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 时代品格
吕苏娟
匠心筑梦,大国崛起。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我省首批100名“浙江工匠”名单正式出炉。他们扎根各自领域,奋战在生产一线,发挥自己的光和热,书写着一个又一个平凡的传奇——
胡志明,用36年时间一心酿酒、一再钻研,收获了8项国家发明专利;廖云飞,用一根针一条线,实现针脚精确到0.1毫米,分毫不差;胡耀华,内燃装卸机械修理领域高手,至今保持着272台发动机大修“零返工”的纪录……敬业勤业、精业乐业,他们脚踏实地、苦干实干的每一步,都在将我们带往一个更为不凡的世界。
今天,我们向他们致敬,更要向他们学习。我们要学习他们“精益求精、格物致知”的品质精神,学习他们“追求卓越、臻于完善”的创造精神,学习他们“以客为尊、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也许,我们不能人人都成为工匠,但可以拥有工匠精神。有了这种精神,个人就有了干事创业的基础,企业就有了在市场博弈的资本,社会就有了与浮躁不安对抗的力量,发展也就有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表达过尊重劳动、尊重人才的理念。一句句暖心的话透着深情,让劳动精神、实干精神、工匠精神深入人心,在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亿万劳动者焕发出惊天动地的磅礴力量。在我省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劳模先进大会上,省委书记车俊强调劳动最光荣、实干最可贵、劳模最可敬、人才最关键,号召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携手共进,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今天,我们培养工匠,弘扬工匠精神,其实就是在厚植改革发展新期许,激发创业创新活力,助力“中国梦”成真。
领跑“中国制造2025”,呼唤工匠精神。这100名“浙江工匠”中,既有来自丝绸、黄酒、中药等传统产业的,也有来自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八大万亿产业的。他们埋首于研究制造,勇攀质量高峰,为我省发展创造了一流的技术、一流的产品、一流的业绩。“将产品当成艺术,将质量视为生命”,他们筚路蓝缕,久久为功,不仅擦亮了“浙江制造”的底色,激发了实体经济的活力,还以一个个平凡人的力量,加速推进我省从“制造大省”走向“制造强省”。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呼唤工匠精神。随着消费升级,产业提升加速,人们对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促成这一转变的关键力量——人才却呈现稀缺性。数据显示,全国高级技工缺口已近1000万人。如何破解?一方面,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另一方面,积极转变社会观念,提高技工的经济待遇、社会地位。
打造全面小康标杆省,呼唤工匠精神。新定位赋予新使命,新使命带来新要求。今天我们培养工匠,不只是培养手艺人,还是培养既能将当代的新技术、新思维、新生活方式融入到产品中,又能在最普通的商品中重构审美,集现代性、颠覆性于一身的“新匠人”。新匠人,新在与时俱进,新在追求极致,新在拉高标杆。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品格。浙江正处在厚积薄发的战略机遇期、干事创业的发展黄金期、不进则退的转型关键期。劳动光荣,成就出彩人生;创造伟大,高扬进步风帆。让我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沉稳的实干、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