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钱塘江

岭上初夏

  岭,叫寺坞岭。

  杭州中河高架笔直向南,穿复兴大桥,至东方文化园,往右,弧形优美转弯,这个弯就一直伸展至萧山义桥的寺坞岭。

  钱塘江、浦阳江、富春江三江汇合,培育成了这座叫寺坞岭的大山岭,岭背东面是萧山,西面是富阳。

  五月初夏的一个上午,我们一行人来到寺坞岭村山脚的山门前。

  抬头便见山门横批:寺坞岭古道。两边对联为:行幽谷溪涧聆百鸟争鸣,登云岭古道迎四方宾客。

  这应该是一条古道。据记载,岭西山脚,明朝前期有一座规模较大的真寂寺,香火旺盛。后来真寂寺被毁,但古道却一直有人修缮,因为周边百姓要生活、要经商,岭上也有不少世居人家。

  我们开始登山,体验幽谷和溪涧。古道虽用石头砌成,却不似其他景区那种齐整的条石。这里的石头大多就地取材,带着人工开凿的印迹,略显毛糙。石头上铺满了细细、枯黄的竹叶。古道的右边,是连绵的竹林。

  这个季节,毛笋白胖胖的身子节节向上,伸向蓝天,似乎想努力挤出一片空间,可它们的根部往往还带着未曾脱尽的壳衣。它们急切地想成长,想和它们的父辈一起迎接大自然的风雨。

  当地人告诉我们,寺坞岭有8000多亩连片竹林、1000余亩连片茶园。这里的土质多为深层黄泥土,特别适宜毛竹和茶叶的生长。由于地势高,日照时间长,秋冬春三季雾气缭绕,为茶树生长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经过第二座凉亭时,和下山的数位老人有短暂交流。

  这群老人来自杭州市区,年长的已经80多岁。他们清晨从城里出发,换两次公交车到这里登山。这个季节,还可以顺路采野菜、摘野草莓。寺坞岭空气好,交通方便,游人也没有杭州多。

  大约一个小时、两次短暂休息后,带着一片欢呼,我们到达岭上的雄鹅山庄,登上庄主自制的瞭望台。

  台上红旗在风中飘扬,风也掀紧了我的衣服,感觉有些凉意。这里应该是寺坞岭的制高点了,海拔530多米,气温比山下低好几度。极目四望,东面是辽阔的萧绍平原,北面是富春江下游的平原村镇,宽阔的富春江给大山以富足的营养,东洲岛、周浦、袁浦一带的村庄清晰可见,水如镜面,田成方形,那一定是准备播种的农田。

  在山庄,喝着这里出产的狼岗云雾茶,我还听到了当地人讲的一个茶故事,说是朱元璋被元兵追至寺坞岭时,又饿又渴,见有一寺庙,便进入讨口饭吃。庙内和尚热情便斋招待,又特地泡了杯自产的绿茶给他。许是饥渴久了,许是茶叶带着浓郁的山野露珠味,朱元璋连赞:好茶!好茶!明朝建立后,他下旨重金购买云雾茶。从此,寺坞岭的云雾茶就成了明代贡茶。

  自然,到寺坞岭,农家大餐是少不了的,有许多游客就是冲着这里的美食来的。

  竹子仍然是主角,这一回,当然是竹笋了。

  寺坞岭四季竹笋不断,春季有毛笋、白笋、紫笋、小竹笋,夏季有鞭笋,冬季有冬笋。这里的笋,口感特别鲜嫩松脆,还带有甜味。

  一大盘毛笋炖腌肉,滑脆松软甜,伴着腌肉特有的香;再一大盘干菜烧笋片,全是嫩嫩的笋尖,入口即化;又来一盘清炒小野笋,沾着些小油花,带着浓浓的山野味。

  有人开始念诗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是的,寺坞岭上的季节要比山下迟,虽然初夏了,但庄园边的梨树、桃树依然开得鲜艳,红的似火,粉的像霞,白的如雪。

  山寂静,云悠闲。鸟幽鸣,花怒放。岭上初夏,一片闲心,似乎已被寺坞岭的白云留住。


浙江日报 钱塘江 00004 岭上初夏 2017-05-14 3554583 2 2017年05月14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