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f0027版: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特刊

秀山丽水,崛起生态产业

  青山环抱,碧水悠悠。踏入丽水,浓浓绿意扑面而来。

  这个浙西南的山区市,现在已成为浙江绿色发展的排头兵,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连续13年居全省第一、全国前列。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丽水来说尤为如此。”12年过去,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份谆谆嘱托,一直牢记在丽水人民心里。转变发展方式,走绿色发展之路,生态经济成为激活丽水后发优势的新动力。

  群众鼓起来的钱袋子就是最好见证:2016年丽水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居全省第一,其中农民收入增幅已连续8年居全省第一,9县(市、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超万元。

  守住这方净土

  就守住了“金饭碗”

  “走到哪里都像是景区。”绍兴游客刘霁踏上莲都区的土地,对这里的景色赞叹不已。住着整洁的民宿,吃着丰盛的农家菜,租一辆电动汽车就能到附近的农场去体验采摘游,还能去古堰画乡品读小镇故事。几天的体验让他无比惊喜:在这里,绿色生活已经成为一种时尚。

  曾几何时,人们形容丽水是“景色美,却难以触及;山水秀,但无人问津”。很长一段时间,丽水的人均GDP还不到浙江省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

  “不发展经济对不起当代,不保护环境对不起后代。”丽水人把握了这一理念,一以贯之、奋起直追。

  生态是丽水最大的优势。这里山水资源极其丰富,有3500余座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钱塘江、瓯江、飞云江、椒江、闽江、赛江均发源于此,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

  依托优越的生态环境,紧抓绿色经济的发展机遇,丽水践行“两山”重要思想,发展绿色经济的热情空前高涨。

  近年来,莲都区沙溪村结合畲乡特色,大力发展民宿,接待能力和服务质量大幅提升,民宿成为村里最重要的富民工程。村民蓝荣生把自住房改造成三层民宿,一次可同时接纳100人以上餐饮、50余人住宿。

  在丽水,600辆租赁电动汽车奔跑在城乡,这是当地重视保护生态环境的直观表现。每投放一辆电动汽车,就可以减少6辆私家车上路,每年减少碳排放约20吨。这一全省首创,已在丽水全市布点201处,提供充电车位1565个,今年还将新增1000辆租赁电动汽车。

  “只要守住了这方净土,就守住了‘金饭碗’。”这一论断,在丽水已成为现实。

  以创新驱动

  走出绿色发展之路

  2016年,丽水市GDP达1200亿元,是2011年的1.5倍。2013年省委决定对丽水“不考核GDP、不考核工业增加值”,鼓励丽水轻装上阵,聚力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关键看产业。后发地区扬长避短,尤其要靠创新支撑。

  从丽水城区出发,沿着新50省道莲都段,一个绿谷信息产业园映入眼帘。这里重点发展的游戏开发及服务、工业行业软件、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联合国内著名软件企业,使园区成为浙西南地区最大的生态信息产业CBD。

  “转型升级不是发达地区的专利,创新驱动对后发地区更为重要。”同样位于新50省道沿线,在好山、好水、好空气之下,丽水人还综合开发了现代农业园区,深入挖掘养生农业、现代农业和特色农业的发展潜力。

  农村电商也成为丽水农民致富的新方式。2016年,丽水农特产网上销售额达65亿元,同比增长181%。这里的全国首个地级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丽水山耕”,插上互联网的翅膀,把原来分散的农特产品牌集中起来,通过“生态化生产+品牌化运作+电商化销售”,累计销售超30亿元,平均溢价33%,形成了市场话语主导权。

  新兴产业来到了乡村,传统农特产走出了大山,这正是区域协调发展的生动见证。

  丽水的创新发展,瞄准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的发展新方向,走出了一条缩短与发达地区差距的捷径。

  幸福生活蓝图

  正在大山间展开

  松阳县四都乡塘后村,一条巷弄中挤着几栋老屋。村民陈金香经常搬条板凳,坐在院里喝茶。借着“拯救老屋行动”,房子内外被重修了一遍,“今年下雨,再也不用担心屋顶漏了。”

  村貌完整、舒适宜居、富有活力、人文和谐——4个关键词勾勒出丽水古村保护的现状。从一栋老屋的修复,撬动一个区域的复兴,丽水正在激活乡村业态,不仅造福村民,还带动了越来越多人返乡。

  从2003年确立生态立市、工业强市、绿色兴市“三市并举”发展战略,到2016年提出打造全国生态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双示范区”,丽水不断拉高生态文明建设标杆。

  从离开大山到重回大山,这是不少农民的足迹,也见证着山区的变迁。

  云和人蓝云波,前几年在苏州做茶叶生意。后来,他被云和的生态产业前景吸引,回乡创办了一家茶叶公司。

  望着眼前的青山绿水,蓝云波深感这里处处是优质资源,也是宜居的世外桃源。绿水青山从自然资源变成致富资本,最终又化为幸福生活的美好蓝图。

  据我省相关部门调查显示:丽水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连续9年第一;新农村建设农民满意度连续5年第一;民生改善满意度第一……

  在缙云县笕川村,山水湖田皆风景,老房古桥皆乡愁。村民在阳台上、院落里种上花草、挂起花篮,喜迎外地游客。获得感和幸福感提高了,群众的文明素质也随之提升。


浙江日报 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特刊 f0027 秀山丽水,崛起生态产业 2017-06-11 4170287 2 2017年06月11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