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深读·人文世界

登上角膜移植世界之巅

——姚玉峰创立“姚氏法角膜移植术”纪实

  2017年4月20日上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眼科手术室,姚玉峰端坐在手术台前,拉过显微镜镜头,接过助手许叶圣博士递过的“姚氏镊”,在患者角膜边拉开一道0.1毫米的口子,用平头注射器在角膜后弹力层与基质层之间注入黏弹剂……

  这是世界角膜移植领域最尖端的手术!

  这一被国际眼科学界用姚玉峰姓氏命名的“姚氏法角膜移植术”已被美国编入眼科教科书。

  角膜移植世纪难题

  1992年春,日本大阪大学校园樱花盛开。

  学术报告厅,被誉为现代眼免疫学之父的哈佛大学教授斯特莱茵,正在作最新进展的学术报告。他是应日本大阪大学田野保雄教授邀请前来访问的。两人都是世界眼科医学界巨擘。

  讲座进入互动环节。例行的提问开始不久,一位英俊儒雅的年轻人站起来,操一口流利的英语:“如果免疫在眼前房可产生选择性抑制,那么这个机理是否可被用来治疗某些免疫增强性疾病,譬如排斥反应?请问教授是否已在这个方向进行过探索?”

  斯特莱茵的蓝眼睛精光一闪,惊异地频频颔首:“问题不错!之前没在这个方向上探讨过,但可能性存在!”

  言罢,斯特莱茵意犹未尽,突然离座步下讲台走到田野面前,指着年轻人说:“你的这个家伙,很厉害啊!”

  这个“很厉害的家伙”,就是中国访问学者姚玉峰。

  姚玉峰1962年出生于温州,1984年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眼科临床医生,1992年获卫生部笹川医学奖学金赴日研修一年,方向是角膜移植排异反应,导师正是田野保雄。

  姚玉峰深知国内角膜移植还处于起步阶段,亟需新知识、新技术,而世界眼科学发达的日本是攻博的理想之地。然而,当他提出要求时,导师却不置可否。

  讲座上姚玉峰的精彩表现让田野刮目相看,读博问题迎刃而解。

  姚玉峰天赋异禀,从小喜欢动手,家里的收音机、闹钟常被他拆成一地零件。导师很快惊叹于他的才华了。

  一次门诊,他的导师之一井上幸次发现一患者角膜上皮缺损,像单疱病毒感染,但把握不定,遂征求学生意见。“病症特殊,做个培养吧!”姚玉峰建议。

  三天后,井上从姚玉峰的培养皿中看到病毒斑,狂喜不禁——这是世界上第一株阿昔诺韦耐药病毒株!

  此后,姚玉峰在另一病人身上又分离到一株。

  研究室被震动了,这个中国留学生了不得!

  研修期间,姚玉峰浸淫学业,如饥似渴阅读世界眼科典籍,夙兴夜寐,心智大开,学识大增。

  1993年4月,研修结束,大阪大学批准其延续读博,其主攻方向是角膜移植排异。

  这是一个困扰世界角膜界的世纪难题。

  破解理查德假说

  角膜病是眼科常见的致盲性疾病,全球每年有400万至500万人因此致盲。角膜移植是解除致盲的最佳方法之一。

  1906年,德国医生爱德华·泽尔施行了人与人间的角膜移植,终获成功。这是人类第一例人与人角膜移植的成功案例。

  但困扰随之而来:排异出现。因排异反应,患者不但需要长期服药,且移植的角膜很快会混浊。

  整个20世纪,世界角膜病专家前赴后继,试图攻克这一难关,均告失败。排异成为世界角膜移植领域的一道世纪性难题。

  1976年,美国角膜病权威理查德成功进行了上皮移植手术,从另一角度向“堡垒”逼近了一步。

  但这一成果却遭到美国另一角膜病权威考夫曼的质疑,因理查德无法从理论上阐释上皮移植的机理。

  16年过去,上皮移植仍停留在假说阶段。

  姚玉峰在研究角膜移植排异问题时,有心栽花,无心插柳,无意间闯入了这个领域,竟意外地证实了这一假说。

  姚玉峰在实验中发现,排异发生在内皮层,如果只做上皮移植,保留内皮,那么移植的角膜就不会直接暴露到前房,这样事先用抗原诱导的抑制就非常纯粹,整个前房关联性免疫偏差跟抑制排斥反应的关系就可以被证明。

