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盯住“毛细血管”

——武义剿劣督导见闻

  开栏的话:带着责任与使命,我省14675名剿灭劣Ⅴ类水督导员陆续奔赴各地。本报今起开设《剿劣督导进行时》专栏,报道督导员在剿劣一线实督实导,干字当头,在督中干、在干中督的生动实践。

盯住“毛细血管”

——武义剿劣督导见闻

本报记者 施力维 包敦远

  连日来,省级单位108个剿灭劣Ⅴ类水督导组,陆续奔赴对接的县(市、区)和开发区,深入开展督导工作。浙报集团是参与此次督导的省级单位之一,主要对接武义县。3月29日以来,记者随督导组一行来到武义,3天里,连续实地巡查了40余个小微水体,详细了解当地劣Ⅴ类水剿灭工作进展和相关责任落实情况。

  督导组了解到,治水3年多来,武义29条主干河道已经全都“可游泳”。如今,将治水重点延伸到小沟、小渠等“毛细血管”。盯住“毛细血管”,这也是督导组的工作重点。

  “小微水体的摸排有没有完成?污染成因有没有查明?治理措施有没有安排?”在武义各处小微水体现场,督导组提出一连串问题。在武义主要河道熟溪附近的壶山街道草马湖村,督导组发现一处沟渠的水体较混浊,甚至有污水直排情况。对此,当地相关负责人告诉督导组:“这里在去年初就已经基本完成了农村生活污水截污纳管。但是,沟渠边后来新建的几处房屋没有纳管。”当地村干部表示,他们会尽快将新建房屋纳管,并长效保洁,争取尽快消劣。

  武义县治水办工作人员向督导组表示,他们已经对全县的劣Ⅴ类小微水体进行了摸排,梳理出含86个劣Ⅴ类小微水体的清单,“这条沟渠也在清单中。”目前,武义的小微水体正全面启动清淤等实质性集中治理工作,计划于8月底前彻底剿灭这86个劣Ⅴ类小微水体。

  在武义、永康两地交界处检查小微水体时,督导组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桐琴镇上新屋村村前溪,明明已经做足了清淤、治污工作,却依然无法消除黑臭。督导组溯源而上,发现村前溪上游有一养殖场。记者刚进入养殖场,一股臭味就扑鼻而来,只见养殖场的污水正不断外渗,最终汇入了小溪。当地干部告诉督导组,这里是永康在武义的“飞地”,武义方面无法直接对养殖场采取有效措施。

  了解到这一特殊情况,督导组当即表示,将协助武义和永康方面加强沟通协调,解决村前溪上游这个最大的污染源问题。听到这番话,上新屋村的村干部终于松了一口气。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盯住“毛细血管” 2017-04-01 浙江日报2017-04-0100031;浙江日报2017-04-0100029 2 2017年04月0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