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实验室建在企业 研究生走进车间

新昌产学研深度融合助推创新

  本报讯 (记者 周智敏 见习记者 陶东烨 县委报道组 孙艺秋) 近日,在2017年全国农业科技工作会议上,新昌县作了典型发言;在江苏县域科技体制改革经验交流会上,新昌县主要领导受江苏省之邀,作了经验介绍。

  被确定为全省科技体制改革试点以来,新昌县积极探索以企业为主体、高校创新团队参与的创新模式,形成了政府执政理念推动、创新型企业家带动、实干型研究生团队联动的创新生态,科技创新成果十分突出。今年一季度,该县新兴产业产值占比达到54.9%,新产品产值率达到52.4%,规上工业利润增长32.1%,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70%以上。

  产学研结合,听起来并不新鲜,但像新昌这样深度融合,甚至合为一体的,并不多见。浙江理工大学胡旭东团队,在新昌设立了创新技术研究院,将学校实验室的部分设备搬到新昌,五六名老师长驻新昌,致力于新材料研究。他们帮助新昌本发机电有限公司成功打入复合新材料领域,研制了用碳纤维编织的汽车零部件,重量仅为常规材料的三分之一,市场前景看好。

  同时,一些高校还将研究生课堂搬进新昌企业。中国计量大学研二学生王忠的课堂就设在康健精密不锈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内。研究生团队到企业生产一线做实验、搞研究,一方面提高了他们动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破解了大学研究生团队缺课题项目、缺研究经费、缺工程类实验室等难题。

  而企业无疑是更大的“赢家”。高校研究生及导师成了企业的“智囊团”,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可以成为研究生和导师研究攻克的对象。中国钢铁产能过剩,而圆珠笔笔头上那个控制出水的“圆珠”,却一直依赖进口。康健精密不锈钢有限公司与中国计量大学刘亚丕团队联合研发,将“圆珠”的技术难题攻克,目前已进入小批量生产阶段。新和成公司则与浙江大学李浩然团队联手,成功研制了用于编织除尘袋的“PPS”新材料,并实现产业化,结束了这种材料依赖进口的历史。

  企业出题,高校解题,当然也离不开政府支持。新昌县政府每年安排5000万元以上资金,为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等提供科研创业经费、生活补助。最近,新昌县政府牵头,邀来8位国内外知名院士,为企业引智“把脉”。此外,新昌还积极探索建立“飞地型”研发基地,今年该县在杭州的浙大紫金众创小镇设立5000平方米的新昌研发大楼,此举可破解区位制约,方便引进高层次人才。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新昌产学研深度融合助推创新 2017-05-29 4055123 2 2017年05月2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