  这一发现使他振奋不已。

  经大量的实验,这一发现被证实。1992年底,姚玉峰据此写成稿子,投到角膜界最权威的美国IOVS杂志。

  然而,稿子被退回,理由是,上皮移植理论未得到证明,前房关联性免疫偏差的理论就不能成立。

  也就是说,要证明前房关联性免疫偏差跟抑制排斥反应的关系成立,首先要从理论上证明上皮移植是可行的。

  姚玉峰将论文改投给日本眼科英文杂志发表后,转而开始向理查德假说这个世界难题挺进。

  姚玉峰工作极专注,一旦进入状态,便会忘掉身外世界。

  一个周末,他做完实验,脑子还沉浸在研究中,在走廊上跌跌撞撞行进,不慎触动防化学品泄漏装置的急救水阀,走廊顶端水柱喷泻,走廊和两侧实验室顿成一片汪洋……

  这种如醉如痴的情景决非一次。给老鼠角膜做上皮移植实验,角膜界认为绝无可能,因老鼠角膜仅3毫米,难以操作。但姚玉峰却做成功了。实验中因为太投入,他错把别人的实验小鼠抓来做实验……

  经数千只小鼠的实验,姚玉峰在世界上第一次证明了角膜上皮移植理论是成立的,即将别人角膜缘上皮部分移植过来,就可以完全重建病人完整的角膜上皮。

  1992年末,在田野主持的业务交流会上,姚玉峰首次播放了上皮移植实验过程的幻灯。当田野看到他在小鼠角膜上成功地进行上皮移植手术时,惊喜莫名,困惑世界角膜病领域的理查德假说被中国留学生证实了!

  姚玉峰据此在眼科最顶尖杂志发表了5篇原创性论文。

  此时,姚玉峰在大阪大学医学院已成名人。阪大教授委员会破例特聘他为兼任客座研究员,在读博士生兼任客座研究员,姚玉峰是阪大历史上第一个。

  学生才华频显,导师爱意日浓,田野欲让姚玉峰改读自己的专业,但另一位导师大桥裕一马上抗议:“先生,这可不行啊!”

  大桥是角膜病专家,从专业方向上,姚玉峰与大桥一致。

  上皮移植理论被证明后,姚玉峰开始向世界角膜移植的巅峰发起进攻。很快,成功的曙色透过一个世纪的云翳,洒落在这位优秀学子身上。

  光明与黑暗的距离

  上皮移植实验的成功,使姚玉峰搞清了角膜移植的机理。人类的角膜厚度约0.5毫米,由上皮层、前弹力层、基质层、后弹力层、内皮层组成。实验同样证明了免疫性机理问题,即内皮层厚度是6微米,排斥主要是针对内皮层产生,角膜移植时只要将这6微米完整保留,逻辑上就不产生排斥反应。

  如何完整保存这6微米,不使其在手术中破损?这成为破解角膜移植手术排异问题的技术难关。

  6微米,这是光明与黑暗间的距离!

  6微米,是人类攻克世界角膜移植排异难题的制高点!

  6微米,也是横亘在姚玉峰面前的最后难关!

  为攻占这一制高点,人类已进行了一个世纪的努力!

  那么,如何在手术中将内皮层完整保留不发生破损呢?姚玉峰尝试了三四十种方法进行试验,均未成功。

  牛顿观苹果落地而悟出万有引力定律,姚玉峰的苹果何时才能掉落?

  失败,坚持!再失败,再坚持!姚玉峰艰难地攀登着,他将一次次失败焊接起来,编成攀登用的绳索,一步步艰难地向上攀援。

  1995年3月的一天,姚玉峰生命中的苹果终于掉落了。

  那天去食堂用早餐,神思仍浸淫在研究中神游八极。

  照例有水煮蛋。他将鸡蛋轻轻一磕,随手剥开一片蛋壳。

  咦?蛋壳剥落,蛋衣竟完好保留!他两眼直愣愣盯着蛋衣,思维在捕捉那个似有似无飘忽不定的闪光点,如果……

  突然,他脑子里雷鸣电闪,醍醐灌顶:若将后弹力层与内皮层之间开个小口,让“蛋壳”与“蛋衣”分离,而后再剥“蛋壳”,剥破“蛋衣”的概率不就可明显降低吗?

