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经济

风电吹绿之江地 保护生态促和谐

——浙江风电争当绿色发展典范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看不见摸不透的风,却蕴含着转换的能量。将充满力量的风,转化成绿色发展的动力,浙江风电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为经济发展提供“绿色引擎”, 助力建设“两富”“两美”浙江。

  借风电之力

  献清洁绿电还碧水蓝天

  浙江风电是中国风电发展先驱,浙江是全国最早开展风力发电设备研究、制造的省份之一,更是全国领先的“国家能源清洁示范省”。

  在风电场建设方面,浙江也处于全国领先的地位,宁海茶山风电场与北仑穿山风电场获得国家级“全国示范项目”称号,风电产业已在群众心目中树立了环保、美丽的印象。

  如今,在浙江的风力发电场内,一台台“风车”高擎入云,鸟儿飞,植被绿,“风车”与碧海蓝天交相辉映,共同勾勒出一幅精美和谐的画卷。

  “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关乎发展与民生。要大力发展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能,积极发展水电,安全发展核电,开发利用页岩气、煤层气。”201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如此表述,引发能源界广泛关注。伴随着国家对环保问题重视程度的日益加深,作为清洁动力的风电产业迎来了第二春。

  巨型的桨叶缓缓旋转,默默点亮了万家灯火。截至2016年底,浙江陆上风电项目建成并网39个,装机量达到118万个,年发电量达到23亿千瓦时,占浙江省电力总装机容量8331万千瓦的1.42%。风电项目为促进区域节能减排,调解电网平衡起到积极作用。

  而由于浙江良好的投资环境与风电的稳定回报,包括华能、国电、华电、大唐、中电投、浙能、中广核、三峡、龙源、中电建、运达等20余家央企、国企在我省积极开发陆上风电。截至2016年底,全省并网风电项目已推动我省直接有效投资130多亿元,带动全省风电产业链发展总投资400多亿元,有力支持了运达、华仪、盾安等省内一批风电装备企业的发展壮大。

  乘风电之势

  筑绿色能源和谐之美

  在提供源源不断清洁绿电的同时,浙江风电把环保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努力追求环保新境界,着力构筑绿色能源与生态保护和谐之美。

  选址奠基,环保为先。省内风电项目在建设前就以环保为首要参考,根据风力资源分布情况,我省陆上风电项目90%以上分布在沿海丘陵和内陆山区,并网项目均避开了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公益林、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以及一级水源保护地等限制区域。

  建设复绿,环保为美。在各个风电项目建设的环节中,也处处渗透着环保理念。这不仅促进了生态和谐,也呈现了生态美景。

  以中营北仑福泉山风电场为例,该风电场在施工之初就非常注重水土保持与植被复绿的工作,志在将该项目打造成省内的示范工程。

  在道路施工方面,该风电场采用了全线路段水泥硬化的方式,道路靠山体部分全线修筑排水渠以减少雨水天气对于山坡和道路的影响。在道路危险路段加装防护栏,以确保当地居民以及风电场工作人员的出行安全,将进场道路打造成美丽的盘山公路。

  在山体植被复绿方面,风电场更是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加强水土保持和植被修复工作,在山体上下边坡均使用挂网式结构,采用泼洒草籽和沿边栽种的方式进行植被修复,并在风电场建成之后安排专门人员对山体植被定期进行养护。目前,中营北仑福泉山风电场的进场道路沿线不仅成功完成山体复绿,更是呈现出“四季常有花不同,日日鸟语还不休”的景象。

  如今,工程项目已经转化成生态美景。风电场宜人的风光,与前来徒步踏青的居民、拍摄婚纱照的新人、科普教育实践的学生一起,呈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妙画卷。

  能源生产和消费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国家能源局印发的《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重点推动浙江等四省的海上风电建设。“十三五”期间,风电占电力消费的比重将达5%以上,风电行业在未来5~10年内将会成为未来能源结构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随着政策的进一步放开,浙江风电将持续发力、乘风而上、顺势而为!


浙江日报 经济 00007 风电吹绿之江地 保护生态促和谐 2017-06-27 浙江日报2017-06-2700004 2 2017年06月2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