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深读·美丽乡村

浙江农林大学师生20年接力田野调查见证乡村巨变——

一部乡村史,记录大时代

  核心提示:

  乡土的故事,有人倾听,也有人不断书写。

  从1996年至今,浙江农林大学坚持每年组织一批学生走进乡村,开展田野调查,形成了名为“二十载走千村、访万户”的教学实践创新项目。

  最近,根据项目资料撰写而成的四百万字调研报告,由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结集成册。一摞摞厚重的文字与图表资料,传递的是一代代师生的乡土情怀,见证的则是浙江乡村20年来的惊艳蜕变。

  20年,足以改变许多事情。

  对于今年53岁的沈月琴来说,她长期任职的这所学校,名称已由当年的“浙江林学院”更名为现在的“浙江农林大学”;她本人,也从林业经济管理专业的一名青年教师,进而成为学校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博士生导师。

  但让沈月琴引以为豪的是,过去的20年中,由她带头发起的一项乡村调研始终坚持了下来。

  1996年至今,浙江农林大学每年组织一批相关专业学生,走出校园,走进乡村,用两周时间参与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的全过程。

  截至目前,全校5000多名师生先后走访全省的1100多个村庄与23000多家农户,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乡土之间。

  20年间,浙江的乡村经历着什么?从这里或许能找到答案。

走村入户,见证山乡巨变

  1997年的梅雨季,潮湿而闷热。寂静而偏远的浙南庆元、云和两县,随着浙江林学院20多位师生的到来,变得热闹起来。

  天公并不作美。一路雨水连绵,山路难行,而当车辆接近目的地时,一行人才发现,前几天暴发的山体滑坡导致道路被堵,形成了一面是山、一面是河的险境。最后,大家只好下车,背着行李从滑坡形成的山堆上挨个爬过去,沿着崎岖的黄泥路步行进村。

  “直到那时我才真正了解到,山区农民的生活还这样艰难。”时至今日,林业经济管理专业1996级本科生王友健提及那次调研,仍旧历历在目。从小在温州城区长大的他,经历着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浪潮,却也深感与乡土的疏离。丽水山区的那次“历险”,成了他四年大学生活中最难忘的经历。

  顺着王友健的记忆,丽水山区20年间的巨变随之浮现在眼前。

  过去,这里是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发展相对落后地区,如今,遵循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的理念,各山区县的“造血”功能不断增加,农民增收明显,不仅摘掉了“欠发达”的帽子,去年的农民人均年收入也已突破万元,朝着“绿富美”的方向大步迈进。

  2016年12月,来自庆元黄田镇美丘、双坞两村的最新调研情况便是明证。

  近年来,两村以林业经营和林下经济为主,主要经营水稻、毛竹、灰树花等特色农产品,而镇政府对于竹林道建设及主干道硬化项目的支持,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全村竹林业的发展。

  而“互联网+”与天然资源的结合,在稳步推动农民电商发展的同时,对于农民增收的作用也十分明显。在庆元,全县电商从业人员已有2000余人,85后返乡青年成为农村电商创业的主力军,竹制品、竹炭、食用菌等当地特色产品触网增值,走出了“藏在深山无人识”的困境。

  “只有沉下去,才能读懂乡村。”沈月琴说,城镇化的加快,缩小了城与乡的距离,却也割断了许多年轻人与乡土的联系。他们学的是涉农专业,多数人毕业后也在从事相关工作,对乡村的理解却是表象化、碎片化的,这是她和教研室老师们一直想要解决的问题。

  于是,从1996年第一届林业经济管理本科生开始,他们就在专业设计中加进了入村调研的实践内容,发动专职教师与青年学生共同研讨问题、设计方案,随后再一起踏访农舍、收集和分析数据,撰写调研报告。一场历时20年的乡村调研从此拉开序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集体林产权改革、完善林业生产责任制、土地流转行为分析、农村养老保险研究……翻开一本本装订成册的调研报告,可见师生们每一次集体调研的时间、地点、主题和具体内容。浙江乡土的种种变迁,随着这些密密麻麻的文字、数据和图表,被一一定格。

  坐落在临安太湖源镇最北端山区的白沙村,是师生们持续观察了20年的一个样本。从1998年开始至今,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师生们先后4次来到这里展开调研,切身感受到村庄发生的巨大变化。