  姚玉峰顿时激动得浑身颤抖起来!

  3年来苦苦寻觅,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困扰世界角膜移植领域的世纪难题瞬间有了解决办法!

  1995年5月,由姚玉峰主持的世界上第一例采用最新剥离术进行的角膜移植手术在浙医大附属第二医院完成,术后未发生排斥反应,患者三个月后视力达到1.0。

  接着是第二例、第三例、第X例……

  所有移植均实现零排异!

  成功了!中国医生终于登上了角膜移植的世界巅峰!

  这一年,姚玉峰33岁。

  “姚氏法”誉满全球

  33岁的姚玉峰浑身罩满荣誉光环,人生之路一片辉煌!

  阪大的博士学制为5年。姚玉峰3年就提前毕业。毕业后是留在国外还是回国?姚玉峰面临选择。

  田野态度明确:留日本!这里工作、科研、生活各种条件都比中国好,留下来,前程可期,甚至可能获诺贝尔奖。

  “我们打算聘你为非常勤讲师。现在回去,太可惜了!”田野说。阪大临床非常勤讲师还从未授予外籍人士,对姚玉峰是破例。

  斯特莱茵已多次向姚玉峰发出邀请:来美国,来哈佛,来斯特莱茵研究室!无论以何种方式来都欢迎!

  大师们的殷殷之情,使姚玉峰深受感动。但他的态度很坚决:回国!

  “实现自我,体现价值”,这是姚玉峰的座右铭。他渴望回国搭建自己的平台,组建中国的学术医疗团队,向世界医学的前沿挺近,让更多的华夏子孙享受现代医学的成果,这是一个医者的责任!

  1995年4月,姚玉峰提前2年完成博士学业回国。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不断完善,2002年5月,姚玉峰的论文《深板层角膜移植联合自体角膜缘移植治疗眼烧伤》,在美国眼科科学院《眼科》杂志刊出。这是该杂志第一次发表中国专家的论文。

  论文在世界眼科学界引起强烈反响。美国眼科科学院发出快讯,称此是“该领域治疗方法的一个突破性的成就”。这是中国人首创的“全植床深板层角膜移植”的概念,以及自己独创的手术技术和手术器械,并成功应用于临床。

  国际权威专业杂志对这一成果进行专题评述,高度评价。

  这一技术被国际同行命名为“姚氏法角膜移植术”。

  美国眼科教科书将姚氏法作为独立章节收录其中。

  在创立姚氏法的同时,姚玉峰研制完成的整套手术器械终于定型,他因此获得两项国家专利并交由中国厂家生产。

  1998年,首届世界华人眼科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从100篇论文中评选出10篇优秀论文,姚玉峰名冠第一。

  2004年,日本角膜病学会召开世界角膜病大会,特邀姚玉峰和哈佛大学教授两人做一小时讲演,这是该领域的最高礼遇,一次只允许两位顶级专家做演讲。会场正中还高悬姚玉峰的大幅照片以及他的姓名、演讲题目及演讲内容摘要。

  此时已出任日本角膜病学会主席的井上,对姚玉峰作如下评论:“姚玉峰教授是国际上年轻又是最智慧的角膜病专家,在角膜移植领域他作出过许多创造性的工作。这次大会有幸邀请到他,他将给我们奉上由他独创的最新的深板层角膜移植技术,将让我们听到国际角膜移植技术最尖端、最前沿的内容。”

  此时,姚氏法经多年实践已炉火纯青,姚玉峰在演讲中将之讲得出神入化,赢得了天下角膜界英才的广泛赞誉。

  弟子的成功乃导师之荣耀。会议结束当晚,大桥邀请旧雨新知及世界角膜界名流去卡拉OK。兴奋的大桥即兴将“姚氏法”编入歌中,击节吟唱,手舞足蹈,气氛达到高潮。

  2010年,世界角膜病学会在日本京都举行年会,会上展出从1700年开始的世界角膜进展长廊。长廊中,“姚氏法角膜移植术”赫然在列,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出现在世界角膜病历史长廊中。

