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神秘买样团”:
提升网购者产品质量获得感
包 勇 刘丽芳 安丽娜
杭州“神秘买样团”:
提升网购者产品质量获得感
包 勇 刘丽芳 安丽娜
选择好产品规格,确定购买,选择收货地址,将订单以及与商家聊天记录截图输入资料库……熟练地完成这些步骤后,倪建华(化名)展示了一个完整的网购任务。
9月11日,杭州国家电子商务产品质量监测处置中心(以下简称“网监中心”)面向社会新招募了一批买样志愿者,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加入网监中心的“神秘买样团”,成长为“神秘买家”,任务就是在网上不停地买买买。
曾经的“菜鸟”现在的“神买手”倪建华向新成员讲述了自己的故事,而这故事背后折射出的是网购产品质量环境的新变化与网购消费者不断提升的产品质量获得感。
初出茅庐
第一次任务失败
倪建华是一家公司普普通通的职员,2015年加入“神秘买样团”,他还清楚地记得刚加入时的情形。
“神秘和好奇。”倪建华回忆说,神秘源于加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签《保密协议》,而好奇的是网监中心是如何监管网上产品质量。
经过系统培训,这些疑问都得到解答。
“《保密协议》是为了保护‘神秘买家’身份不被暴露,同时确保网上买样数据信息安全。”倪建华说,做好“神秘买家”的关键就在于操作“电子商务产品质量监管协作平台抽检协作系统”。
这套系统可以记录买样的全过程,“神秘买家”在买样时,除了完成常规的网购操作,还需上传样品相关信息,包括样品图片、产品明示信息、买样聊天记录等,从而形成买样证据包。
“原本以为只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工作,没想到也需要技巧,第一次接受神秘买样任务,结果是以失败告终。”倪建华说,“破绽在于对产品询问太过详细,结果引起卖家警觉,最终不肯出售产品。”
在杭州,像倪建华一样的“神秘买家”还有很多,由热心市民、学生、市政协委员等组成,网监中心全年面向全社会招募“神秘买家”志愿者,并定期进行培训,随机抽调志愿者实施抽样任务。
从“菜鸟”
蜕变成“神买手”
一次次任务的锻炼,倪建华已经成为“神秘买样团”中的“神买手”。最高战绩是:一天上岗8个小时,买下40件样品,平均每小时购买5件样品,每12分钟完成一单。
“最多可以同时与5个卖家进行沟通。”倪建华说,技巧就是一定要把自己当成普通网购消费者,而不是在执行任务,与卖家沟通中,避开质量敏感话题才不会引起卖家警觉。
而在填写收货地址信息时也十分有趣。每位“神秘买家”填写的信息都不一样,有的将产品快递到江干区,有的将产品快递到萧山区。
“在日常抽样检查中,一些警觉的卖家会将我们拉进黑名单,所以收货地址要不停变换,先将产品快递至其他地方,然后再中转到网监中心。”倪建华笑着说,与看不见的卖家也得斗智斗勇。
产品收到后要检验入库,只有物流信息完全符合记录的才能成功入库,入库后要取证、拆包,样品状态正常后录入信息、贴打标码、打印产品图片、贴封条。这些环节全部在监控下完成。
质检总局会不定期公布网监中心神秘抽样得到的电商产品监督抽查结果,看到自己抽样的产品被查出有质量问题并得到处置,倪建华心里会有一阵小窃喜和满满的成就感,他以“神秘买家”的身份搜寻电商质量问题、净化电商质量环境的心愿实现了。
让网购消费者
产品质量获得感更强
倪建华在“神秘买样团”中成长着,网监中心也因为“神秘买家”的支持,取得了电商产品质量监管服务的显著成效。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神秘买样团”共完成数万批各类风险监测任务和国家专项监督抽查任务,今年上半年,围绕线上重点消费,开展3次风险监测任务,抽检22个产品类别1805批次产品。
细心的倪建华发现,网监中心在不断的创新探索实践中,建立了电子商务产品质量“标准引领、风险监测、网上抽查、源头追溯、属地查处、信用管理”新机制。
比如,利用大数据,通过产品质量评价、价格是否偏离正常、互联网质量舆情、消费者投诉举报和质量监管情况等多个维度,选择抽检产品类别和品牌,做到有的放矢。
再比如,神秘抽样的产品经过专业检测机构进行质量检测,对于检测出的质量不合格产品,网监中心第一时间将信息反馈给相应的电商平台,电商平台会及时做出下架等处理。
倪建华对未来的网购质量环境充满信心。因为他知道,三年来,买到“三无产品”的机率逐渐减少,买到“不合格产品”的机率也逐渐少了。
未来,他仍将继续和一批批“神秘买家”一道支持网监中心,不断探索创新,持续净化电商产品质量环境,提高数以亿计的网购消费者的产品质量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