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回归,厚植发展新动能
吕苏娟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快创新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在浙江,“浙商回归”正是对报告中所提内容的实践和探索。
短短5年间,全省“浙商回归”累计到位资金已达11844亿元。这一数据不简单。它一方面表明“浙商回归”作为我省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一项重要举措,成效显著;另一方面也表明在外的“浙商”越来越青睐浙江,想要回到浙江。这股优秀企业和资本的回归热潮,正成为浙江实施创新发展战略的新底色,转化为推进浙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不竭动力。
省委、省政府领导多次强调要为“浙商回归”创造一流环境,让“浙商回归”又好又快、突飞猛进。这样的期盼,真诚而迫切。因为“浙商回归”是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是深入贯彻“八八战略”的需要,是大力实施“腾笼换鸟”的需要。
正是在这样的战略推动下,“浙商回归”取得了巨大成就。数据显示,“浙商回归”重大项目到位资金占比达到80%以上,其中重大项目中的七大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到位资金占比达到75%以上。也就是说,“浙商回归”不仅为我省带来了一大批有效投资的“大好高”项目,还极大地带动了我省八大万亿产业的发展。而随着有效投资、重点项目的增加,各大产业融合互动、业态创新频出,更进一步加快了企业转型升级的步伐,提升了新旧动能转换的速度。
创新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力量,也是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企业是创新的主体,特别是那些站在国际市场前沿的企业。我省大力吸引浙商回归,重点就是这样的企业。未来,我省要“培育壮大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必须坚定不移地沿着这个方向将“浙商回归”深入推进下去。
深入推进“浙商回归”,要做好方向把控。不是所有的项目都回归,也不是单一的产业项目回归,而是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的回归,人才、技术、资本等优质要素的回归以及浙商总部的回归。
深入推进“浙商回归”,要做好服务工作。除了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开设“浙商回归”项目办事的“绿色通道”,提升“店小二”式的服务意识,特别要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今年我省政府工作报告对“最多跑一次”作了明确的要求和承诺。我省要继续走在前列,必须深化政府自身改革,服务好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