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生态

记者蹲点调查青田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

省级中心镇 整治为何难

  编者按:省党代会提出,大力建设具有诗画江南韵味的美丽城乡。目前,各地正按照把省域建成大景区的理念和目标,加紧落实环境治理、生态保护等各项举措,努力使城乡面貌实现大变样。深入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载体和环节,但在工作推进过程中,进度不平衡成为一大突出问题,尤其是一些省级中心镇整治进展较慢,令人深思。本报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记者蹲点调查青田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

省级中心镇 整治为何难

本报记者 钱 祎 陆海旻

  今年,443个小城镇计划考核达标,是浙江要打的一场硬仗。根据省委、省政府要求,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要以问题为导向,层层落实加强督查。但半年过去了,各地整治工作进度不平衡成为一大突出问题,特别是一些省级中心镇整治进展缓慢,引发群众关注。

  整治进度到底慢在哪?推进过程中存在哪些困难?7月下旬,本报记者奔赴群众反映整治反差较大的青田县多个乡镇,蹲点调查问题背后原因,从基层实践中探寻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治本之策。

  历史沉疴难根治

  烈日当空的中午时分,记者站在省级中心镇青田县温溪镇的主干道安定东路上,这里车辆行人穿梭不断,街市十分热闹。

  然而道路两侧车辆违停和乱摆摊、乱堆物现象十分严重。非机动车道上,大量私家车随意停靠,水果、熟食、干货等摊位占道经营,有行人当街穿行。沿路商铺门面、招牌五花八门,不少已经十分破旧,还有随处可见的“赤膊房”。

  继续走访温溪镇政府门前的温中路,原本的双车道已被车辆停成了“单行线”,通行十分困难。转入该镇的商业街繁华南路以及后面的背街小巷,更是存在电线乱拉、走线混乱等情况,密布的“蜘蛛网”大煞风景。

  但与温溪镇形成反差,在距离半小时车程,被列为一般镇的山口镇,记者看到的情况则大为不同。这里的入镇口结合当地石雕文化特色,打造得别致大方,镇区道路宽敞整洁。镇政府门口的主干道永安路上,车辆停放有序,空中基本没有裸露的电线,路面几乎看不到垃圾。

  一个省级中心镇、一个一般镇,为何产生如此差距?

  “相比一般镇,中心镇人口密集、空间狭小,整治难度更大。”丽水市整治办专职副主任樊甫敏介绍,温溪镇工业较发达,外来人口相对较多,商铺、集市摊位混杂,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留下了一系列规划、管理、环境问题。樊甫敏告诉记者,丽水大多数工业重镇都面临同样困扰,因市而镇,民居、商铺等沿省道分布,房与房相接,镇内道路狭窄,“没有大的整治空间”。

  “在前期经济发展中环境问题被忽视,造成工业重镇环境基础落后,居民卫生意识相对淡薄,这些问题根治起来需要时间,大半年很难看出特别大的整治效果。”樊甫敏解释说。

  整治成效易反弹

  在青田县的另一个省级中心镇船寮镇,记者看到,穿镇而过的333省道沿线是镇区居民的聚集区,沿路有100多家商铺,大批货车穿镇而过,扬尘现象十分严重,一些电动车、三轮车更是直接开上机动车道。在船寮镇的工业园区里,路旁还有成堆垃圾。

  自2016年9月浙江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开展以来,每个乡镇经过多轮整治攻坚,为何依然存在脏乱差现象?

  有居民告诉记者,船寮镇今年初启动给排水工程、人行道铺设等项目施工,然而,路面开挖导致原本就脆弱的整治成效迅速反弹。在路边经营炒货店的周大伯告诉记者,镇里并非没有进行整治,而是欠缺长效管理机制,“两周前路口刚装上红绿灯,路边新划了停车位,保洁人员会定时清扫垃圾。但只要监管保洁的工作人员一离开,还是会有居民乱扔垃圾、乱停车。”

  目前,浙江各地小城镇已全部完成整治规划编制,正处于项目集中建设阶段,今年要求各乡镇的整治项目总体形象进度须达30%以上。翻看丽水全市的项目实施进度表,记者看到,截至7月,青田三年要实施的196个项目中有58.7%已开工建设,这个数字并不算低。“扫一条路、清一个角落不难,但用不了多久就会反弹。”樊甫敏坦言,“一些乡镇干部的思想认识还有待提高”。

  同样的问题,省整治办相关负责人也曾指出,有的乡镇干得热火朝天,有的乡镇却在敷衍了事,还有的乡镇没有充分发挥居民的主体作用,导致“上头热、下头冷”,是各地整治进度不平衡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整治进度较快、效果明显的山口镇,记者看到了许多有关小城镇整治的宣传语,而在进度相对缓慢的温溪镇和船寮镇却基本没有。同时,记者还了解到,山口镇是今年要完成达标任务的乡镇之一,而船寮镇按要求将在2018年达标,温溪镇则定为2019年达标。“这也是部分乡镇干部思想有所松懈的原因。”有知情人士说。

  资金人才仍缺乏

  针对小城镇“车乱开”乱象,4月浙江曾出台文件,要求各乡镇加大道路交通科技建设力度,省级中心镇道路交通管理队伍组建规模一般需达到20人以上,一般镇为12人以上。但记者实地走访得知,青田多个乡镇显然未能达到此项要求。

  在温溪镇和船寮镇,记者绕镇一周,没有看到街(路)长公示牌。而按要求,在2017年12月底前,纳入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1191个乡镇的所有道路要基本建立街(路)长制。

  对此,樊甫敏表示,一些山区乡镇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并不适宜建立街(路)长制,但今后会因地制宜通过“四个平台”建设,建立镇、村两级“网格长”联动机制进行管理,“青田是侨乡,人口外流严重,有的乡镇常住人口只有上千人甚至几百人,镇里为数不多的工作人员都身兼数职。”

  基层人才短缺、技术力量薄弱,是各地小城镇整治深入推进的普遍短板。在青田记者发现,许多镇工作人员擅长综合管理,但对项目落地的专业技术并不精通。同时,不少乡镇存在人才“请不进来”的尴尬。有干部告诉记者,部分乡镇地处偏远山区,基础条件较差,“很难请到驻镇规划师进行专业指导,培养人才也需要时间。”

  小城镇要从根源上补齐短板,必须从整体规划入手,大力改善原有落后的基础设施。以青田船寮镇为例,一面靠山一面临水,除了一条省道是主干道外,镇内只有几条宽度3米左右的小路,如进行彻底整治,只能拆除大片沿街房屋,腾出整治空间,“这些钱从哪里来?”

  据了解,青田部分小城镇的整治资金主要来源于上级财政补助,部分落后乡镇没有内生财政来源,因此整治项目平均投资额较小,单个项目平均投资约为100万元。多名乡镇干部告诉记者,“钱只能打碎了用,这和省内其它经济发达的乡镇不能比。”

  丽水市整治办也看到了这些短板问题,为合理利用资金,整治办对该市158个小城镇出台了因地制宜的分类指导意见,以求今后能“花小钱办大事”。

  目前,为治理“乱停车”现象,船寮镇将停车泊位直接划在省道两侧。樊甫敏表示,此举显然并不合规,却是无奈之举,“我们已经意识到,只打‘运动战’,完成表面考核任务无法形成长期成效。彻底整治小城镇要从整体谋划、机制制定上着力,一些具体规划还在制定当中,部分项目即将动工。等到明年,情况就会有大的改观。”


浙江日报 生态 00007 省级中心镇 整治为何难 2017-08-18 浙江日报2017-08-1800005;4820655 2 2017年08月1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