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浙江记忆

遥观海北千层浪 信是江南第一峰

大盘山:争创保护利用典范

  “直上盘山最高峰,千山万壑动秋风。遥观海北千层浪,信是江南第一峰。” 明朝诗人陈怀堂的《上大盘山伐木》,传诵至今。这座被历代文人不断吟咏的“江南第一峰”,就是地处磐安县的大盘山,被地理学家称为“浙东祖山”,历来有“群山之祖、诸水之源”的美誉。

  今年3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大盘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开始了它新的、美丽的发展旅程……

山川形胜景观奇

  大盘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浙中磐安县境内,大盘山山脉的中心地段。

  大盘山,《山海经》上称虖勺山。据《民国浙江通志》载:“大盘山,亦名大盆山,以地形如覆盆故名,实为浙东诸大山脉之总汇”,“为台、婺、绍诸山之祖”。既是天台山、会稽山、括苍山、仙霞岭等山脉的发脉处,也是钱塘江、曹娥江、灵江、瓯江四大水系的主要发源地,因此素有“群山之祖,诸水之源”之誉。

  大盘山风景名胜区包括夹溪、榉溪和百杖潭三个片区,总面积55.98平方公里。风景区内,有山地、悬崖、台地、河谷等多种地形,地势较为陡峭,切割强烈,拥有亿年火山湖、浙中大峡谷、百杖三叠瀑等地文景观,形成了“群山诸水的始祖源头、鬼斧神工的地质遗迹、蜿蜒幽深的溪涧谷壑、丰富珍稀的药材宝库、源远流长的茶场文化、积淀深厚的婺州南孔”为主的风景资源特色。

  “渡水傍山寻绝壁,白云飞处洞天开”。夹溪是曹娥江的源头,长20公里,最精华段长约8公里。夹溪与玉山台地间平均落差180米,最大落差300多米,大台地、大峡谷交相呼应,景色十分壮观。

  玉山台地,是浙江省最后一次较大规模火山活动所形成的玄武岩台地,表面开阔平缓,四周群峰环绕。台地上村居错落,茶园、良田连绵,山塘、湖泊点缀,形成了独特的高山台地风光。

  与玉山台地相伴的夹溪峡谷,深邃幽深,蜿蜒曲折,被誉为“浙中大峡谷”。两侧山岩奇峻,谷底一水穿流,时急时缓,潭、瀑、涡相接,水声铮鸣。峭壁上、岩缝间、悬崖顶,花草竹木千姿百态,或青翠葱绿,或五彩缤纷,山随水转,步步有景。十八涡、舞龙峡、水下孔等,就是夹溪水石景观的集中所在。

  壶穴是夹溪峡谷中的一大亮点。最著名的有十八涡壶穴群,分布在夹溪桥至三曲里段峡谷,在短短的500米河床中发育了43处壶穴,大小不等,形态各异,形成了一座壶穴大观园。天螺涡,口径6米,深8米,单个壶穴之大,形态之完好,为省内外稀有;聚秀涡,约60平方米的范围内,分布着大小不同的15个壶穴,浓缩了壶穴的各种形态和各个演化阶段;跃龙涡,居于废弃河床之上,保存完整;龙门涡,是一处残留壶穴,宛如一弯明月。十八涡壶穴群属于旋转流模式形成的壶穴,数量多、外观典型、密度大、形态多样,全国罕有,具有极高的观赏与科学研究价值。

  山石是风景之骨,水是风景之脉。大盘山风景区地理位置独特,地形复杂,水源丰富,水质纯净,是名副其实的“瀑布王国”。百杖三叠瀑,地势险要,上下三瀑相连,总落差近百米,其中祈雨瀑为第三级瀑布,落差70余米,峡谷中水声轰鸣、水雾弥漫。水下孔五泄瀑,澄溪之水,忽从高40余米的断崖跌落穴底,形成首尾相接的5级瀑布,飘者如雪,挂者如帘,断者如雾。千丈崖瀑布,一线寒天之中一宽5米的瀑布,从高50米的悬崖倾泻而下,壮观绝妙,古人有诗云:“辊雷碾雪空山中,天上连蜷下雌霓”。洞天飞瀑,三面悬崖围成圆形洞天,瀑布从绝壁凌空飞舞而下,气魄非凡。雷鸣潭,瀑布倾注而下,瀑潭相击之声轰轰不绝,如雷贯耳……

  鞍顶山顶部,有典型的火山湖,冬夏不涸,人称“天池”。这是由中心式火山喷发而形成的火山口湖,在我国东南一带极为罕见。

生态文化堪珍贵

  磐安县是全国首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国家生态县,也是浙中江河源头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是影响周边400万人饮水安全的“浙中水塔”。磐安处处青山绿水,森林覆盖率达80.4%,地表水质常年保持I类标准,空气清新程度常年达到“非常清新”标准,全年无霾,负氧离子含量高,达到“森林浴”养生标准,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纯净世界”。良好的生态环境孕育了丰富的物产。磐安还是著名的中国香菇之乡、中国中药材之乡、中国生态龙井茶之乡……

