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铁军
这样炼成
人有精神不畏难
古人云:“天有三宝日月星,人有三宝精气神。”这话千真万确。我从发生在常山干部身上的变化中深刻感受到了精神的重要性。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干部没有了精气神,啥事情也干不好。过去,个别干部“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妄自菲薄、甘于平庸;部分干部喜欢“拉天线”,心态浮躁;干部“庸、懒、散、浮、拖”现象突出,一些工作一拖再拖,往往要等到领导催促才动手……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导致常山发展速度不快、亮点工作不多。
新一届常山县委意识到提振干部精气神的紧迫性。抓好“人”这一根本,干部精气神提振就能“水到渠成”。首要任务就是抓好换届,把一批想干事的人选入各级班子;搭好队伍后,我们想方设法调动干部积极性,通过一线大赛场,一大批能干、会干的干部真正受尊重、受重用;建立干部“末位管理”制度,仅上半年就有10名县管干部因不作为、慢作为等受到组织处理。
“扯破嗓子喊,不如甩开膀子干”。新一届常山县委领导坚持以上率下,每位县领导除了做好服务重点项目、联系重点企业等必修课之外,还挂帅重难点工作,相关情况在党政班子双月例会上交流通报。
如今,干部找领导汇报解决问题办法的多了、各项工作“我先来、我带头”的声音更响了。上半年,常山不少工作走在了全市乃至全省的前列,真正做到了“小县大作为、慢城快节奏”。
——常山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秦财华
办法总比困难多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到大桥头乡工作的一年多时间,我深切感受到了干部良好精气神对工作的强大推动力。
大桥头乡曾是常山14个乡镇街道中的“后进生”。去年5月,我初到大桥头乡时,有的工作在全县的排名靠后,甚至倒数;乡政府办公楼里,三天两头像“开茶馆”,都是来反映问题的村民。今年,尤其是村级组织完成换届以来,情况有了很大改观。
变化的根源,就在于干部精气神。当初为何落后,我们调研分析,觉得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在干部身上,特别是农村干部不太管事的“甩手掌柜”较多。再深究原因,又发现不是干部能力不足,而是“长期落后灰了心”“干好干坏无所谓”“大家差不多随大流”等思想在作祟。今年,我们乡按照县里“能力提升年”的要求,通过“比学赶超”,让干部去干事、想干事、干成事。
实践中,我们还欣喜地发现,提振精气神开始时或许还要“逼一逼”,但真的势头起来后,其本身就拥有强大势能,会影响身边人。现在,乡办公楼时不时还是像“开茶馆”,坐的却是来讨项目的村干部。“村子变了,百姓竖大拇指,越干越有劲”“别人都在干,坐不住”“干得没别人好,见人都抬不起头”……这样的话越来越多。我觉得,大家动起来了,这是最喜人的。
——常山县大桥头乡党委书记杨力军
干群之间更亲了
社区积极找政府争取项目,如今部门经常主动嘘寒问暖,送项目、送服务上门。
年初,社区打算为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提供“零跑腿”服务,但光靠社区干部跑不过来。民政、社保、卫计等10多个部门得知后,与社区建立协商机制,尽全力帮我们解决各种难题。像居民杨春荣的妻子瘫痪在床多年,他自己也是老病号,没法带妻子去县残疾人康复指导中心做残疾鉴定,社区把他们家的情况向县残联反映后,一周之内就有专业鉴定医生上门,打破过去只有偏远山区、交通不便的地方才会提供上门鉴定服务的惯例。
文峰社区地处老城区,共有8000多常住人口,而社区干部满打满算只有7人,都是身兼数职。“让服务与居民更近,让社区与居民更亲”是文峰社区的服务理念。干部把群众当成亲人去对待,把服务当成最重要的工作,这就是我们文峰社区干部的精气神。居民的一个“大拇指”、一声“谢谢”就是最大的肯定。
以前社区搞活动得提前好几天宣传发动,生怕冷场,现在组织合唱、跳排舞都要为报名人数太多、安排不过来而发愁。许多热心居民更是长期做义工,不要一分钱,不喊一声累,让我深受感动。退休干部郑元生既是社区的文化骨干,又是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义务管理员,存放设备、端茶送水、打扫卫生……“抢”来一肩挑,实在忙不过来就把老伴叫过来帮忙。
——常山县天马街道文峰社区居委会主任郑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