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深读·思想者

浙江文化与工匠精神

  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工匠精神”后,在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

  回顾浙江,自古能工巧匠众多,极具工匠精神底蕴。浙江有很多百工之乡,比如温州,民间传说中的爱情故事《高机与吴三春》中男主角高机,其实就是明朝嘉靖年间技艺很高超的织绸工,有句俗语“瓯绸瓯绸,高机起头”,“高机绸”色泽鲜艳、品位上乘。再有永康,自宋代起就有许多铜匠、铁匠、锡匠走南闯北,做些打铜修锁、钉秤补锅的活,这正是永康崛起为“中国五金之都”的历史底版。

  古代浙江发达的手工业又与商业结合在一起,形成独树一帜的工商文化传统,这使得浙江商帮相比于商业一枝独大的晋商徽商更有生命力和延续性。浙江人的工商传统延续到当代,尽管经历破“四旧”“文革”等劫难,民间底色尚存。又恰逢改革开放的春风春雨,唤醒并激活了浙江人的这种文化记忆,浙江人抓住机遇,愈战愈勇,古代工匠精神与浙江人的经商传统结合在一起,于是便演进为浙江产业集群,使得浙商逐渐成为当今中国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商帮群体。

  浙江虽然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但资源拮据,“故人力取精而倍其赢”,品牌质量服务取胜是浙江人经营的准则,浙江人对工匠精神有着比外地更深刻的领会。

  工匠精神虽然源于手工业时代,甚至可以追溯到更久远的农业时代,源头不在机械化大工业,但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爱岗敬业、守正创新的工匠精神,对现代高科技产业依然适用。工匠精神也不仅是对产业工人和手艺人的要求,也是管理者、企业家、公务员等各行各业人员的共同操守。

  我们有很多富有工匠精神的企业,他们对标准、对质量有要求,对个性化、柔性化生产有自己的理解,对技术的运用比较到位,这些企业不仅能在行业竞争中生存,并能走向产业高端,成为领军企业。

  但有很多企业没有捕捉到工匠精神的内涵,面对消费升级,没能做到制造升级。这是由于历史在朝前迈进的过程中,我们的后人有意无意把传统里面很多优秀的品质丢失了,重视了营销技巧,忽略了工艺与质量,工匠精神退化为山寨精神。

  在面临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浙江企业和浙江人,首先应该自省反思,重新挖掘浙江文化基因里的工匠精神,但又不是纯粹地复制传统,要在传统中汲取精华,既对专业对工艺精益求精、深耕挖掘,又要领会现代新技术、新思维、新的生产方式和消费形式,既懂得因时因势而变,又要保持定力,在把握变与不变的辩证中守正创新,把工匠精神和企业家精神相糅合,遵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生产导向与商业导向相结合,商业模式创新和生产模式创新相促进,使得浙江这片富含工匠精神基因的热土,迸发更大的能量,获取更多的辉煌。


浙江日报 深读·思想者 00010 浙江文化与工匠精神 2017-03-20 3320496 2 2017年03月2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