  姚玉峰取得的成功使他跻身世界顶尖角膜病转接行列。他多次在世界角膜病大会或角膜学会年会上被选为大会主席,如2016年亚洲眼科学会年会,他与美国眼科科学院院长理查德·艾博特教授同台担任会场主席。他还成为世界最大、水平最高的眼科学会美国视觉及眼科研究学会的终身会员,推荐他的是世界角膜界三巨擘:斯特莱茵、田野和井上。

  让更多患者重见光明

  手术室里,麻醉机的鸣叫声中,姚玉峰只用50分钟就完成了手术。记者在现场看到,患者移植上去的角膜被缝合了16针,缝合处从中间向外呈放射形整齐排列,漂亮如向日葵。这是医学的诗意表达,还是美术的医学呈现?

  在一次观摩姚氏法手术时,欧洲眼科权威卢西奥·布拉图忍不住惊叹:“太完美啦!太了不起啦!”

  刚从美国学习回来的许叶圣告诉记者,她在罗马琳达医院观看过美国一位专家用传统方式做的角膜移植手术,切割角膜组织就用了一个多小时,缝合又是一个多小时,整台手术耗时3个多小时,还专门备有替补角膜以备移植失败时用。美国专家认为,全植床深板层角膜移植难度大,失败率为50%,一旦破了,只好改用穿透移植,而穿透移植就会产生终身排斥,角膜寿命最长也只有10年。

  目前,姚氏法已在许多国家推广。

  为使更多角膜病患者免遭失明之痛,姚玉峰2009年开始姚氏法的普及工作。他每年举办培训班,吸引全国各地眼科医生前来学习。鉴于每次举办培训班都发生争抢名额现象,姚玉峰不得不每期限额500人。参加的学员大都是各地眼科领域的翘楚。8年来,接受培训的学员已超过4000人。

  迄今,姚玉峰已出版专著5部,发表论文50多篇,其中41篇系原创性论文,均发表在世界顶尖的刊物上。

  姚氏法获2010年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回国后,姚玉峰致力于姚氏法的推广,全国已有1.5万角膜病患者接受姚氏法角膜移植手术;他还组建了一支拥有27名医生的邵逸夫医院医疗和学术团队,专业涵盖眼科的角膜病、近视激光屈光、晶体老视屈光、青光眼、斜弱视、视网膜玻璃体等。

  “我们都是‘姚粉’‘峰蜜’!”许叶圣对记者说。“姚老师思维严谨,逻辑缜密,在专业上、思维方式上甚至做人上对我们影响都很大,他的粉丝遍布全国。”

  博士后谢加文个子虽比导师高,但他说自己一直在仰望导师。他上大学时就仰慕导师,从美国拿到博士学位后,回国便拜在姚玉峰门下做博士后。

  “姚老师精力很旺盛,时间总是排得很满,门诊雷打不动,挤出时间搞科研。我常常在凌晨收到他发来的邮件。”

  博士张惜雪对记者说,追随姚老师,不但在医术上得到进步,而且还在人文的滋养,人格的熔冶,仁心的养成上收获颇大。

  登上眼科角膜移植世界巅峰的姚玉峰,留学后毅然回国,20多年来,治疗过30万病人,经他手术复明的病人有近3万人。他回国前设想的三大目标均已完成:建立一个现代学科,带出一批具有国际眼光能共同推动学科发展的专业人才,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眼库。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为了擦亮心灵的窗户,姚玉峰仍在孜孜矻矻地探求。职业生涯30余年,他没休过一次年假。每年手术1500台左右,一天最多26台。

  不少人说他是工作狂,姚玉峰总是微笑着回答:“我不是工作狂,我是在享受工作带来的乐趣!”


浙江日报 深读·人文世界 00011 登上角膜移植世界之巅 2017-05-26 4040250 2 2017年05月2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