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东是大海,勇立潮头
宁波国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实践
胡灵波
这是一个砥砺奋进的大时代。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经济发展进入到了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在加快推进。
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自然资源,供给侧改革也必然要求在用地政策上得到落实。国土管理部门如何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精准发力?如何通过充分发挥土地杠杆的主推和倒逼作用,巧推产业转型升级?如何加强土地利用的科学化和精细化管理?近日,围绕中国经济新方位这个宏大而重要的主题,宁波市国土资源局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宁波国土资源局正在发力展开的一场新实践。
东海之滨 大潮奔涌逐浪高
问: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并开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实践。针对这一理念和要求,宁波国土资源局定下了什么样的工作前行航向?
宁波市国土资源局负责人: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和空间规划的物质基础。国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要转变国土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实现国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宁波国土资源局结合中国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方向,紧紧围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中发〔2017〕4号),以及国务院《关于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82号),对接国家、省市重大战略来谋划国土工作,履行国土资源事业职责,既尽心尽职地保护国土资源,又将集约节约利用土地作为核心任务,并立足维护群众权益为工作出发点,分步骤进行顶层设计。
明确科学规划的龙头引导地位。“十二五”末和“十三五”初,宁波国土资源系统从全域空间布局谋划,完成我省首个战略性、综合性、基础性规划《宁波国土规划(2016-2030年)》编制。这个以土地资源的承载力评价为核心的空间规划,统筹解决了资源保护、空间优化、开发强度测定等七个方面难题。调整完善县市乡三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定了生存线、永久农田保护、生态红线“三条底线”,优化了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同时,编制矿产资源、土地整治、土地储备等相关规划。
发挥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2016年,宁波国土资源局提请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土地出让管理工作的通知》,进一步规范一级市场土地出让行为,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土地市场秩序。同时,积极搞活二级市场,优化土地结构,通过市场的力量来盘活批而未工土地、闲置土地、城镇低效用地、农村存量建设用地。通过搭建一个信息系统,为供需双方提供公共交易平台,并加以有效引导规范。
进行制度政策的创新。提请市政府出台一系列盘活存量用地、工业用地弹性供应,以及支持中国制造2025示范市创建的政策,对35个园区、8大细分产业进行用地定价支撑,制定首个产业用地指南。同时围绕低效用地,创新基准地价用途体系,将一级基准地价完善到六大分类。宁波市先保后供、以需定供、以存代增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经验领先全国。和气象等部门联动,完善台风、地质灾害、地面沉降等防范体系建设,运用监测信息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实现人防+技防。
“法制国土”建设提速。宁波市国土资源局开展的“法治国土”建设,推进了6方面45项任务落实,清理有效文件109件、废止16件、修订6件。以“行为规范年”为载体,强势推进“亮剑行动”“绿剑2号”行动,去年违法占用耕地比例降到2.66%,为历年最低。
锻造“国土铁军”。围绕从严治党的监管,全面落实主体责任、压实改革责任、强化岗位责任,扑下身子为民办事。着眼于“便民、依法、高效”,宁波是全省率先颁发市本级首本不动产权证的城市,也是全省首家实现全域发证的地级市。
港通天下 追逐“第一方阵”城市梦想
问:根据省委省政府和宁波市委市政府对宁波早日跻身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阵总要求,围绕“建设国际港口名城、打造东方文明之都”奋斗目标,宁波国土在土地资源等要素的支撑上如何更契合城市发展定位?
