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绿化 美丽富民
德清打造平原绿化标杆县
林业经济露峥嵘
黄丽丽 顾秋成
全域绿化 美丽富民
德清打造平原绿化标杆县
黄丽丽 顾秋成
这里是多姿多彩的江南水乡。一道道黄金长廊、水杉长廊、银杏长廊和五彩长廊交织成美丽乡村景观线,一个个省级森林城镇铺展开了“无山不绿,有水皆清,四时花香,万壑鸟鸣”的锦绣画卷。
这里是诗意栖居的田园城市。广场、街道绿树成荫,门前屋后花木掩映,植树造林不仅带来了生活环境品质的提升,还带来了花卉苗木、森林康养、“洋家乐”等绿色产业发展,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了生动的注解。
这里是德清。2016年浙江全省平原绿化工作座谈会在这里举行,一年之后回望,德清贯彻“森林浙江”的决策部署,大力推进平原绿化建设,距离建设成为“森林德清”“国际化山水田园城市”的目标又更近了一步。一种具有德清特色的生态性、景观性和地方文化性的平原绿化风格正在形成,继“国家生态县”“全国绿色小康县”等荣誉之后,德清又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县”。
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看得见山、望得见水是人们对城市的基本诉求。德清正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担当精神,久久为功抓好平原绿化,呈现现代林业的复合型功能,打造成为“全域绿化、美丽富民”的平原绿化标杆县。
绿满水乡
多彩德清铺画卷
“植树造林关乎发展的底色、小康的成色,关乎人民的福祉、民族的未来。”在推进平原绿化工作中,德清坚持“县委书记抓绿化”,有效推动了“爱绿、植绿、护绿、兴绿”成为全社会的行动自觉。
从2016年开始,德清全面开展“人人植树绿满水乡”绿化专项行动,掀起绿化造林新高潮。一到春天,一场全民参与的植树造林活动便开启了,政府部门牵头组织“珍贵苗木进村”,村民争相领取苗木为自己的庭院、也为德清增添一抹绿意。
除此以外,“多彩德清示范林”“巾帼绿化植树·建设和美家园”“青年林”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添绿造林活动已成常态。“美丽阳台”“美丽庭院”比赛此起彼伏。据统计,近年来,德清共向全县151个村的农户赠送苗木100万余株,涌现出武康镇五四村、钟管镇蠡山村等绿化精品村,两个村林木覆盖率三年增长20%左右。
由山上向山下、由城市向乡村、由绿化向彩化,德清的平原绿化工作不仅重视量的增加,更注重质的提升。如今,绿色已经不只是德清西部山区的“专属”,东部水乡亦是绿荫成带、花草成片。通过平原绿化,德清的生态建设正实现质的飞跃。
春暖花开时节走进德清,道路两旁错落有致的景观林,李树、桃树争奇斗艳,路边河道水清岸绿,白鹭翩跹。站在桥头远眺,宁静的村庄掩映在绿树繁花之间,与油菜地构成一幅令人赏心悦目的田园美景。
一张看得见的“绿网”覆盖着德清的城乡,而这一切都得益于“森林德清”的加快建设。秉持“绿化就是文化、造林就是造福”的理念,德清通过镇村“点”上添绿、通道“线”上增绿、荒山“面”上造绿、平原“网”上扩绿,以及征地建绿、租地造绿、拆违植绿、见缝插绿等多种形式举措,一条条绿带、一片片绿林,构筑了“绿道城中走,人在景中行”的美丽图景。
在城乡遍染绿色的基础上,为了让德清的山川更加绚丽多彩,2015年起德清又启动了彩色健康森林示范县建设,计划至2018年,完成珍贵彩色健康森林15000亩,目前已完成彩色健康森林建设10360亩。“多彩德清”良好的景观、社会效益正逐步形成。
“近年来,德清坚持以平原绿化为抓手美化城乡环境,以全域美丽的加快实现,凸显生态建设的新成效。”德清林业局主要负责人说,通过实施乔木林带、片林建设,推进平原绿化、彩化和美化工作,目前德清已建成7个省级森林城镇和29个省级森林村庄,并通过建设森林通道,将绿色“盆景”串成美丽“风景”。
现在走在莫干山异国风情休闲观光线上,有黄金长廊、水杉长廊、银杏长廊和五彩长廊等景观长廊,一年四季都流转着不同的风景。今年,德清又将实施美丽乡村提升工程,高标准打造了包括莫干山异国风情景观线、水乡古镇景观线在内的10条美丽乡村景观线,实现“十线十景”。
保护资源
绿水青山寄乡愁
“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维护生态安全、改善人类生存发展条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人类发展中,森林又是极其脆弱的,一旦被破坏需花很长的时间修复。
林业保护既是为了守住德清绿的底色,也是为了给德清的未来留下可持续的发展空间。在这里,“护绿”被看作跟“植绿”一样重要的工作。在G20期间,德清森林火源管控、森林消防责任制度落实、森林防火宣传等积累了充分的经验,之后将其推广,去冬今春森林火灾防控到位,未发生重大森林火灾事故,维护了林区安全和社会稳定。
湿地承担着城市“绿肾”的功能。德清一方面注重林业两防工作,另一方面注重对湿地资源保护和修复工作,推进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管理。2016年德清县湿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完成湿地治理15584亩、植被恢复3058亩的任务目标。