  1998年带队进村的其中一位教师吴伟光,如今是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初入白沙村的情形,他至今印象深刻:“房屋破败,村庄空心,为数不多的留守村民靠着打麻将度日。”

  大家经过调研后得知,上世纪90年代,当地村民的收入主要以采伐木材为主,农民人均年收入不到900元,过度的森林采伐导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整个村庄因此陷入“过度采伐—灾害增多—森林资源减少—农户收入降低—继续过度采伐”的恶性循环,一度成为全省暴雨中心。

  随后,每隔五至七年,经管学院的师生们便会走进白沙村进行调研。彼时的浙江乡村,经历着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美丽乡村建设的不断跃迁,路通了,景美了,人来了,绿水青山化作金山银山,白沙村就是其中的一个鲜活案例。

  2010年,第三次带队到白沙村调研的吴伟光发现,生态旅游已经成为全村的主导产业。村里打麻将的人少了,开农家乐的人多了,平坦宽敞的盘山路从山脚一直修到村口,村民们都住上了高大上的三层新楼房。

  不仅如此,全村70%以上的生活污水通过统一截污纳管得到有效处理,村里还成立了专业的清洁员队伍和生活垃圾固定投放点,文化广场、图书馆、医务室、山货市场等基础设施也一应俱全。白沙村从“砍树”变为“看树”,实现了经济的良性循环发展和农民的持续增收。

  “土地问题、山区产业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这些始终是我们关注的主线。”吴伟光说,20年间,他们坚持着“走乡村、访农户”的教学传统,也在不断完善调研的方式与细节。

  比如,每年6月的活动后来被调整到11月至12月之间进行,为的是避开梅雨季出行的风险,了解农户全年的收入水平及生活情况;从去年开始,他们又选择了全省4个不同类型的县域,将以前随机、分散式的调研方式,转变为连续性的跟踪式调研。

  乡土复兴,

  凝聚青春力量

  “这么多年走来,是时候来做一次回顾了。”去年开始,经管学院着手把1996年至2016年这20年间的调研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

  从最初的手写笔记,到后来的电脑文档,当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带头人余康教授以及系里多位老师用近一年时间完成整理工作之时,不觉大吃一惊:分门别类的数十册调研报告,加起来足足有400余万字,好似一部记录浙江乡土近20年变迁的浩瀚“编年史”!

  “深入农村,调查‘三农’,这是单纯的课堂教育所无法替代的,”余康说,“对于每一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大学生,我们坚持以农村社会经济调查为主体,通过学科竞赛、创新项目、学术社团等创新实践平台,既可满足学生科研训练、创新实践的基本要求,又可满足学生创新实践的个性化需求。”

  潜移默化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

  农林经济管理学专业2012级学生娄浩峰,目前正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立大学攻读应用经济学硕士学位。在校期间,他基于在浙江省5个县市调研中所收集的211份农户调查数据,对农户开展森林碳汇经营所面临的风险决策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公开发表在国内核心期刊上。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2014级学生陈梅,借助自己主持的国家级创新项目《新型林业经营主体调查与研究——以浙江省香榧经营为例》,组织课程团队成员自主设计问卷和调研方案,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完成了浙江省香榧大户、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调查,并撰写完成相关调研报告。

  与此同时,浙江农林大学还建立起包括农村经济、农民生活等农村发展变迁的各类数据库,为师生开展学术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和准确的数据,而参与调研的大学生们则从中获得了较强的田野调查能力和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

  2016年11月,这项教学成果获得教育部高等院校农业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布的“全国高等学校农业经济管理类本科教学改革与质量建设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学子们都说,如若不曾走进农村、走近农民,就很难真正理解诗歌背后的深意。所幸,一代又一代师生的接力调研,正在将这份乡土情怀延续,凝聚起复兴乡村的坚实力量。


浙江日报 深读·美丽乡村 00011 一部乡村史,记录大时代 2017-05-16 浙江日报2017-05-1600007;浙江日报2017-05-1600008;浙江日报2017-05-1600011;浙江日报2017-05-1600017;浙江日报2017-05-1600013;浙江日报2017-05-1600014 2 2017年05月1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