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观点

别让“高龄电梯”再伤人

  高龄并不是电梯故障频发的直接原因,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日常的维保没有做到位。正是因为维保方面存在欠缺,杭州的“高龄”电梯故障率比其他电梯高出两倍。

别让“高龄电梯”再伤人

衍 之

  很多年前有句电梯广告语叫“上上下下的享受”,但是随着电梯的普及,电梯故障频发让人心惊肉跳,“享受”也变成了“惊吓”。热播剧《欢乐颂》中的“电梯惊魂”桥段也不时出现在杭州,背后是这样的隐忧:杭州使用十年以上的电梯超过25000台,近四分之一的电梯已达“高龄”。

  我们几乎每天都要和电梯打交道,然而作为垂直交通工具,人们对它的日常维护、安全运行投入的关注远远不及地面交通工具汽车来得多。当新闻曝出杭州近25000台电梯已经步入老年、占保有量四分之一的时候,大家多少都有些吃惊。杭州也曾发生过严重的电梯事故,比如2015年7月30日发生在新华坊小区的惨烈事故,此外电梯“关人”事故也不时出现。

  有人建议对电梯设置报废年限,比如十年或者十五年。其实,大面积报废并没有太大必要,反而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高龄并不是电梯故障频发的直接原因,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日常的维保没有做到位。正是因为维保方面存在欠缺,杭州的“高龄”电梯故障率比其他电梯高出两倍。

  有这样一种现象,国内有不少服役年龄超过10年的电梯往往会伤痕累累,面临退役,而国外一些古建筑的电梯使用了上百年却还在正常运转。个中原因,值得深思。这就像“老爷车”一样,只要维护得当,及时更换问题配件,照样可以在马路上拉风。倘若能做到按时保养、对损坏的部件进行更换,十年肯定也不是电梯的大限。

  目前,电梯维保水平到底怎么样呢?首先是维保企业水平良莠不齐。长期以来,电梯维保行业低价揽活、恶性竞争成为顽疾。而某些小区的物业管理方为节省开支,以明显低于成本的价格聘用维保公司,导致电梯维保徒有“形式”。反观杭州电梯维保做得较好的浙医二院,虽有较高的人流量且使用频次极高,但很少发生故障。

  当下,最重要的就是要足质足量做好电梯的日常维保。监管部门对于那些低质低价揽活的维保企业要及时亮出红牌,必要时清理出市场;对于电梯的管理者,要明确主体责任,一旦发生事故,管理者难辞其咎;作为日常使用者的我们,更要爱护电梯、合理使用电梯,毕竟这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人身安全。


浙江日报 观点 00005 别让“高龄电梯”再伤人 2017-05-19 浙江日报2017-05-1900014;浙江日报2017-05-1900012 2 2017年05月1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