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新的伟大工程
——我省从严管党治党纪事
本报记者 何苏鸣
2017年夏天,浙江又有了新目标: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高水平谱写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浙江篇章。
如何把奋斗目标分解成具体任务,将“两个高水平”的蓝图变为美好现实?党的建设,无疑是重中之重。
“在全面从严治党上更进一步、更快一步,努力建设清廉浙江。”浙江再次吹响冲锋号。
不忘初心 坚定信仰
炎炎夏日,余姚市委党校教师毛颖,和来自宁波市两个政府职能部门的党员干部一起,再一次走上了四明山革命老区的羊肠古道。他们从市区驱车一个多小时赶来,为的就是跟随毛老师一起重走革命路,上一堂体验式党课。
“重走革命路绝不仅是一次红色现场教学,更是一次体验浙东精神、学习浙东精神、弘扬浙东精神的思想升华过程。”毛颖说,今年以来,她的这一堂党课已经上了50余节,越来越多的基层党员通过这样的体验,牢记历史,坚定信念。
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在思想和灵魂深处爆发革命!”2013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启幕,这被誉为“80年后又一次长征”,直面新时期的责任和挑战,让“为民、务实、清廉”再次成为全体党员的价值取向;
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我省以省委主要领导讲专题党课为开局起步,省委常委会先后组织20余次集中学习,举办4场“浙江论坛”报告会,带动全省各级党组织扎实开展学习教育,拧紧思想“总开关”;
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我省深入开展“万场党课到基层”,全省共组织专题党课37.6万余场;以支部为单位,以“三会一课”等为基本形式,组织党员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专门出台文件,明确以县(市、区)或乡镇为单位,每月固定一天组织党员开展组织生活和理论学习。一场场学习讨论,带来的是思想的震荡,更是灵魂的洗礼: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民主集中制、严明党的纪律……这些长期探索形成的治党经验,在实践中内化为浙江每个共产党人笃行的宗旨。 (下转第四版)
(上接第一版)
过去的5年里,在各个专题民主生活会上,领导干部们动真碰硬、揭短亮丑,擦亮“批评与自我批评”利剑,在“红红脸、出出汗”的经历中,感受“鼓鼓劲、加加油”的收获;更在翻篇归零再出发的豪情里,收获新的体验。2016年底,省级层面更是组建了33个督导组,对各地各单位召开年度民主生活会情况进行指导和现场点评,进一步落实了严格党内政治生活的各项要求。
前段时间,由省委常委和党员副省长率领的检查组,分14路赴各市和部分省直单位开展2016年度党委(党组)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落实情况重点检查,以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或个别谈话、查阅资料、随机抽查等方式进行检查,对各市和省级单位存在的问题作了反馈并提出意见、建议。
抓好党建是最大的政绩。如今,这样的理念在我省各级党委中深入人心。
固本培元 夯实基础
一切工作归支部!1926年党中央的这个部署,在90年后的浙江,依然拥有旺盛的生命力:
高标准落实农村基层党建“浙江二十条”,要求通过深化“整乡推进、整县提升”,推进基层党建全面均衡发展;
全面加强城市、国企、学校、机关、两新组织等领域党的建设,积极探索“互联网+”党建、智慧党建,要求不断与时俱进,探索推进新领域新业态党建工作;
大力转化软弱落后党组织,要求每年按照不少于5%的比例倒排,通过市县领导挂点、机关部门结对、乡镇领导包干、选派“第一书记”,帮助整顿提升;
……
扎基层打基础,是长远之计,是固本之举,浙江从未停止对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基层党员的培养。
在2004年底的一次摸底调查中,全省各地发现有不少经济薄弱村的村级组织无固定活动场所,“公章随身带,会议流动开”,严重影响基层执政能力建设。这一情况引起了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的重视。为此,浙江先后投入资金14.3亿元,建设8040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实现了全省3万多个行政村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全覆盖。
进入互联网时代,“开放”成为党建创新的主旋律。上电视、上手机、上互联网,实现“点播式、交互式和直播式”教育和培训,让党员教育进村入户,入脑入心。不少地方和单位开设了网上党校,开展网络支部学习,建立党建QQ群,探索开展网上宣传党建知识、受理入党申请、接送组织关系等做法。
今年4月,宁波奉化区雷山村多年悬而未决的17户农户征地问题,不到半个月就得到了解决。“解铃”人是在外创业多年、刚刚当选村党支部书记的80后党员陈四海。在今年的村社换届中,宁波实施“能人回归计划”,成功吸引520名陈四海这般优秀的人才返乡任职,为一些空心村、软弱村的发展挺起了主心骨、注入了强心剂。
