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观点

按制度规矩办事

  “坚持按制度和规矩做人做事,宁可自己吃些亏,也不能为了一时的便利,丧失了对原则和底线的坚守。”党员干部要敬畏制度规矩,主动用制度规矩约束、引导自己,要将守纪律、讲规矩化为内心深处的一种坚定信念、一种生活习惯和一种责任,真正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

按制度规矩办事

余足云

  “坚持按制度和规矩做人做事,宁可自己吃些亏,也不能为了一时的便利,丧失了对原则和底线的坚守。”这是北大校长林建华对本科毕业生的寄语。“守制度讲规矩”这一做人做事的底线和原则,不仅大学毕业生要去履行和遵循,每位党员干部更要去践行和坚守。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人不以规矩则废,家不以规矩则败,党不以规矩则乱,国不以规矩则亡”。任何时候,大到国家政治生活,小到个人生活,都离不开制度和规矩。对党员干部来说,党纪国法就是制度规矩,遵守党纪国法也是党员干部必须坚守的底线和原则。能否遵守党纪国法,考验的不仅是党员干部的品德修养、价值取向、党性原则和政治定力,也关乎从严治党的成效及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

  制度规矩是一种约束,更是一种保护。“按制度规矩办事”表面上看似乎有些“不自由”,有时甚至会“吃点亏”,但正是这种限制、约束,才是真正保证干部干净干事、清白做人、廉洁从政的“护身符”。老一辈革命家陈云,“文革”期间被下放到江西,在那里呆了两年多。他的大女儿陈伟力曾到江西照顾他10个月,陈云硬是让女儿把这10个月的工资全部退给了单位。新时期,孔繁森、焦裕禄、杨善洲、廖俊波等一大批优秀共产党员,正是一辈子坚守“按制度规矩办事”的原则底线,才受到人民群众的称赞和爱戴。

  不守制度和规矩,终究会“吃大亏”。当前,在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越来越高、纪律约束越来越严、灰色收入越来越少的形势下,部分党员干部为了满足个人的私心、私欲,不从思想观念上去适应、去改变、去纠正,不走遵纪守法的正道,却总想变着法子甚至“挖空心思”去走突破纪律规矩防线的歪道。有的奉行“潜规则”、依惯例、讲人情、靠关系和面子,视制度规矩为“稻草人”;有的钻制度空子、打擦边球,变味执行;有的任性用权、搞“一言堂”,将个人权力、个人利益置于制度规矩之上;有的认为守制度规矩是迂腐、不开窍……守着旧思维、抱着侥幸心去违规破纪,也许能获得一时的利益,但终究会“吃大亏”,也终将为自己的违纪违法行为付出沉重的代价。

  党员干部要敬畏制度规矩,主动用制度规矩约束、引导自己,要将守纪律、讲规矩化为内心深处的一种坚定信念、一种生活习惯和一种责任,真正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遵守制度和规矩还须做到慎始、慎微,要从拒绝一顿饭、一个红包等小事做起,把住小节、守住底线,让自己的权力、行为时时刻刻都在合规的轨道上运行。各级党委和纪检监察部门也要加大对“不守规矩”者的监督、查处和打击力度,真正让守规矩的人“不吃亏”,不守规矩的人“吃大亏”。


浙江日报 观点 00005 按制度规矩办事 2017-07-19 浙江日报2017-07-1900012;4588393 2 2017年07月1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