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深读·人文世界

青年歌唱家吕薇主演诺奖得主屠呦呦

歌剧《呦呦鹿鸣》穿透心灵

  2015年12月10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科学家在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首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科学界的一个历史性时刻。

  2017年6月1日,由宁波市演艺集团出品的宁波首部民族歌剧《呦呦鹿鸣》在宁波上演。海政文工团青年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吕薇在剧中扮演屠呦呦,以精湛的技艺塑造了这位宁波籍女科学家的精神风采。吕薇用一句话概括了她对屠呦呦思想境界的理解: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知行合一,尽力为之。

一流团队 首次演绎科学家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呦呦就是我的名字,从《诗经》中走来。”

  由宁波市演艺集团、宁波交响乐团联合演出,宁波大学、宁波教育学院、宁波老年大学合唱团共同参演的《呦呦鹿鸣》,5月30日至6月1日在宁波亮相,这也是宁波首部原创的民族歌剧。

  宁波人屠呦呦,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科学家,她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了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舞台上,一头短发,一袭白挂,一副眼镜,女科学家屠呦呦的形象,是那么打动人心。《呦呦鹿鸣》讲述了屠呦呦发明青蒿素的故事,也是第一次以女科学家为主要人物形象进行创作的歌剧作品。全剧以屠呦呦及家人的内心独白演唱为主,表达她对事业、对爱人、对父亲、对病人,特别是对祖国的情感,充分再现了伟大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

  该剧汇聚了国内一流创作团队,由作曲家孟卫东作曲,咏之、郭雪编剧,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廖向红导演,中央歌剧院常任指挥朱曼指挥,空政话剧团国家一级舞美设计师戴延年任舞美设计,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教授胡耀辉任灯光设计,国家大剧院副院长邓一江为艺术监制。

  “以闻名全球的真人真事作为创作素材,难度还是挺大的。要真实地反映生活,展现屠呦呦的人生经历,更重要的是反映其心路历程,把她的精神面貌体现出来,比如她是如何树立人生理想的。”廖向红介绍说,剧本完成后,他找了很多演员,发现吕薇的气质、形象与屠呦呦的精神风貌很契合,最后决定请吕薇来主演这部大戏。

  “我爷爷是宁波人,能为宁波的文化建设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备感骄傲。”屠呦呦的饰演者吕薇说,接到剧本的那一刻她非常高兴,能够饰演屠呦呦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也特别珍惜这一机会。屠呦呦的求真情怀,对党忠诚、对祖国热爱、对事业忘我追求的精神,应该让更多人知道。

  但吕薇对记者说,屠呦呦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性,饰演这样一个伟大女性,自己非常有压力。为了解、体验中医药工作者的日常生活,她和剧组全体演员不但阅读了大量书籍、报刊,还专门去宁波市药品检验所参观学习,实地了解做实验、采标本的过程,为正式演出积累了大量第一手素材。

  屠呦呦是宁波人的骄傲,所以剧组的220名演职人员中大部分演员是宁波人,而且观众能在剧中看到大量宁波元素。廖向红说,《呦呦鹿鸣》仅剧本就修改了11次,作曲经过了8次修改,剧中凸显宁波地方元素,如奉化芋头、泥螺等具有宁波鲜明特征的元素都在剧中一一展现。

气质典雅 百灵声声啼婉转

  清丽的嗓音、姣好的面容、曼妙的舞姿,从《呦呦鹿鸣》中,观众们欣赏到吕薇清淡如菊的演出。

  吕薇出生于美丽的杭州,灵秀的江南赋予了她典雅的气质、婉转的歌喉。吕薇4岁那年就开始“登台”,“手拿小镰刀呀,身背小竹篮,放学以后去劳动,割草积肥拾麦穗,越干越喜欢……”就是这曲《我是公社小社员》赢得了满堂喝彩。也许从那个时候开始,歌唱的梦想就在她心中萌芽。然而,越剧演员出身的父母并不同意她从事这个辛苦的行业。但吕薇说服了父母,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杭州师范大学,后攻读中国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

