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砥砺奋进 勇立潮头·喜迎党的十九大特别报道·金华篇

共建 共融 共享 共赢

同心金华聚力绘就“八骏图”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使命。

  “金华的中心城市形态是组团式城市群的形态。”200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为金华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要让浙中城市群成为带动浙江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增长极。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上,金义都市区首次写入党代会报告,省委将金华作为全省“一体两翼”发展格局中“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定位。

  过去五年,金华担起时代赋予的使命,按照“走在前列、共建金华”要求,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都市区经济转型,绘就一幅共建共融共享共赢的奋发图景: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8.6%、11.1%、9.4%和10.4%。

  共建是基础,抱团发展才可盘活“一盘棋”。

  长久以来,制约金华发展的“阿喀琉斯之踵”就是“散”,补齐这一短板的关键,是要在“共”字上下功夫。对此,金华市委作出打造都市区“同心圆”,构筑综合交通廊道、金义科创廊道和浙中生态廊道“三条廊道”的战略决策,将其作为破“散”促“聚”的标志性、示范性工程。

  在传统县域治理走向现代市域治理的新阶段,必须打破县域疆界,实现抱团发展。正是这一系列战略平台,让共建金华从理念变为现实。去年底,总投资超300亿元的金义东市域轨道交通项目开工;今年3月,总投资达2600多亿元的浙中生态廊道建设项目集中开工;6月,金义科创廊道开工之日签约一批总投资额约442亿元的合作项目。

  共融是路径,着力建设现代化都市区。

  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传统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金华审时度势,加快推动各县(市、区)融合发展,改变各自为政、单打独斗局面,着力打造网络状城市群、组团式都市区。

  城市融合发展在加快。各县(市、区)间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科技、文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功能配套,一同谋划、统筹建设。

  产业融合发展在提速。金华积极推动实体经济与市场融合发展,放大“制造+市场”的优势,形成以市场带动制造、以制造支撑市场的良好格局。2016年,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5000亿元,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居全省第三,全球跨境电商大会永久落户,网络零售额占全省的近五分之一。

  对外融合领域在扩展。随着“义新欧”中欧班列开通运行和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建设,金华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桥头堡。五年来,外贸出口总额从全省第7位跃居第3位。

  共享是追求,营造发展好环境。

  金华宜居环境正在逐年改善,“一年灭黑臭、两年提水质、三年可游泳”的承诺已经实现,并三夺“大禹鼎”。农村两只“可烂”“不可烂”的垃圾桶,成为全国推广的“网红”。

  在规划建设中的金义都市新区,可以窥见现代化都市区的魅力。一张市民卡,既可享受一站式诊疗服务,又能在游览景区、借阅图书、乘坐公交车时享受优惠便利,还可以在全国77个城市实现互联互通,真正享受现代智慧生活。

  共赢是目的,同心绘就“八骏图”。

  金华的发展就像一幅《八骏图》,每匹骏马各展风采,又顾盼生辉。人们欣喜地发现,各个县(市、区)精彩纷呈:义乌进入生产总值千亿元俱乐部,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成为全国试点;永康跨进全省工业强市第一方阵;兰溪跻身全省工业20强……

  随着县域藩篱的打破,各种资源要素自由流动起来。打造全市旅游经济共同体,东阳横店、金华双龙洞等知名景区不再是“孤岛”。去年国庆黄金周,金华跨县域旅游占游客比重达到55%,跨3县及以上的游客达30%。

  八骏奔腾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凝聚了抱团发展的正能量,促使各地进入良性竞争轨道。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引进华科年产20万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项目,实现“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当年投产”;义乌绿色动力小镇引进吉利集团4个核心零部件、整车项目,“无中生有”生成了新能源汽车和LED产业链,将再造一个义乌工业。


浙江日报 砥砺奋进 勇立潮头·喜迎党的十九大特别报道·金华篇 00004 同心金华聚力绘就“八骏图” 2017-09-17 5067072 2 2017年09月17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