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文化

浙大制造神器
万米深海取水

  本报讯 (记者 曾福泉 通讯员 周炜) 记者从浙江大学获悉,在我国日前于太平洋开展的深渊试验与科考任务中,浙大研制的国际首个万米深渊保压气密取样器到达深度超过10900米的海底,获得近2800毫升保压气密水样。这是世界上首次在万米深度获得的保压气密水样。

  这一创纪录的深海水体序列取样器,是由浙大杨灿军教授带领的人机智能及海洋机电装备工程研究团队研制的。该团队博士研究生导师、“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全海深海底水体和沉积物气密取样装置研制”项目首席科学家吴世军副教授参加了本次深渊科考航次,作为中国科学院深渊科考队的一员搭乘“探索一号”科考船远征马里亚纳海沟和雅浦海沟挑战深渊科考。

  “我们的取样器搭载在我国自主研发的‘原位实验号’和‘万泉号’深渊着陆器上,一起进行了10多次深潜试验与应用,获取大量深渊气密保压样品,充分验证了国产全海深气密取样器的保压可靠性。”吴世军说。

  浙大是国内最早开展深海保压气密取样技术研究的单位,该团队1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深海水体保真取样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所谓保真取样,就是取回水样保持一相特性,包括压力也要保持同样的水平。

  “深海中有许多我们未知的奥秘。比如,阳光无法抵达的万米深渊居然还有生命存在,它们与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是怎样进行的?这只有通过研究原真样品才有望得到答案。”杨灿军说,研发出能够从深渊中取得原真样品的装备至关重要。

  杨灿军说,该团队突破超高压双向密封、样品压力维持与转移处理等深海关键技术,解决了深渊水体采样面临的样品保压困难、气体组分容易散失等难点,终于研制成功万米深渊保压气密取样器。


浙江日报 文化 00007 浙大制造神器
万米深海取水
2017-04-01 3400411 2 2017年04月0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