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观点

感动浙电,“点靓”光明

——看大陈岛最美电力人

  感动浙电,“点靓”光明

  ——看大陈岛最美电力人

  大陈岛,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岛屿,位于我省沿海中部,距离台州湾54公里,是我省渔业重镇。

  60年前,为响应国家号召奔赴大陈岛垦荒建设的指令,467名风华正茂的年轻人,用心血和汗水在这里谱写出了一曲垦荒史。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从此就在这座海岛上扎根,用世代的努力,将这座“荒岛”变为了“明珠”。

  在台州供电公司职工中,就有一名地地道道的“垦荒二代”,他叫王海强,大陈垦荒共产党员服务队队长、大陈供电所所长。从线路班长到生产所长,从抢修队长到供电所长,他守护着海岛上18公里的10千伏线路和15公里的低压线路,日复一日地迎接着海岛的第一缕阳光。

  电力线路,是海岛光明的血脉。多年来,共产党员服务队精心呵护着海岛上的线路,为海岛老百姓守卫光明。海岛海雾的侵袭、台风的肆虐,无时无刻不对电网造成危害。为此,服务队吃了不少苦。

  2012年8月7日,强台风“海葵”直扑浙江。最先遭受台风侵袭的大陈岛,阵风最大风力一度高达16级。受强台风的影响,全岛停电。服务队队员们头顶着狂风暴雨,坚持作业,拆断的电线杆,用人字扒杆机重新立杆,在近20个小时的抢修之后,终于恢复了海岛用电。

  作为服务队队长的王海强深知,大陈岛电网光靠“治标”难以为继,解决大陈岛电网问题的根本出路还在于——打造一个具有海岛特色的电网。

  2016年,借着大陈岛新农村改造的契机,王海强和他的队员们开始全面推进“海岛特色”电网的改造事业。为了抵抗台风,他把岛上所有电杆都做了防风拉线;为了防止海雾侵袭导致的杆塔放电现象,他把绝缘子由10千伏等级换成20千伏等级;为了应对山路立杆难的问题,他采用龙门杆架线实现跨越150米档距的线路架设;为了解决藤蔓缠绕造成的线路跳闸,他充分利用岛上丰富的风力资源,设计了“风趋式防缠绕装置”。

  在长达七个多月的改造时间里,王海强几乎未休息一天。炎炎夏日,他始终奔波在田间地头、屋前屋后,反复进行勘查,制定停电的应对措施。最终,大陈岛高低压线路面貌焕然一新,一张具有海岛特色的电网就在王海强和他的队员们的手中成功铸造。

  扎根海岛燃岁月,屹立潮头抒年华。多年下来,舍小家为大家,忍受孤独守卫东海明珠,早已成为驻守大陈岛的共产党员服务队的使命。“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这高高镌刻在大陈岛凤尾山顶石碑上的16字“大陈岛垦荒精神”,不断激励着一代代台州最美“电力人”,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提供优质的电力保障,为大陈岛的光明明天燃烧自己的青春!

  (许为佳 冯金敏 王海龙)

  (图片由曹琼蕾提供)


浙江日报 观点 00005 感动浙电,“点靓”光明 2017-06-21 浙江日报2017-06-2100013;浙江日报2017-06-2100012;浙江日报2017-06-2100017 2 2017年06月2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