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6版:专版

全域治水剿劣 释放生态红利

绿水青山且看宁海

  全域治水剿劣 释放生态红利

  绿水青山且看宁海

  陈云松 储锡权

  每到周末,宁海五市溪两岸游客络绎不绝。而几年前,这条河还是一条劣Ⅴ类水体。

  作为宁波市首个国家生态县和名副其实的“大水缸”,宁海坚决贯彻落实省市治水决策部署,近年来,已先后投入40亿元将总长200公里的五大溪流全流域基本整治到位,三年铺设污水配套管网300公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基本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治水满意度连续两年全市第一,“五水共治”工作考核连续三年优秀,并通过“清三河”达标县命名。

  宁海这些年相继成为宁波唯一的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国家生态县,今年初更捧得全省治水的最高荣誉“大禹鼎”。

  水环境质量提高的背后,是当地坚持源头治理,追求绿色发展的不懈努力;是不断创新各项机制,共护一方碧水清波的执着坚守;是宁海人对于“生态立县、环境优先”这一目标的深度共识。

  今年,根据省市要求,宁海重点抓剿劣。“我们以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只许前进不许后退的决心,自我加压,力争奋战300天,在全市率先实现消灭Ⅴ类水,污水零直排区建设争取‘四年任务两年完成’,全力争当省市治水先锋。”宁海县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数据显示,目前宁海14个县控及以上断面水质13个保持在Ⅲ类及以上,唯一一个县控劣Ⅴ类颜公河下洋顾断面3、4、5月份水质监测在Ⅴ类及以上;36条县级河长制河道78个断面57个保持在Ⅲ类及以上,水质优良率达到73%,水环境质量位居宁波市前列。

“三勇铁军”一线治水

  “奋战300天,消灭Ⅴ类水,提前2年建成污水零直排区”!这似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治水剿劣,时间紧、任务重,这既是对宁海干部能力作风的一次检验,也是一场攻坚破难的硬仗。

  宁海发挥大脚板、小分队的工作作风和方法,在这场剿劣攻坚战中充分展现了勇立潮头、勇挑重担、勇争一流的“三勇铁军”战斗力。

  “7月底,全境剿灭劣Ⅴ类水,到10月底,全流域消灭Ⅴ类水。”在日前举行的宁海县“大脚板走一线、小分队破难题”助推“五优并进”专项行动部署动员会上,县委主要领导强调,这一目标是多部门多轮调查研究后,确定的可行的作战目标,各地要对照这个进度,只许提前,不许滞后。

  干部冲在一线。长街镇河道总长度有300多公里,约占宁海县河道总长度的三分之一,很多是Ⅴ类水和劣Ⅴ类水。宁海今年要重点整治的13条河道中6条在长街镇。县委、县政府吹响消灭Ⅴ类水的“冲锋号”后,县级领导主动担当困难最多、难度最大、情况最复杂的最劣河道的河长,改联系制为责任制,亲自研究、亲自协调、亲自督查,以“快马加鞭未下鞍”的自觉和“不获全胜不收兵”的决心,迅速行动起来。

  铁军精神,培育了一批有激情、有招数、有实效的“狮子型”治水先锋。长街镇浦东村清淤工程需要40亩临时堆放场地,涉及3个自然村30户农户,在村党支部书记王必选的带领下政策处理一个星期就完成了。

  为把治水推向更深更广的范围,宁海把“河长制”向沟、渠、池塘等小微水体延伸,实现全域水体河长全覆盖,并创新推出河道监督长制,聘请“两代表一委员”担任,强化河长履职实效。目前已设各级河长585名、河道警长169名、池塘(沟渠)长984名、河道监督长51名。另一方面全力推进各方联动。县人大、县政协把治水作为履职的中心和重点,开展人大代表视察和政协委员“干、查、督”大行动。

  在治水剿劣这一浩大的行动中,宁海广大干部横刀立马、背水一战,大脚板迈大步、小分队急行军,为治水书写了铁军新篇章。

水岸同治“零直排”

  长洋溪,起于岭徐村至深甽村汇于凫溪终止,全长11公里。“臭气熏天,污水横流”曾是当地村民对长洋溪最深刻的印象。造成长洋溪水质发黑发臭的主要原因,是周边区域内的畜禽养殖污染。

  截至2016年7月,深甽镇已实现畜禽养殖全面关停退养,共关停畜禽养殖152家,退养生猪13388头,水禽43175羽,拆除棚舍40222平方米。

  治水还需对症下药,一张“退、引、管”的药方水岸同治,从污染源头解决了主要问题。

  今年宁海计划建成投运3座污水处理厂,实现7个污水处理厂全部实质性运行,完成130公里管网铺设,确保完成302个入河排污口的治理任务。同时,宁海打好河道清淤攻坚战。今年一年将完成的清淤量相当于三年170万立方米任务的两倍多,目前累计完成清淤200万立方米。

  此外,源头治污攻坚战也必不可少。宁海推进工业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快推进畜禽养殖提标改造。同时,打出生态修复攻坚牌,制定河道生态补水专项计划,重点实施颜公河生态补水、长街平原地带调水设施等工程,进一步恢复与重建河道良性生态系统,努力实现河道“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治理目标。

