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财经

台州供电公司的援藏故事

  5月的台州,早已繁花似锦,暖意融融。而在千里之外的藏区,还有一些地方仍冰天雪地,国网台州供电公司3位援藏技术人员已经在那里的寒风里整整工作了4个月。

  “我能够为这里的人做些事情”

  金凌鹏,到藏区之前是国网玉环县供电公司副总经理,现在是比如县供电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

  他用手机发来两张照片,一张是在办公点往窗外拍的,高山巍峨,正立窗前,上面覆盖着皑皑白雪。他说,从进藏到现在,这里的景色没有变过。

  另一张是在奔赴工作现场的路上拍的,车窗外天色灰暗,积雪铺地,世界白茫茫一片,数条车轮碾过的痕迹告诉开车的人,路在哪里。

  离开南方繁华城市的生活,到寒冷而又缺氧的高原上工作,需要足够的勇气。金凌鹏和同事张益峰、童豪3个人却义无反顾。

  “这里还有很多村民没有用上电,我想我可以为改变他们的生活做一些事情。”金凌鹏说,这也是同批援藏浙江电力人的共同想法。

  冰雪里的工作者

  童豪,原为仙居县供电公司仓储配送班班长,如今是藏区比如县供电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的主任。

  按岗位要求,他的日常是联系当地政府和各部门综合调配当地电力建设的各项工作,但实际上他还要负责与工程相关的工作。身兼数职是这批援藏电力人的共同特点。

  数年来,受客观因素的影响,比如县供电有限公司人手不足成为一个老问题,尤其是技术人员。

  “所以很多本来是职务范围之外的事情也要做。”他说,为保证现有电力设施能够正常运行,他们要全天候轮班。

  山区多风,脆弱的线路网在大风的侵袭中几乎每天都会因故障而无法正常输电。

  在藏区的村镇之间,彼此相距较远,山路崎岖交通不便,有时候一出门,就要到次日凌晨才能回到办公点,检修工作困难重重。

  但对于藏区的电网建设,童豪充满信心,他说,他们的目标是今年基本实现这一地区的全面通电。

  难忘村子通电后藏民脸上的笑容

  玉环县宏盛电气安装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的张益峰,如今在比如县供电有限公司任职。他回忆在到比如之前,他们在那曲一起参与了那曲县的新农网改造。

  一个场景,让他铭记在心。

  “4月30日,新农网改造后,那曲县的豪琼村首次通电,当时村民们脸上的兴奋让我们觉得一切辛苦都非常值得。”张益峰说。

  豪琼村地处偏远,村里大部分年轻人都外出打工讨生活。没有通电的豪琼村,村民照明靠的是酥油灯,取暖靠的是牦牛粪。

  新农网改造的完成,彻底改变了这个村子的生活模式。电灯亮了,带着“味道”的取暖模式一去不复返,电暖取代了牛粪。

  他说,豪琼村通电那晚,藏民们的欢呼声让他难以忘怀,也更加坚定了他在藏区做好新农网建设的决心。

  他期待将这样的欢呼声带到藏区所有还没通电的小山村。

  (徐慧兴)


浙江日报 财经 00015 台州供电公司的援藏故事 2017-05-24 4014416 2 2017年05月2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