今天的下渚湖,展开一幅碧波如镜、绿林成带、芦苇荡漾、白鹭斜飞的美丽画卷。更令人惊喜的是,因为对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原生地和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目前下渚湖朱鹮浙江种群重建与野外放归项目进展顺利,朱鹮种群数量稳步增长,从当年的10只增加到222只。
“下渚湖湿地是长三角地区生态系统多样性高、原生态状况保持最完整的天然湿地之一,朱鹮对生存环境要求比较高,这也从侧面证明德清的生态环境好。德清还成立了湿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全程监控湿地生态以及朱鹮的“生活起居”。
2014年11月13日,德清林业局利用在全球首次自行研发的野外生存力遗传基因评估系统,挑选了33只个体放飞野外,存活率高达96.97%,实现了中国南方地区的朱鹮第一次成功放飞。去年野外种群的自然繁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自然孵育存活率较上年同期增长90%,开创了浙江朱鹮野外种群重建工作新里程碑。去年11月,为了保障四川朱鹮种群的重建,德清与四川峨眉山签订协议,20只朱鹮运往四川落户。下渚湖国家级疫源疫病防控监测站被国家林业局确认为全国首批、浙江省唯一一家标准示范站。
随着德清“五水共治”的持续推进及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工作的加强,下渚湖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朱鹮将尽情翱翔于德清的绿水青山间。同时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还承担了大熊猫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日常的疫病监测与防控,为珍稀动物的种群繁衍作出了贡献。
富民增收
林业经济露峥嵘
平原绿化,绿化只是开始,更重要的是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结合起来,以植树造林带动绿色产业发展,打开“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通道,走出特色的“绿”“富”“美”之路。
作为浙江省首个现代林业经济示范区试点县,德清充分利用林业资源优势,通过香水岭片现代林业经济示范点的打造,修复古道,建设绿道,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让平原绿化更多地转化为老百姓的红利。浙江省领导对德清的平原绿化工作作出了高度评价:“德清县坚持全域绿化,美丽富民,堪称实践‘两山’理论的模范。”
莫干山区的森林特色小镇有着丰富的毛竹、花卉、苗木资源。每到春天,素有“蔬菜之王”美称的早园笋上市,在这里传播了“一亩山万元钱”的佳话。承包了35亩早园笋地的阜溪街道龙胜村村民严桂兴告诉我们,依靠早园笋,他每年能赚几十万元。龙胜村及周边约7000亩早园竹已经成为当地农户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
为了打响德清早园笋的品牌,为农户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德清与浙江大学、浙江农林大学等科研单位合作,让“林业科技走进大山”,不断推进竹产业效益提升工程项目,普及早园笋生产技术标准,促进早园笋产业逐步从低效生产走向安全高效栽培,带动全县竹产业发展。
2016年早园竹“一亩山万元钱”推广示范面积2000亩,辐射带动6000亩,示范区产值达1.5万元/亩,辐射带动区亩产值1.1万元/亩,新增产值8440万元,进一步提高和稳定“山伢儿”早园笋产品的质量和知名度。
同时,为促进花卉苗木企业转型升级,县林业部门从盆栽花卉项目、农业休闲项目、家庭园艺项目三方面着手,引导省级林业龙头企业——德清绿色阳光农业生态园进行升级改造,引进了虹越园艺家花园中心项目等,满足了客户一站式采购需求。
“虽然德清是一个林业用地小县,但却做出了一篇林业经济的大文章,实现了资源小县、产业大县。”德清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弘扬生态文化理念,德清林业的发展已经让广大人民群众都能享受到绿水青山带来的“福利”,也让众多的德清林农最大程度地享受到绿色产业带来的经济价值。
接下来,德清将继续组织实施森林小镇、森林人家、森林食品、林下经济、森林绿道等示范项目建设,打造全产业链,建设进森林氧吧、尝森林美食、赏森林美景的森林休闲养生品牌,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区域性森林休闲养生开发新格局。
天蓝、地净、水绿、景美,一幅灵动秀美的生态画卷,正在江南小城德清徐徐铺开。作为全省唯一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集成示范试点,德清也会以此为契机,通过做好绿色、美丽、“三权”等文章,实现生态资源持续增加、林业经济持续增效、林农收入持续增长,打造出浙江乃至全国现代林业经济发展的“德清样板”,提供更多德清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