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旧立新 弄潮勇向涛头立
——访温州市市长张耕
本报记者 周琳子
城市蝶变新生、产业转型加速、金融生态基本修复、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温州如何果敢破旧、率先破局、创变立新?
记者:温州如何打开突破口再创城市转型发展新优势?
张耕:我们认真领会“八八战略”要义,深入分析自身优劣条件,梳理出了重点需要补齐的短板。如谋划推动浙南科技城、特色小镇等平台建设,加快补齐科技创新短板,大力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促进产业向中高端迈进。特别是以“大拆大整”为突破口,全面开展城中村改造、“四无”生产经营单位整治等八大专项行动,打破一切阻碍发展的坛坛罐罐,并在此基础上,谋划推进“大建大美”,加快实现城市和产业双升级。
围绕补齐交通短板,全面推进交通“六大工程”,杭温高铁开工,龙丽温高速公路上马建设,市域铁路S1线、甬台温高速复线等项目加快推进……过去5年的交通投资总额比之前5年翻了2.7倍。温州机场、状元岙港区升级为国家一类口岸,为民营企业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创造了更多条件。
记者:以改革促发展,温州从风险先发到率先突围,是如何率先破局的?
张耕:民间借贷风波对温州经济冲击很大,我们借力“金改”,坚持把化解“两链三险”作为首要任务,推动实现不良率持续下降,取得了一批先行先试成果。现在温州金融生态基本修复,去年综合信用指数排名全国地级市第三名。特别是以破解“两多两难”为目标导向,引“金融水”灌溉“实业田”,全市直接融资规模连续3年增长,实体经济多渠道融资态势基本形成。
记者:温州怎样抓住“关键小事”,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张耕:我们坚持每年财政支出增量的75%以上用于民生,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每年办好十个方面民生实事。特别是实施了“四个一”创新工程,力争企业审批和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也不跑”。全力打好“五水共治”“治危拆违”“除险安居”组合拳,温州正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将一件件实事真正办到百姓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