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今日温州

惠农网贷
跨过“最后一公里”

  农行温州分行结合温州区域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充分发挥总行“三农”产品创新基地的特有优势,优化农村渠道布局,打通“最后一公里”。通过积极探索“互联网+三农”发展新路径,目前该行试点推广的“惠农网贷”业务已取得显著成效。

  “三位一体”试点破瓶颈

  普惠金融覆盖面不足,农户“贷款难、担保难、贷款贵”等一直制约着温州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2006年,温州开始启动农村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新型合作体系建设。

  温州分行聚焦农村“三位一体”改革的“信用”环节,综合考虑农村地区幅员广、村民渴望便捷优惠的金融信贷服务、人员配置无法有效支撑在所有农村地区设点等多方面因素,在上级行的关心和支持下,创新探索以互联网思维解决农户贷款难题,精心试点推广“惠农网贷”业务,为广大农村百姓带去了实实在在的便利优惠金融信贷服务。

  5分钟的速度真便捷

  “哇!才5分钟不到时间,这钱就到账啦!农行这贷款真是太方便了。”温州市乐清大荆镇的石斛大户周仁发看着手机短信提醒,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周仁发经营着20亩石斛基地,由于种植季节性强、资金阶段性需求高,常常需要贷款,但同业传统贷款程序繁琐、耗时长、利息高,让他很是无奈。

  这样的困扰在其他种植户身上同样存在。对此,温州分行主动作为,从难点入手,以“整村推进”方式为广大村民建立信贷档案,整合形成多维度、符合信贷要求的大数据库,解决了程序繁琐难题;以自助终端、掌银、微信为渠道,实现了贷还款全环节的线上化、自动化、自主化操作,一笔贷款从发起申请到放款成功仅仅不到5分钟;还争取到特别利率优惠,贷款年利率远低于同业,给广大贷款用户带去优惠。

  多样化担保优化服务

  温州市瓯海区方岙村的一处蔬菜园内,播下的种子已郁郁葱葱,种植户庄先生满是感慨:“去年儿子结婚把家里的存款都用光了,要不是在农行顺利贷到款,今年买种子、买肥料的钱就真的没着落了!”

  据了解,农行温州分行充分考虑农村实际,在担保方式上进行了多样创新。在大数据的基础上,筛选出个人信用优、村里口碑好、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村民形成“白名单”,对相应用户提供10万元以内的信用贷款,并积极寻求与政府、政策性担保公司等合作,引入“政府增信+农贷”、“担保公司+农贷”等模式,解决了贷款担保难题。

  同时该行还不断优化农村渠道布局,建成了“76家乡镇网点+132家惠农金融服务点+1785家惠农通服务点+571个金融自治村”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有效打通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至4月末,该行已创建村民信贷档22.07万户,发放“惠农网贷”9000多笔14.66亿元。 (程乐铤)


浙江日报 今日温州 00010 惠农网贷
跨过“最后一公里”
2017-05-27 浙江日报2017-05-2700011 2 2017年05月2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