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要闻

甲子之年觅新机

杭钢吹响
创业集结号

  本报杭州3月31日讯 (记者 张帆 通讯员 沈钢锋)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3月31日上午,我省最老也是最大的省属国有工业企业——杭钢集团举行创建六十周年总结会,吹响了全面推进第三次创业的集结号。会上,杭钢新组建的浙江省数据管理有限公司正式授牌,大数据服务和应用开发成了杭钢第三次创业的新亮点。

  在半山已关停的原杭钢电炉公司厂房里,“甲子风华、百面杭钢”摄影展讲述着杭钢的发展历程,寄托着杭钢人对未来的憧憬。

  我国“一五”计划后期,皋亭山麓,迎来了第一批杭钢人。1958年2月26日,炼铁车间一号高炉炼出第一炉铁水。1958年5月17日,炼钢车间一号转炉炼出第一炉钢水……从此,熊熊的钢铁炉火,见证着一代又一代杭钢人奋进。杭钢这颗镶嵌在古运河畔的钢铁明珠,绽放出夺目的光彩。

  1995年10月,杭钢与浙江省冶金工业总公司联合重组。通过资源整合、产权改革、股份制改造和市场化运作,杭钢迈出了第二次创业的坚实步伐,非钢产业蓬勃发展,涉及贸易流通、房地产、环境保护、酒店餐饮、科研设计、高等职业教育、黄金开采冶炼等产业。杭钢半山钢铁基地形成年产400万吨的生产规模,优钢比超过80%,成为我国重要的优特钢精品生产基地。生产的高强度冷镦钢和焊接材料,应用于“神舟”五号等宇宙飞船。

  2015年,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化解过剩产能的决策部署,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以壮士断腕、破釜沉舟的决心和勇气,果断作出当年年底关停半山钢铁基地的决定。

  2015年12月23日,半山钢铁基地全面安全关停,比原计划提前8天。至此,杭钢半山钢铁基地累计生产铁4903万吨,钢6265万吨,钢材6136万吨,为浙江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60年来,杭钢走过了一条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单一钢铁到适度多元发展的道路,驶上了“四轮驱动、创新高地”发展的快车道。尤其是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杭钢集团仅用了150天时间,就顺利关停半山钢铁基地,平稳分流安置1.2万名人员,成为全国典型,得到了中央和省委的充分肯定,为我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半山钢铁基地关停后,杭钢面临着新与旧的交替、破与立的交织、兴与衰的博弈。唯有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才能推动杭钢集团第三次创业实现新跨越。杭钢先后组建了浙江省环保集团、杭钢职业教育集团等一批新产业集群。

  浙江省数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范良银表示,半山钢铁基地关停后,杭钢原有的能耗、用电、用地等生产成本优势,给发展大数据产业提供了“硬条件”。下一步,省数据公司将着重管理、开发、利用政府部门的数据资源,打破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和孤岛,使数据得到共享共用,更好地为政府和社会服务,为“最多跑一次”等改革提供信息数据支撑,并积极开展数据商业化运作。

  如今,杭钢集团已形成节能环保、钢铁制造及金属贸易、智能健康、教育与技术服务“2+2”产业格局,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由单一发展到适度多元发展的嬗变。今后一个时期,杭钢集团将按照“打基础、调结构、抓创新、谋发展”的总基调,“企业规模化、产品高端化、产业集群化、市场国际化、管理精细化、资产证券化、体制现代化”的总定位,大力实施“四轮驱动”“创新基地”战略思路。力争到“十三五”末,把杭钢集团打造成国内城市钢厂关停实施转型升级的样板、省属国有企业转型升级的示范、杭州北部城区发展新亮点。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4 杭钢吹响
创业集结号
2017-04-01 3400672 2 2017年04月0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