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翰骨:潘天寿诞辰120周年纪念大展”在京举行
一代大师,宏章巨构风骨劲
本报记者 刘慧 (本版图片均由中国美术学院提供)
潘天寿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民族翰骨:潘天寿诞辰120周年纪念大展”5月2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
潘天寿先生是中国现代绘画的一代大师,他的绘画代表了20世纪中国绘画的高峰。这高峰一端连着唐宋绘画的博大气度,另一端开创了中国现代绘画的雄浑之风,那风骨遒劲、清朗明豁的宏章巨构,在千年中国画史中独树一帜。
这是一条穿越世纪的艺术长廊——本次展出的潘天寿先生120余件作品,绝大部分是首次与观众见面。宏博刚正的气度、磊落旷达的精神、骨梗有力的笔锋,中国美术馆用五个大展厅呈现了潘天寿先生创造出的20世纪最具民族风骨、国家气象的绘画风格和清刚正大的精神图式。
高风峻骨 墨彩纵横见雄姿
北京春阳高照,展厅人流如织。
里三层,外三层,从全国各地闻讯赶来的观众和艺术家,看到了潘天寿先生的写意花鸟、山水、蔬果、松树……墨彩纵横交错,构图清新苍秀,气势磅礴,趣韵无穷。走进展览大厅,所有的人惊叹:从没一次观赏过那么多原作,震撼!极震撼!
本次大展从“高风峻骨”“一味霸悍”“奇崛明豁”“雁荡山花”“守常达变”“饮水生涯”六大板块呈现了潘天寿先生的代表巨作、手稿文献和笔墨成就,将画作、画论、诗词融为一体,全面展现他在文化、艺术和教育领域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潘天寿纪念馆副馆长陈永怡介绍,1984年,潘天寿先生5位子女遵循先生宗旨、遵照母亲何愔先生遗嘱,将家中珍藏的120件潘天寿先生作品无偿捐献给国家,保存于潘天寿纪念馆,使先生的作品和精神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财富。此次纪念馆拿出90多件潘天寿先生的精品力作,加上中国美术馆等机构的藏画,使本次大展成为规模最大的潘天寿作品展,精彩纷呈,不容错过。
“潘天寿作画,历来不追求每一笔落纸都墨分五色,他追求的是整幅作品的总体效果与感染力。”人群中,观众们跟随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听他介绍老院长潘天寿的绘画秘笈。
潘天寿喜画秃鹫,尤其善于用指墨画来表现其英姿飒爽的雄姿。看他画鹫,用墨大胆洒脱,没有对细部的精致刻画,但是精准到位的墨与墨的空隙、浓墨与淡墨的交融渗透,让秃鹫的形象高度抽象又不失真实,达到了中国画“似与不似之间”的高超境界。
你看这幅《灵鹫图》,画面虽然不大,却是潘天寿先生的精品,鹫的颈与背的关系略作夸张,体态特征鲜明而结构准确。
你看,那幅《磐石墨鸡图》,构图是典型的潘天寿风格:横亘中央的方形磐石由几条劲健有力的方折线勾勒而成,险峻而有动势。巨石的左下角冲出画外,岩石也像插入土中。左下角岩边的落款,起到了对下滑之势的阻止作用。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为观众讲解《江天新霁图》时说,这幅画画面恣肆,色彩强烈,气脉与浓重的笔墨组合在一起,不同类型的笔墨像不同的乐器,靠旋律组织起来,线条如弦乐,苔点像打击乐,大墨块像圆号。
展厅里,潘天寿的学生吴山明感言,潘先生的笔墨是对文人画末流轻秀促弱之风的反拨,是对汉魏碑刻所记录的远古雄风的追慕,是对中国近现代社会巨大变革的审美回应,是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象征。透过他的笔墨,折射出的是民族精神。
专程从潘天寿故乡宁海赶来的人们激动地说,潘天寿先生是宁波的骄傲,浙江的骄傲,中国的骄傲。文化需要民族自信,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一味霸悍 雁荡山花巧剪裁
下午4点半,尽管已经快到闭馆时间,记者看到仍有络绎不绝的观众到来。拿着速写本站在画前临摹的小伙子黄帅宸已经在展厅里“泡”了整整一天。他是南开大学滨海学院的大一学生,这次是闻讯特地从天津赶到北京看展览的,他一边看一边临摹,不到半小时已经临摹好一幅《龙山图》。他说,作为一名潘天寿先生的“粉丝”,一次性能够看到这么多真迹实在难得,接下来的几天,他打算每天都来,一边临摹,一边“消化”。
本次展览的六大板块,“高风峻骨”展示潘天寿成熟期的代表作,突出他艺术的最大特点——风骨;“一味霸悍”重点展现潘天寿作品的笔墨成就;“奇崛明豁”聚焦他在中国画章法上的创造匠心;“雁荡山花”从潘天寿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的雁荡山写生为切入口,展示他“传统出新”创作之路的思想轨迹和实践求索;“守常达变”展示他在艺术创造上的传承和创新;“饮水生涯”通过档案、手稿等文献,全面呈现潘天寿先生的生平、教育贡献和画学思想。
雁荡山,峰峦峙耸,峭岩夹立,这种逼仄的视角,扑面而来的峰壑,呈现一派盎然生机,又暗蕴着绝壁生涧的图式——展厅中,观众们发现,在潘天寿的作品中,美是和自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经意间,你就会被那恣意开放的花、虬根百曲的松、山涧的大石头和乌黑的鸟所吸引。
自1954年开始,写生赋予了潘天寿先生重新审视自然与艺术的机会。1955年至1963年间,他数度游览雁荡山。雁荡的深涧绝壁、幽花野卉为他提供了“无上粉本”。他以雁荡入画,创作出艺术生涯中的一批巅峰之作。
那么,潘天寿在雁荡到底看见了什么?
