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深读·经济瞭望

产业要和
时间赛跑

  产业要和

  时间赛跑

  祝梅

  说起临安,山核桃一定是关键主题词之一。依傍天目山脉的“小气候”,山核桃成为临安的特色产业,全市山核桃面积从10万亩发展到46万亩,从山脚种到山顶。

  在临安当地,类似岛石镇这样的山核桃大镇,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片山核桃林,因为收益不错,这也是很多人家最重要的经济来源。

  按照林业发展的自然规律,山核桃的收成分大小年,让山核桃树有一个休养生息的过程。前些年,山核桃在市场上身价“金贵”,使得农民一味地追求产量。盲目扩面、施肥“揠苗助长”……

  另一个“疮疤”,来自采摘环节。白露时节是山核桃的采收季,那段时间,在城里打工的人都会返乡帮助家里采收山核桃。原先,山核桃大多采用人工采摘,在山核桃树的树干上,至今仍有许多钢钉——这是为了帮助人们攀爬。

  抽打的竹竿和嵌入体内的钢钉,如今早已不符合农业生态化经营的追求。但就像记者在文中说的,临安正在大力推行的自然落果法,因为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集中采收,有些农户并不愿意买账。

  在产业拯救行动中,当地还存在两个“痛点”。

  其一,市面上目前尚没有针对山核桃干腐病、根腐病的有效“药方”。吴向阳表示,合作社辟出的试验区里曾有近10家厂商来试验,但不少都已选择放弃。农业不是立竿见影的产业,在当前干腐病、根腐病的双重困扰下,对山核桃产业的拯救,关系着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需要各方资源的持续投入和尝试,需要“和时间赛跑”。

  其二,山核桃林的经营主体是千家万户,小规模的经营注定了土壤结构的多样。目前,吴向阳所带领的山核桃专科医院正在做一项基础工作——测土配方,打个比方,这就是给林地建“病历卡”,从而通过数据积累,更好地观测后续“疗效”。

  这同样是个漫长的过程,取来的土样需要通过阴干撇除水分,而依靠专科医院现有的设备,就算是技术娴熟的操作人员,一天也顶多能完成八九份土样的测试。不是没有更快速的设备,但这需要相当大的投入。——如果农技人员真的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我想,我们需要的不光是技术人员的“下沉”,更是基础设施的完善。

  对产业的拯救是一个综合施策的过程。当地不但要思考如何引导农民转换思路、走生态化经营的路子,更要通过产业链延伸、品牌化打造、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不断改革“供给侧”。更重要的是,在一些不适合山核桃生长的区域,当地也要为农民谋划替代产业,不要“把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值得欣慰的是,很多行动已经在推进中,但愿在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中,山核桃产业最终胜出。


浙江日报 深读·经济瞭望 00011 产业要和
时间赛跑
2017-04-19 3472596 2 2017年04月1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