  宁海县剿劣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任务艰巨。该县紧盯“治断面”这一首要任务,重点整治颜公河等11个劣Ⅴ类断面、9个Ⅴ类断面以及1个国控断面,提升车岙港、一市港2个Ⅳ类断面,稳定17个县控断面和47个县级河道断面,并向所在河流的上游、支流和小微水体延伸。

  同时宁海唱好“零直排”这一重头大戏,将全县划分为20个功能区,力争今年完成长街、大佳何等6个区块的“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明年完成城市中心区、经济开发区和所有乡镇街道“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全县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100%;同时瞄准“提水质”这一更高要求,加快将Ⅳ类水提升至Ⅲ类水,使每一处水域都干干净净,每一条河流都可游泳。

  到目前为止,已制定落实“一河一策”、五张清单,11条劣Ⅴ类、Ⅴ类河道和100条小微水体整治工作已全面开展。

创新“科学治水”

  长治久清,离不开科学治水。宁海以改革创新的措施抓剿劣,尊重规律,在清淤治水等各个环节运用上了高科技的手段,并从全县水系出发,加强统筹协调。

  治水要管牢污染源,宁海积极借助环保“天眼”,进行智能管控。目前,全县有38家涉及电镀、铝氧化等行业的重点企业废气、废水治理实行委托运行,39家企业建成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43家企业建成刷卡排污系统,工业污染物排放基本可控。

  此外,还积极借助管道“内窥”,科学检测。将“CCTV管道内窥镜”检测技术引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管网验收,代替原来的闭水试验检测法,有效保证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地下管网质量,提升了工程竣工速度。目前,已经实现200MM及以上的污水主管道的检测。

  治水要交给专业的人才能事半功倍。宁海专门成立县消灭Ⅴ类水技术专家团队,治水任务重的乡镇街道也成立了相应治水专业队,如长街镇聘请了清华大学博士后作为治水首席顾问,开展“控源截污、河道清淤、引清调水、生态修复”等精准治水工作,目前该镇采用生态修复、日本的碳素净化处理及微纳米气泡水等3种技术在一干线、二干线、总浦塘及镇区部分水域开展治理试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制度化也是科学治水的有效措施。宁海坚持制度怎么管用怎么来,在全市率先出台容错纠错机制,并抽调审批部门15名人员专门负责治水项目,将“最多跑一次”成果直接运用到治水项目审批上,特事特办、能快则快。

  宁海还创新“统融分”投融资机制,首推国有资产证券化,组建全市首家水投公司,建立100亿元PPP基金,以1:9撬动社会资本共同治水,比如一期投资13亿元省重点工程——毛屿港综合治理工程,以及长街镇正在做的很多工程,都是以PPP模式在推进,大部分乡镇街道的河道保洁也采取了社会化服务外包的形式。同时,积极引进第三方监测机构对县域河道和小微水体进行每月一次的监测通报,并对颜公河13条主要支流设置13个监测断面,每月3次对13项指标进行重点监测。

机制管护治水成果

  治水剿劣,是一场硬仗,更是一项系统工程。今年以来,宁海相关职能部门探索建立重点污染源监管、生态补水等治污长效机制,取得实效。

  宁海岔路镇与前童镇交界处的下畈村设置有15个垃圾分类投放点。村里有个规定:每天16点至19点是垃圾投放的时间,早了不能扔,晚来过时不候。这样“奇怪”的规矩有个好处:白天垃圾都在家里,路边的垃圾桶基本上没有垃圾,自然没有异味和不整洁的问题。下畈村还为村民设立一套打分标准,每个月评分结果在村里古樟树下公示,据此评比出最佳卫生户。据悉,下畈村里环境卫生颜值提升后,周末常有周边乡镇,甚至宁波市区的游客来度假,带动了农家乐、民宿等。

  以“村规民约”推进治水环保,下畈村只是宁海的一个代表。宁海积极探索全民参与的治水理念,将“五水共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以民事约定的形式纳入新“村规民约”,使治水工作由政府主导推动向村民主动参与转变,目前,全县所有行政村陆续修订了“村规民约”。

  有效的监督是长治久清的保障。

  宁海创新载体,在强蛟、跃龙、越溪设立3个首批“劣Ⅴ类水信访室”。信访室设有值班电话、劣Ⅴ类水信访台账以及值班综治员,记录水污染申诉举报等访情、镇村河长转办及整改反馈、污染源异议等责任主体纠纷及调处实情。

  胡陈乡针对督导过程中出现的落实不力等问题,视情发放绿色、黄色、红色三色督办单,推动督导工作有效落实。绿色督办单即是对被督办单位进行提醒,要求限时整改、落实到位。黄色督办单是在白色督办单下发后,被督办单位在规定时间内仍未整改到位、报告结果且无正当理由的情况下出具黄色督办单。红色督办单则是在黄色督办单发出后,被督办部门仍不整改落实、报送结果的,提出严重警告,责令限时整改,并由相应的纪检部门约谈或诫勉谈话,并整理入档。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6 绿水青山且看宁海 2017-06-14 浙江日报2017-06-1400004;浙江日报2017-06-1400006;浙江日报2017-06-1400011;浙江日报2017-06-1400014;浙江日报2017-06-1400015;浙江日报2017-06-1400007 2 2017年06月1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