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史
赤子情
刘慧
在今天,为什么要写王阳明?他的人生经历丰富,思想博大精深,我们应该学习、传承什么?如何求得历史与艺术的统一,来打动当下的观众?一个个难题摆在国家一级编剧李宝群面前。
任何创作都不是无源之水,都需要来自生活的滋养。创作历史剧,书写历史人物,首先要充分占有历史资料,深入历史生活、历史情境中去,唤起体验,激发想象,燃烧激情,产生思考,这是创作成功的基础和前提。
写作《此心光明》剧本前,李宝群用了大量时间对各类相关史料、学术著作、学术论文做了细致研究,阅读梁启超、钱穆等学者的著述,阅读王阳明和弟子的各种文字,阅读明史及中国思想史、哲学史等方面的文献,同时还看了不少心学讲座和明史方面的影像资料。
这远远不够。为创作好这部戏,他多次前往贵州,来到当年王阳明“龙场悟道”所在地修文,并在杭州、绍兴、余姚等地实地考察,还向多位研究阳明学的专家学者请教,深化了对这一题材的思考。
王阳明置身在一个政治风云多变、思想日趋僵化的时代,他一生追求“圣人之道”,冲破了重重束缚,在人生的磨难中不懈努力不断精进,创立了以“致良知”“知行合一”为核心的阳明学,寻找到了他心中的“大光明”。他呼唤人类的良知,呼唤知行合一,为那个时代注入了强劲的思想新风。他的人生、他的学说对现代人具有启示意义,给后世留下了重要的精神财富。
李宝群清楚,一部王阳明的戏,人生和思想二者不可或缺,如只写传奇人生,不见思想,就是传奇剧或人物传记剧。如只写思想,便形同哲学论文,没有观赏性,无法感动和征服观众。因此,以上两种写法都不能完整呈现“王阳明的世界”。如截取某一局部某一点写,也难充分展现王阳明一生追求。
基于此,剧作以王阳明的人生、命运轨迹作为贯穿全剧的“主轴主线”,从中勾勒出王阳明的思想发展轨迹。
也就是把王阳明写成活生生的“人”——不是写成神、写成“高大全”式的概念化人物。《此心光明》中,王阳明从始至终都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生命温度、活生生的人;也是一个有发展、有变化、成长着的人物。他有着鲜明的个性、强烈的人生追求,在漫长的求索之路上,他一次次身临困境:面临考验,他曾想过放弃,也有过沮丧、软弱、痛苦、迷惘,又一次次作出智者的选择,他和他的思想都经历了异常艰难、非常真实的自我完善和嬗变过程。
“写人,必须写内心,写灵魂,写心路历程。”这也是本剧的重要特点。王阳明经历了百苦千难,内心经历过一场场精神风暴,他的生命信念和人生梦想是在一次次生命抉择中闪烁光芒的。他苦寻圣贤之道、苦寻生命真谛,有着悲剧美和崇高美,也是人格与精神之美。唯有写出人物内心、人物的心灵史,才真实可信。
除了展现人物命运、思想,剧中也注重写情感,写王阳明心忧天下、关怀苍生的家国情,追求人生真谛的赤子情,也写夫妻情、父子情、祖孙情、主仆情、师生情。
此外,李宝群还非常注重把握两个写作历史剧的重要原则:首先是尊重历史、敬畏历史,但戏剧不是历史教材,不是历史学论文,要按艺术规律进行创作。历史剧的写作规律是“大事不虚,小事小拘”,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以艺术的方式“虚实结合”“大实小虚”,组织和取舍、运用史料素材。
其次,书写历史,表现历史,更要观照当下,以当代人的意识观照历史。践行知行合一、弘扬阳明精神的追求,也是《此心光明》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