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中共浙皖特委旧址
福岭山里的红色记忆
记者 吴振宇 县委报道组 吴莉莉
本报讯 (记者 吴振宇 县委报道组 吴莉莉) 青山巍峨,忠魂常在。记者近日来到位于开化县境内的福岭山。一路上,满目葱茏,格外庄严。
在位于开化县何田乡柴家村福岭山自然村的中共浙皖特委纪念馆,开化县消防大队开化中队指导员戴文辉和战友们正在党旗下重温入党誓词。他告诉记者:“缅怀英雄是一次思想的洗礼,也是一种精神的传承。”
1936年8月,中共浙皖特委在福岭山成立,隶属皖浙赣省委,在短时期内开辟了以开化为中心,包括常山、衢县、遂安、寿昌及婺源、休宁、德兴等县边区的游击根据地。当地的红军游击队发展到1300余人,在南方八省游击根据地的斗争史上写下了浓重一笔。
红色记忆没有消逝。福岭山村中一座简朴的老屋,就是中共浙皖特委旧址所在地,白墙青瓦依然保留着当年的面貌,记者见到了从事义务讲解工作的林翠娥老人。
“这里就是当年红军住过的地方,那时条件非常艰苦,但红军和群众亲如一家。很多群众宁可省下自己的口粮,也要让红军战士吃饱饭。”林翠娥丈夫的3个哥哥都是红军,从她嫁到福岭山起,革命年代的许多故事就一直在他们的家庭传颂。
中共浙皖特委旧址原本是林翠娥婆家的老宅,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后,她和丈夫就一直承担旧址的看护管理和义务讲解工作,至今已有30多年。丈夫去世后,林翠娥坚守着这份事业。在她的一本厚厚的册子里,详细记载着这些年前来参观游客的情况。
受红色家风的影响,老人的儿孙们从小养成了勤勉正直、自强自立的品格。林翠娥说,现在儿女孙辈都已成才,但她依然希望留在福岭山,继续守望这里的红色文化与历史印记,为更多的人讲述感人的故事。
近年来,柴家村的革命遗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前来参观瞻仰。仅去年一年,全村就接待游客30多万人次。通过开发绿色旅游休闲产业,柴家村的农家乐等配套服务拓展了农户的增收途径。目前,柴家村正紧锣密鼓地开展福岭山红色游村道提升工程。柴家村党支部书记何本红说:“我们这里有好山好水,也有着深厚的革命历史印迹,完全可以建设成为富有美丽自然风光和良好人居环境的美丽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