从展厅里这些珍贵的写生稿和回杭后所作的《灵岩涧一角图》《梅雨初晴图》等作品中,我们可知端倪。
雁荡山,不仅是绘画的题材,更具有方法论甚至世界观的意义。他从雁荡深山大壑间领悟山水花卉参差设景之妙,从断崖寒流、怪岩老树中获取用笔与造型的坚实方硬、铁骨铮铮。雁荡山的角角落落,呈现出一个无比精彩丰富的世界。
吴山明介绍说,1955年,雁荡山之游回校之后,潘先生根据铅笔的简要记写,作《灵岩涧一角图》。此时,他的胸壑与雁荡之景常相唱和。“四壁岩花开太古”,潘天寿抓住灵岩涧的一角,来塑太古洪荒之力。这一时期的潘先生已操练出了结构上的扛鼎之力,又从雁荡生机中收获生气。
1960年,潘先生重游雁荡山,之后,他接连创作了不朽之作《小龙湫一截图》《小龙湫下一角图》《雁荡花石图卷》等,峰峦壁立,赫然在目,尽写山壑风流,展示了他雄强气势的独特骨架。
此时,雁荡山水意象在他胸壑中粲然开放。“一行雁字写初秋”,那山涧从岩石深处飞流直下,一波三折,工笔意写,设色古艳,满目新意。在这里,他让传统的花卉变成了有场景的花卉,山花烂漫,灵岩苍润,万物在此充满生机和诗意。时代的昂扬之气化为扛鼎之力,化为天成之作,让他的艺术成就达到巅峰。
空山无人,水流花开。在潘天寿的作品中,断涧寒流剪裁巧妙,山花幽草烂漫缤纷,画面中所有事物以沉着霸悍之笔呼之欲出,聚合为一种盛大繁茂的葳蕤之象,绚烂纷呈却又笔笔分明、精准清晰,如同一部恢宏华美的交响乐,焕发出堪与造化抗衡的意志与力量。
守常达变
推陈出新树典范
潘天寿(1897~1971),浙江宁海人。1915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受教于经亨颐、李叔同等人。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美术学院院长等职,擅画花鸟、山水,兼擅指墨画,能书法、诗词、篆刻。
在潘天寿先生的一生中,指墨画的创作占了很大比重。但笔墨上已卓然成家,且认为指画是“偏侧小径”的潘天寿,为什么还要画指画?
他回答说:为求指笔间,运用技法之不同,笔情指趣之相异,互为参证耳。运笔,常也;运指,变也。
眼前这幅《小憩图》是潘天寿指墨画的代表作之一。点拂之间,藏千钧之势,将一对威猛的鸷禽塑造成力的化身。正如潘天寿诗中所写:“老夫指力能扛鼎,不遣毛龙张一军。”
“艺术之常,源于人心之常;艺术之变,发于人心之变。常其不能不常,变其不能不变,是为有识。常变之道,终归于自然也。”潘天寿先生认为,创新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要求,他对常与变、承与革、难与易的理解十分精辟,指出“常从非常来,变从有常起”,要在“常中求变以悟常,变中求常以悟变”。潘天寿先生以其审慎的理论与大胆的实践,为“守常”立典范,为“达变”树丰碑。
力,是潘天寿美学观念中的重要因素,他作指墨画也是要充分发挥指力特点,以变革笔墨成法,追求新的表现效果。在用墨上,潘天寿喜爱并善于运用浓墨、焦墨,往往以浓重有力的笔线构成画面的基本骨架。
潘天寿是真正的创新巨匠。
在他看来,“新必须由陈中推动而出。倘接受传统,仅仅停止于传统,或所接受者,非优良传统,则任何学术,亦将无所进步。”不知传统,何谓创新?只有传统,又何来发展?他以高卓的创造意识,鲜明的艺术面貌,继承传统,更发展传统,在中国画的创作上作出了重大突破。
潘天寿是一位坚定的文化传承者。
20世纪上半叶,他以高度的文化自觉直面挑战,以中华翰骨振作民族精神,从传统正脉中重新鼓起中国艺术的堂堂士气。
中国文联副主席左中一说,潘天寿先生坚守中华文化本位与民族特色,力倡中西艺术拉开距离、双峰挺立,在世界艺术大格局中弘扬中国精神。“我们纪念潘天寿先生就应当像他那样坚定文化自信,以理性自豪的态度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开拓创新,大力推动中华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潘天寿先生是浙江的,中国的,更是世界的——他杰出的创造,成就了格局宏大、气象深穆、雅儒雄阔的艺术风格。
(本报北京5月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