家了。”雷成宝属于村里的特困户,这些年他省吃俭用加上财政补贴,终于可以住上新房了。

  “目前,第五期房屋正在施工中,年底我们将实现全部‘边、高、远’区域村民的异地安置。”在村支书陈书宝的眼里,“人挪活,树挪死”的古训蕴含深刻道理,自2012年以来,已经完成四期“挪穷窝”搬迁工程,是富源村扶贫工作迈出的最关键一步,村民下山后,致富的路子一下子就宽了。

  改穷业

  产业“造血”闯新路

  收入从哪里来?缺少能产生经济效益的产业一直是制约欠发达山区少数民族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瓶颈。科技特派员李发勇的到来,无疑为富源村带来了经济“造血”功能。李发勇是省农科院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专家,今年是他来到岱岭畲族乡的第12个年头。

  2007年,经过两年的实地调研,他从宁波引进了“大分”特早熟蜜柑。“主要考虑到特早熟蜜柑的管理模式比较粗放,适合当地种植,并且这里有大片的山地。”李发勇说,特早熟品种适合山地种植。依照富源村气温等因素,这里的特早熟蜜柑比宁波象山本地的还要早产1至2周。这种蜜柑外皮青色,但剥开来却是红瓤,果实甜、果形好,正好弥补市场缺少蜜柑的空档,所以一上市就十分受欢迎。

  今年4月,李发勇再次引进“公川”“由良”两个品种的特早熟蜜柑,成熟期比之前的“大分”要迟上市大半个月,正好完美衔接了“大分”下市后的空档。“今年我们尝试将特早熟蜜柑通过‘互联网+’模式进行销售,如果顺利的话,接下来全村每人每年将增加3000元的收入。”陈书宝说,他正与电商平台进行接洽,准备将富源村的特早熟蜜柑通过网络销至全国各地。目前,富源村蜜柑林种植面积已达1008亩,涉及265户村民的土地。2015年蜜柑销售总收入42万元,其中采摘游收入30万元,2016年308亩特早熟蜜柑采收40多万斤,而今年种植面积扩大后,预计产量将突破百万斤,收入有望翻一番。

  除了柑橘产业外,为解决村里闲置劳动力问题,2007年,富源村争取扶贫资金,新建了富源来料加工厂,引进以环保袋加工为主的来料加工项目。“不给孩子们添麻烦,不做他们的负担。”这曾是村民雷美花晚年最大的心愿。雷美花的儿子外出务工,老人独自留守在家的日子里,就去帮来料加工厂干活,按件计费,一个月下来也有1000多元的收入,解决了自己平日里的生活花销,还能攒下一点私房钱。“不单单是雷美花,这样的变化发生在乡里许多老人身上。”村干部兰加斌说,来料加工厂带动了50多位村民就业,实现了农民“家门口上班”,人均月收入1500元左右。

  同样给村里带来新的就业机会的,还有乡亲口中的“能人”叶友聚。6年前,叶友聚带着技术回到村里,买了10多台机器,拉上乡亲们开启了水洗标印刷的创业路。“在外面兜兜转转20多年,还是想回到家乡,靠着这些年在外学到的技术与大家一起赚钱。”现在的叶友聚手底下有着20多名来自村里的员工。

  拔穷根

  美丽乡村催生美丽经济

  “父亲第一次来的时候就问我怎么会嫁到这种地方来?”富源村的“外来媳妇”高娅是在陕西省宝鸡市与打工的丈夫相识的,随后跟着丈夫回到岱岭畲族乡。在这里生活了12年的她,见证了这个村子一步一个脚印的发展历程。“前段时间我爸来看我,跟我说村里这些年发展真的不错,还是闺女有眼光。”

  身着民族服饰的高娅如今变成了地地道道的“畲家女”,唱迎客茶、跳竹竿舞、织民族服……畲乡妇女的绝活她样样拿得出手,作为村里畲乡风情演出团队的骨干,有活动时是专业的演艺人员,没演出任务时,在村里的来料加工厂干活,一刻也不得闲,她说:“现在的生活是越来越好,越来越有盼头了。”

  “‘旅游+’,是富源村乃至整个乡今后的发展方向,规划将这里打造成一个民族风情旅游胜地。”10年来,省民宗委下派干部们也与岱岭畲族乡结下了不解之缘,下派干部潘晶说,省民宗委将与杭州城市规划设计院合作,对岱岭畲族乡进行资源整合规划。这些年,富源村建起了笔架山公园、民族文化广场、畲族历史文化博物馆,村里还对房屋外立面进行改造,通过在白色墙壁上绘制畲族独有的彩带文字装饰和壁画展现畲族文化习俗,同时特意保留了一座见证畲族文化的老房子。这些特色风情文化吸引了不少游客。据统计,村子年均接待游客两万余人,全村旅游纯收入达500万元。

  “每年4月,笔架山上漫山都是杜鹃花,同时我们还引进了油菜花、桃花等,为游客规划四季花海景观。”岱岭畲族乡乡长兰成子说,致富思源,富源村最大的优势就是绿水青山,最大的特色资源就是畲族文化。传统的民族特色和山水资源为当地发展生态旅游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昔日的绿水青山正在变成金山银山。


浙江日报 创造新业绩 喜迎十九大 00003 富源村里问“富源” 2017-09-18 浙江日报2017-09-1800010;5019355 2 2017年09月1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