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特别报道

省党代会代表、丽水市林科院副院长刘跃钧——

青山林下巧“掘金”

  本报杭州6月11日讯 (记者 裘一佼) 6月11日下午,在省第十四次党代会预备会议结束后,记者见到了来自丽水的省党代会代表刘跃钧。30多年工作在农业科技创新一线,他最期待在省党代会上听到关于“三农”和科技创新的新要求、新目标、新愿景。

  农业科技到底是什么?是精密控制生产各环节的物联网系统,或是让农产品增值的互联网营销模式,还是提高产量和品质的生物或基因技术?它们都是,但又不全是。刘跃钧说:“我们更多的时候是‘贴着地面找灵感’,成果大小要看有没有让更多的农民听懂、用上,是否掌握了技术、赚到了钱。”

  林学专业毕业的刘跃钧,现在是丽水市林科院副院长,他的眼光有些与众不同。人们常说丽水“九山半水半分田”,与之相伴的便是一直以来农民收入不高的现实,他却认为“山多”是一个绝佳的契机,并把自己的事业聚焦在“林下经济”。

  特殊的环境,可以出产稀缺的、高营养价值的药材,如果能让山区农民多引种,那么就可以走出一条与平原地区差异化的增收之路,就能带来“金山银山”。从2010年起,他带着研究团队,在林下寻觅致富“黄金”。

  农户向他提出的需求是致富,刘跃钧则要考虑当地气候并兼顾市场波动和产品深度开发。在反复筛选后,研究团队锁定了药食同源的多花黄精。2013年初到现在,他们在庆元余村建立了800多亩的“多花黄精+锥栗”复合经营示范基地,每亩年产值为8500元,是套种前的近20倍。基地被评为全国林下经济示范基地。而在丽水全市,多花黄精的种植面积已达3000亩,全部投产后可新增产值9000万元。

  一次次下乡,刘跃钧发现眼下农户不是缺致富的渠道,而是缺各环节的协调统筹。“我虽然可以从科研技术上帮农户一把,但面对市场,需要汇集更多的智慧,为农民的增收打开一条条‘星光大道’。”

  身为中药材产业重点科技创新团队的带头人,刘跃钧在寻找答案。他说:“相信省党代会确定的新发展目标,一定会让我们信心倍增、动力倍增。”


浙江日报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特别报道 00004 青山林下巧“掘金” 2017-06-12 4205882 2 2017年06月1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