宁波市国土资源局负责人:国土工作要根植于城市个性,有的放矢地开展竞合。对国土空间的把控和安排,决定着一座城市的发展格局,也决定着它未来能够企及的高度。
宁波,是一座以工商贸易见长的经济城市。唐宋时,宁波就有“商舶往来,物货丰衍”的美名。至近代,更是书写了“无宁不成市”的传奇。而今,这座书藏古今、港通天下的城市,定下了“名城名都”的新坐标,自上而下、焕然向东也是大海积极的精神。
在“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阵”的城市梦想下,宁波国土资源紧抓城市空间规划的变革趋势,通过更新思维、创新方式方法等多重新理念,在用地政策上落实改革创新,为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港口经济圈”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土地资源要素支撑。去年,宁波以占浙江省10%的国土空间,总共创造了全省国土GDP16%至17%的产出效应。
宁波现有陆域面积9629平方公里,陆域和海域比例是1∶1,其中69%是农用地,建设强度19.4%。为此,宁波通过完成《宁波市国土规划》《宁波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和县(市)、乡镇规划调整完善编制工作,推行村级规划设点,优先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和生态保护红线,合理确定城市开发边界,优先空间布局,宁波中心城市两规融合度超过90%,生态保护红线区占全市陆域面积达到45%,其中生态核心区(禁建区)由3.5%提高到20%,中心城区420平方公里范围内重大区块、重点项目“全覆盖、不遗漏”。
在城市总体利用规划中,宁波国土资源局邀请中科院研究所共同对空间规划,落实总量控制和强度控制,制定了到2030年宁波建筑强度标准22%的目标。宁波的土地市场秉承有序出让、稳中有进的原则,在全省率先统筹实施土地供应与房地产库存相挂钩制度,合理控制土地出让规模、时序和节奏,既稳定市场供应,又确保土地效益最大化。去年,宁波全市土地出让金达到831亿元,创历史新高;土地收储规模达3.6万亩,为城市建设供地2万余亩。
宁波城中村的改造也在加速。根据省里下达的到 “十三五”期末完成城中村改造任务,宁波市国土资源局针对全市129个城中村制定了三年推进计划。去年宁波市国土资源局完成城中村改造1461万平方米,占年度任务243.6%。接下来,宁波国土将围绕城中村改造做好拔钉、提升、储备等工作,坚持以保障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并从中挖掘土地隐藏的巨大区位价值,提高了土地级差收益。
同时,宁波市国土资源局在用地预审上有效保障轨道交通、路建建设。宁波都市圈城际骨干交通、多层次综合交通走廊,将有力促进宁波都市圈经济发展,强化宁波中心城区经济辐射能力。宁波市国土资源局除了确保按照规定的用地标准和面积实施,还要求建设单位优化工程布局和设计,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干在实处
创新发展谋新篇
问:结合“十三五”期间国土资源工作的主要目标任务,今年宁波国土资源局将依循怎样的工作思路?
宁波市国土资源局负责人:随着土地要素供给下降,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国土管理部门需要重新梳理中国土地改革历程和潜在逻辑,并结合中国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方向,改变供地方式,精准发力,加强土地利用的科学化管理。
按照“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要求,紧紧围绕名城名都总目标,宁波国土资源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落实“尽职保护、节约利用、服务为民”的国土职能,推进国土资源管理改革创新,不断提高土地资源利用质量与效益,为宁波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土地要素保障机制。强化规划管控引领,全面完成市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和数据库汇交及数据更新;强化计划精准配置,建设市县两级项目“预备库、减量库、存量库、储备库”为基础的“土地超市”;强化用地项目报批,全面梳理历史土地整理新增耕地剩余指标现状;强化储备全域统筹,建立全域都市化大收储模式,试行重点功能区、重大线性工程周边和城市有机更新区块优先储备。
围绕耕地保护新政,健全“三位一体”保护措施。聚焦“永农”划定,大力推进“611”耕地保护工程,有力保障“三农”主战场,严肃查处土地违法行为。
围绕节约集约利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结合“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编制完成宁波市首部产业用地指南;推进国家土地二级市场试点,打造全流程服务的土地二级市场交易模式;今年力争盘活存量建设用地1.8万亩,完成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1.4万亩,拆后土地利用率达80%。
围绕青山绿水保护,规范矿政管理。开展废弃矿山资源再生行动,绿色矿山建成率75%以上,粉尘防治达标率和“污水零直排”实现100%双达标;开展矿产资源开发转型升级行动,推进经营性矿山规模整合,力争年底压缩至59家;各县(市、区)开展土地质量地质环境调查和1∶5万基础地质调查。
围绕群众权益,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实现全市域不动产统一发证,推出了老弱病残绿色通道、免费上门、网上预约、办理进度查询、档案自助查询等多项服务,做到办件“无限号、零积压”,共发放不动产权证书和证明51.7万本(份),办件效率提速30%。全面推行不动产权证网上查询试点,实现与法院、民政、人民银行等信息共享,方便群众办事。稳步推进自然资源管理制度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宅基地及住房确权登记发证“三年行动计划”;积极实施地质灾害除险安居工程,按照“一年攻坚、两年完成”的计划目标,全面启动140处、1573户威胁常住人口的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年底前全面完成80处、800户实现脱险安居;升级完善新一代地质环境监测管理信息系统。
未来,宁波国土资源系统将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党的重要会议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两个“最严格”要求,紧紧围绕部省市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强化“存量优先”和“总量强度双控”理念,统筹处理好保护和保障关系,提升土地、矿产资源保护和利用的质量和效益,为宁波奋力跻身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队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