  “彩霞为什么这样低?月亮为什么这样低?城里的大厦千万丈,农家的房屋有楼梯。生活正往高处走,缩短了蓝天和大地……”那是1994年,吕薇参加了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将这曲《登高一望》细腻演绎,让人宛若品尝了一杯醇厚的西湖龙井,余味绵绵,她一举摘取了当年青歌赛民族唱法的银奖。也就是在这一年,她进入海政歌舞团,成为专业歌唱演员,开启了新的演艺之路。

  江南百灵鸟吕薇,曾两次获得“中国金唱片奖”,获得“中国公众最满意艺人奖”“全国听众最喜爱的歌手金号奖”“华鼎奖最受观众喜爱女歌唱演员奖”“第十八届电视文艺星光奖”等,她出版的《太阳很好月亮很好》《中国红》《中国当代青年歌唱家系列·吕薇》《但愿人长久》《江南故事》《真爱》《东方红又红》等专辑,深受广大听众的喜欢。

  能有这么骄人的成绩,与吕薇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是分不开的。作为中国文联文艺志愿者协会理事,吕薇热心于各种扶贫助困义演和公益活动并参与了很多慈善活动。

  身为文艺骨干,吕薇每年下基层演出上百场,遍布祖国边疆海岛,官兵都亲切地称她为“薇姐”。她先后荣获“全军汇演”一等奖、“海军十大杰出青年”荣誉称号,并荣立二等功。

  “下基层,让我收获很多感动。”吕薇记得,有一次演出完下山,山上的小战士目送他们离去,傍晚的阳光映出了战士坚毅的身影,让大家顿时心生感动。就这样,一次次感动,一点一滴沉淀在心里,丰富了她的艺术底蕴。长期下基层的经历培养了吕薇的品质和性格,使得她温柔淡雅的外表下,内心有了一种开阔的生命力量。

挖掘创新 憧憬歌剧新天地

  吕薇说,在《呦呦鹿鸣》中扮演屠呦呦,不论是故事的背景还是蕴含的精神,都让她产生共鸣。

  比如,全剧从屠呦呦的生活和工作入手,通过父女、夫妻、同事之间的对唱、重唱,让音乐深入揭示人物之间的情感及矛盾冲突,整个故事富有张力和感染力,真实地展现出屠呦呦执着追求科学梦想的精神。

  在塑造这位女科学家时,吕薇考虑更多的是如何让舞台上的屠呦呦更加真实——在展现女科学家人生经历的同时,把更重要的部分放在体现她发现青蒿素的心路历程上,从心理、精神等高度来挖掘。随着排演的不断深入,吕薇也从中获得深刻的人生启迪,那就是要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才能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

  清亮的歌唱,生动的表演,吕薇把屠呦呦身上那种既朴实又执着的科学探索精神表达得恰到好处,将中国知识分子的民族气节展现无遗。剧外,吕薇重读名人传记,将温婉可人的知识女性了解得细致入微。

  通过对剧中角色性格和气质的塑造,也让吕薇更坚定了音乐追求,那就是,在传统中挖掘内涵,在传承中开拓创新。

  在吕薇看来,一部好的民族歌剧,只有广纳博收的艺术胸怀,才能拥有以我为主的创造意识、贴近时代的题材选择、充满诗意的文学语言;只有鲜明浓郁的民族风格,才能拥有声乐为主的歌剧范式;只有旋律至上的音乐戏剧性思维,才能拥有演唱俱佳、形神兼备、雅俗共赏的审美取向。

  回顾历史上民族歌剧的代表性剧目,自《白毛女》《小二黑结婚》《江姐》等,每一部都是全面贯彻这些审美取向的产物,如若缺少了任何一条,就不可能获得如此巨大的艺术成就。

  最近几年,吕薇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民族歌剧的创作中。在吕薇看来,民族歌剧也要立足当下,致力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才能发扬光大。

  “民族艺术、传统文化值得认真梳理和挖掘,完全可以结合当下的接受方式,进行现代生活的转化。”无论是唱歌还是演剧,吕薇希望将民族艺术赋予新的生命。


浙江日报 深读·人文世界 00011 歌剧《呦呦鹿鸣》穿透心灵 2017-06-02 浙江日报2017-06-0200005;浙江日报2017-06-0200007;浙江日报2017-06-0200008;4106876 2 2017年06月0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