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深读·思想者

传统文化
的信仰

  文化是人类的生存方式,推而言之,有了人类就有了文化。

  人类早期文化都起源于原始宗教或巫术,后来却分途而进。从大类上分,人类有三大文化体系:一是东方中国文化,二是印度文化(走向佛教),三是西方文化(走向基督教),只有中国文化走进了世俗。

  古代中国原先生息于黄河中上游,饱受西北寒风的吹打和黄河泛滥的肆虐,生存环境向来苦涩,先民需经年累月艰辛劳作,少有闲暇驰思身外。可以说,“古代中国人的思想眼光,从未超过现实的地上生活,而梦想什么未来的天国。”(常燕生《中国民族怎样生存到现在》)意识思想接近唯物,少谈或不语虚无飘渺的“怪力乱神”。《论语·先进第十一》载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孔子的意思是说连人事都未弄好,还讲什么鬼事;生都没搞明白,干嘛去想死的事情?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中饱含实用理性,或曰持看重此世的“一个世界”观。

  但是,中国文化中并非就没有宗教。除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以道为信仰的道教外,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天主教都是外来教,经中国化后形成了所谓的儒释道三教合一。其实,在百姓生活中,广泛存在着多元且浮浅的崇拜,如供祭黄帝、关公、观音等,这些都与人事有关(如观音送子),可视作无仪轨的泛民间宗教,但真正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影响人们存在形态的却是一些世俗半世俗的信仰:

  信仰天尊人崇。“上三代”时最早崇拜大神上帝的淮河流域商人侵入已有天崇拜的夏民族,两者叠加形成了“天”信仰,后经春秋时占星术衍化,发展出天人感应。一是尊天。孔子答王孙贾问祭时说:“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论语·八佾第三》)意即如得罪了天,你就啥也甭巴结了!祭天是最古老最庄重的祭祀。“天”崇拜后来衍化融合了人间的“理”,俗话说的“天理难容”即表此意。二是人崇。“天地之大德曰生。”人是万物之灵世事之主。《左传·庄公三十二年》载:“秋七月,有神降于莘。”惠王问此,内史曰:“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三是天人感应。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爱人利人者,天必福之。”(《墨子·天志》)西汉董仲舒最终完善了天人感应说,核心是人事会感天,人们现今还说“人在做天在看”,以警人从德向善。

  信仰人间道德。“德者,性之端也。”(《礼记》)人德(性正)是指人的理性力量或向善心力,是人类的物种禀赋。儒家文化笃信人的理性力量且开辟指向人自身的发现之路:“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反诸省己外加礼乐教化(致礼以治躬,致乐以治心;致礼乐之道,血气和平天下宁),以涵养理性组织社会激励前行。这条修进路径就是相信自己,信仰人间道德力量,而非依托外在人格神(宗教)力量。梁漱溟说:“中国自有孔子以来,便受其影响,走上以道德代宗教之路。”“他有一种精神,为宗教所不能,这就是他相信人都有理性,而完全信赖人类自己。”(《中国文化要义》)

  信仰家系传续。源自数千万年的农耕文明方式,中国是家(生产和消费单元)国一体伦理本位的国度,就是说,“中国的社会组织是一个大家庭而套着多层的无数个小家庭……所有的人,不是父,即是子。不是君,就是臣。不是夫,就是妇。不是兄,就是弟……使其居于一定地位,而课以那个地位所应尽的责任。”(张东荪《理性与民主》)所有人都生活在家庭伦理责任中,不以己为己,以责任为存在(仰无愧父母,俯无愧子孙),以家系传续兴旺为寄托,从而在现实生活中解决了中国人的“三世”问题(以祖先自身儿孙代替前世今世来世),使家庭(伦理)成为宗教替代品,使人在祭天祀祖(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自立自强重视子嗣的“三界”中获得精神依托和人生意义。

  这种信仰由家放大到国,就是所有中华儿女都信仰民族的未来。


浙江日报 深读·思想者 00011 传统文化
的信仰
2017-07-17 4547637 2 2017年07月1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