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f0005版: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特刊

“农地入市”试点——

德清:一槌唤醒
沉睡土地

  在德清,一家名叫“醉清风”的度假酒店主体工程于日前竣工,不少媒体争相报道。一家酒店为何能吸引如此多的目光?酒店负责人赵建龙告诉我们,这与酒店所承载的改革内涵密不可分。原来,该酒店是浙江乃至全国的首宗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项目。

  作为全国15个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县(市、区)之一,德清在2015年率先敲响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拍卖的“第一槌”。如今,“农地入市”在德清更是实现了常态化运行。

  2015年9月8日,在德清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举行的村级集体土地拍卖会上,德清县洛舍镇砂村村的20亩村级集体土地40年使用权拍出了1150万元的价格,成功出让。

  而事实上,在这“一锤定音”之前,德清县莫干山镇仙潭村的一处山坳里,另一块沉睡20年之久的土地,已经更早地苏醒。同年8月19日,德清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就公示了当地仙潭村一块地块的协议出让。公示显示,该地块6.06亩,协议出让价307.1084万元。8月24日,公示结束,德清县莫干山镇醉清风度假酒店成为该地使用权的新主人。

  德清县国土局有关负责人解释道,为积极稳妥推进改革,德清在亮出“第一拍”之前就已经小试牛刀,以协议出让的方式,首推了仙潭村这块镇级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正因如此,“醉清风”所有者、本土投资商赵建龙,有幸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原来,赵建龙因看好乡村旅游,早在4年前就买下仙潭村这片废弃厂房,想将它改造成民宿。

  “可是,因为没有土地使用权,这块地既没法重新建设,也没法改变用途,最后只好放弃,让它继续荒废在那里。”赵建龙说,2000平方米的厂房、100多万元资金,就这样沉睡在山谷里。

  赵建龙艰难守候的两年,恰是我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从顶层制度设想、基层制度设计到改革试点实践的两年。

  其间,德清不仅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上先行一步,集体经营性资产也完成股份制改革,并通过“多规合一”厘清划定“城乡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农地入市”试点后,德清县有关部门更是制定了完整的土地改革政策体系,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打通了“最后一公里”。

  2015年8月26日,赵建龙从县国土局捧回了盼望已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体土地使用证》。“有40年使用权,与国有土地一模一样。”他说,这下他的度假酒店项目终于可以动工了。

  经过近两年的建设,如今赵建龙终于建成了醉清风度假酒店,计划今年10月运营。

  “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制度设想,已在浙江德清得以真切落地。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是指具有生产经营性质的农村建设用地,如过去的乡镇或村办企业用地。一直以来,关乎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切身利益的它们,始终处于“死权”状态。我国现行的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三条明确规定,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

  如今,越来越多类似“醉清风”这样的项目正在德清涌现。截至目前,德清县入市宗地102宗、758.45亩,正在组织入市宗地20宗、107.7亩。已成交总额1.64亿元,农民和农民集体收益1.33亿元,惠及农民8.6万余人,初步实现了土地增效、农民增收、集体壮大、产业升级和基层治理加强的目标。

  一种担心随之到来:土地变得更加值钱,会不会产生权力寻租?

  “制度设计时,德清就对这个问题作了鲜明回答。”县农业局工作人员说,《德清县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收益分配管理规定(试行)》,对各类方式入市获得的收益,明确了属性和用途。如以出让方式入市的,其入市收益作为集体积累,统一列入集体公积公益金进行管理,并可作为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或村经济合作社)经营性资产,追加量化成员股权。

  更重要的是,随着“农地入市”试点工作的展开,德清已建立完善市场交易规则,将全县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统一纳入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立多方协同的入市监管服务机制,初步形成县域内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浙江日报 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特刊 f0005 德清:一槌唤醒
沉睡土地
2017-06-11 4167769 2 2017年06月11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