  大盘山风景名胜区,是南北植物汇流之区,野生动植物种类丰富。稀有种、古残遗种和孑遗种多,兼具南北特点,在保存物种多样性和种质基因库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拥有木本植物285种之多,有南方红豆杉、长叶榧、七子花、香果树等珍稀濒危植物。区内古木大树众多,浓荫华盖,挺拔参天,为景区增添了无限神韵。大盘山风景名胜区也是野生中药材的宝库,是传统“浙八味”中元胡、白术、白芍、玄参、贝母的原产地。有陆生脊椎动物约24目65科209种,其中,有被列入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动物36种、省级24种。

  玉山山,山山玉。玉山台地平均海拔500米以上,既有山地的秀气,又有平原的开阔。非常适合茶树的生长,有千余年的种茶历史。所产的“婺州东白”,在唐代即列为贡品。

  位于茶峰山下的玉山古茶场,其中的茶场庙,可追溯到晋代,被誉为中国茶文化的“活化石”。穿越千年烽火烟尘,几经兴废,玉山古茶场延续至今。茶神许逊,被当地百姓尊称为“真君大帝”,世代供奉祭拜。2006年5月,玉山古茶场被列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作为朝拜茶神而举行的盛大传统庙会,“赶茶场”活动经千年不衰,2008年已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

  榉溪,旧称桂川、榉川,是孔氏婺州南宗的发祥地,被称为“孔子第三圣地”。榉溪村始建于南宋初期,始祖孔端躬原籍山东曲阜阙里,系孔子48代孙。村庄青山环抱,桂水穿流,以孔氏家庙为中心,由一条东西向老街串起。有18个院落,砖墙、石墙、泥墙、马头墙错落有致。全村共有365户、1130人,为江南孔子后裔最大的聚居地。榉溪孔氏家庙位于村庄中部,坐南朝北,前后3进,建筑面积836.22平方米。正厅明间木梁上雕着龙,屋柱84根,柱中明显留有宋、元、明、清4朝的式样,现属清代建筑。2006年5月,榉溪孔氏家庙直接升为国家级文保单位。村西有孔端躬墓,墓前有棵南方红豆杉,为当年端躬手植。800余年来,依然根深叶茂、生机勃勃,记录着“婺州南孔”长途跋涉的艰难,创家立业的艰辛……

  风景区内的鞍顶山等自古为名山,历来是登高揽胜、宗教朝圣的胜地,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历史遗迹。隋时,建于鞍顶山顶的清凉寺(后改称安顶禅院),一度与天台国清寺齐名。始建于唐会昌元年(841年)的利国寺,为当时著名的浙中佛教圣地。元代杨镇龙于城里山建立了“大兴国”。明代在夹溪建设了抗倭要冲夹溪寨。

  仁川百杖潭一带为革命老区。早在1928年4月,就成立了地下党组织。1929年12月,在卢湛的领导下,成立了浙西工农革命军的一个支队,多次组织革命暴动。1935年10月,红军挺进师一纵队在王屏的率领下,由缙云进入这一区域开展革命活动……

励精图治扬优势

  磐安历届县委县政府都十分重视对生态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致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践行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道路。1983年7月复县以来,尤其是自花溪、夹溪认定为县级风景名胜区20年来,磐安对风景名胜资源、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利用进入了良好常态,迎来了风景名胜事业和生态养生旅游发展的春天。经过20年的悉心“修炼”,大盘山风景名胜区终成正果。回望来路,20年的追求还历历在目。

  磐安地处“浙江之心”,现是浙江2小时交通圈的中心点。诸永高速公路穿境而过,金台铁路、杭绍台高速公路磐安段已全线开工建设。今年新开工的杭温高铁设磐安站,磐安即将进入高铁时代,极大地拉近与上海、杭州、温州等地的距离。大盘山风景名胜区各片区,连通各条国省道、高速公路、铁路,可进入性良好。隶属于大盘山风景名胜区的十八涡、舞龙峡、水下孔、百杖潭、榉溪等景区,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已逐年完善,知名度与美誉度不断提升,深受城乡游客青睐,已成为磐安生态旅游的脊梁。去年,磐安已被列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县。

  “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县委县政府将抢抓机遇,进一步彰显区位与生态优势,按照‘全县一景、全域旅游’的要求,围绕把休闲养生旅游业培育成强县富民一号产业目标,不断巩固、完善、提升风景区的各项配套设施,”磐安县主要领导表示,使大盘山风景名胜区成为景观优美、生态优良、设施完备,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成为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典范。

  “卓立东南第一宗”,大盘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


浙江日报 浙江记忆 00008 大盘山:争创保护利用典范 2017-06-09 浙江日报2017-06-0900008;浙江日报2017-06-0900009;浙江日报2017-06-0900011;4162914 2 2017年06月0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