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观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精神命脉

  解决好中国的问题,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需要从中国的文化基因着手,从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思想智慧,探寻适合自身发展的中国道路和中国方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精神命脉

佘红艳

  1988年1月全球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法国巴黎发表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中华5000年文明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并在华夏儿女的文化性格和行为方式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等,其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善进取、求大同的价值追求,为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智慧启迪,为我国治国理政提供了哲学启发,也为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纵观世界历史,一个民族的崛起或复兴,常常与其民族精神的崛起和民族文化的复兴息息相关,一个国家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也往往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来源之一。在2013年8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同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时提到: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因此,解决好中国的问题,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也需要从中国的文化基因着手,从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思想智慧,探寻适合自身发展的中国道路和中国方案。

  当今世界发展日新月异,但也面临着诸多矛盾和问题,我们需要运用历史文化的积累和智慧储备,从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找到破解当下生存困境和人生难题的钥匙。在西方文化以前所未有的冲击力扑面而来之时,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认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永恒的生命力,认真汲取、深入挖掘其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凝聚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内生动力。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需要讲述好中国故事。习近平总书记善于讲述中国故事。通过讲屈原的故事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讲“一大”的故事来弘扬“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红船精神”,讲焦裕禄的故事来倡导“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讲“一带一路”的故事来倡导“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讲黄大年的故事来倡导“至诚报国、爱国敬业”的担当精神。

  创新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实现文化现代化。中华文明延续着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传统文化之根,又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全面阐发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现代文明相融合、与时代特征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把跨越时空、富有永恒魅力的文化精神弘扬开来,为我所用、为时代所用,做好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在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中,自觉实现民族文化现代化的转换。

  传播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树立民族自信心。民族自信心是形成民族凝聚力、民族认同感和使命感的基础,而民族自信心的形成,不能仅仅依靠物质富裕,更要靠文化自信。因此,立足本国,面向世界,广泛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及当代创新成果和价值,充分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话语体系,全面提升中国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软实力,以优秀传统文化之“初心”助力中国梦早日实现。


浙江日报 观点 0000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精神命脉 2017-08-15 浙江日报2017-08-1500009;浙江日报2017-08-1500004 2 2017年08月1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