数据是最好的证明。与上届相比,本次全省村社换届呈现“四个明显提高”特点:村社两委组织认可的人选当选率94%,提高29个百分点;大专以上学历村社干部占30.4%,提高13.3个百分点;大学生村官进村社两委班子比例达81.6%,提高23.8个百分点;村委会选举一次性成功率82.8%,提高21.8个百分点。浙江1674名“千名好支书”,除272名进入乡镇领导班子或机关事业单位、年龄偏大、外出经商等外,其余全部继续当选;而一批“不同心、不作为、不担当、不在岗、不干净”的“五不”村社干部,则被村民坚决“选”了下来。
战斗堡垒的不断夯实,为基层党组织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一项项发轫于浙江省各地基层的创新举措,如今蓬勃生长、枝繁叶茂。
以上率下 锻造铁军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年,革命先驱在南湖红船上的承诺,似一曲深沉的情歌,伴着历史进程缓缓淌过。如今,这一句誓言,有了新的注脚:
不求“官”有多大,但求无愧于民。说的是,一名干部无论处在什么岗位,只要心系群众,都可以干出一番事业;
不追求当“满票干部”。说的是,敢负责、干工作的干部往往会丢点票,不要形成“唯票”的导向,不当“老好人”,不能不敢得罪人,甚至拉票、贿选;
要看GDP,但不唯GDP。说的是,GDP快速增长是政绩,生态保护和建设也是政绩;经济社会发展是政绩,维护社会稳定也是政绩;立竿见影的发展是政绩,打基础作铺垫也是政绩;解决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是政绩,解决民生问题也是政绩……
共识,来源于鲜明的导向——以“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加强好班长好班子好梯队建设,打造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浙江铁军。
今年7月24日,新一届省委领导班子第一次召开县(市、区)委书记工作交流视频会议,这也是整整4年来,我省召开的第17次交流会。“书记说给书记听,不仅讲做了什么,更讲了是怎么做成的,会议越来越务实,也给了我们更多的借鉴启发,敦促我们不断进步。”会议结束后,一名县委书记如是说。
以上率下,才能无往而不胜。
一线是检验干部能力、素质、作风的大赛场、大熔炉,经历过急难险重任务的打磨,干部队伍更有朝气,也更有底气。
今年上半年,在黄岩,40余名党员干部因为在“治危拆违”攻坚战中表现出色,被提拔重用;在全省各地,更多敢抓敢管、遇事不避责的干部,也通过“三改一拆”、“五水共治”、浙商回归等一线战场的考验站上了更高舞台。
同样是6个月的时间,常山10名县管领导干部被免职、降职、改任非领导职务,另有56名干部被提醒函询、诫勉谈话、通报批评。“我们要通过这样的导向告诉大家,‘乌纱帽是保不牢的’,在其位就要谋其政。”常山县委组织部主要负责人这样说。
严管,就是厚爱。在浙江,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但对“下”的干部,也不搞“一棍子打死”,工作表现出色的及时给予肯定,符合条件的就提拔,某县一名副县长因分管工作推进不力,被调整到市属企业任副职。在组织教育帮助下,他积极上进、工作实绩突出,后被提拔担任市属企业一把手。
立规明矩 激浊扬清
执政党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一个国家就展示什么样的状态;执政党有什么样的作风,一个社会就呈现什么样的风气。
据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开展的民意调查显示,被访者评价所在地区、部门和单位党政领导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视度为93.4%;93.7%的被访者对2016年我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的成效表示满意,满意度创历史新高。
这,就是浙江的姿态。
早在2005年,我省就开始推进机关效能建设。2007年新春伊始,“作风建设年”活动号召各地各部门治庸治懒、提能增效、狠抓落实。2012年底,中央通过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之后,省委“28条办法”和“六个严禁”迅速出台。党的十八大之后,更是“打虎”“拍蝇”毫不手软,严纠“四风”驰而不息,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充分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
上个月,省委印发《浙江省贯彻〈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实施办法》,对党的问责工作作出进一步规范和强化。再往前看,发轫于中央的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巡视工作条例、党内监督条例……源起于浙江的领导干部下访接访制度、党代表任期制、“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制度……在浙江,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不仅是一次“思想上的革命”,更是一次“制度上的探索”。探索的原因很简单:牛栏是关不住猫的;探索的目的更是很明确:莫把“稻草人”当摆设。
表述是宏观的,可变化,是具体的:
30家西湖会所全部关停,重新开业后以亲民价格向百姓敞开大门;严格公务用餐,杜绝“舌尖上的浪费”;正风肃纪小组不定期明察暗访,绝不放过公款消费;调研告别形式主义,杜绝层层陪同;会议严控规模,提升了质量;简报数量下降,内容侧重于工作中的问题;豪华的楼堂馆所不再兴建……
过去、现在与未来,所有的一切,都汇成从严治党的脚步铿锵,都汇成继续前进的激情豪迈:为了新的伟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