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全国两会特别报道·锐观察

说“亲”“清”,N次也不厌

  分配今年两会报道的重点选题时,“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花落我家”,理由简单而充分——我对此业务熟些。没错,采写有关“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稿件,我已不是头一回了。

  多次采写一个主题,虽然拥有题材熟悉、了解面上情况的优势,但也常怀“雷同”的担忧。幸运的是,“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在浙江,总有新鲜事值得一书。从去年全国两会期间,浙商总会和省工商联发出的倡议书,到2016年下半年我省出台的《关于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意见》,整整一年的浙江探索,亮点纷呈。

  “亲”和“清”,在浙江人不分前后鼻音的发音中,差别甚微。但亲不逾矩、清不远疏的政商关系,浙江人“拎得清”:这是一条坚守纪律的规则,更是一把勤政为民的标尺。

  关于“亲”,浙江有“店小二”式的服务,有“最多跑一次”的改革努力;关于“清”,我曾在基层走访时,多次听说“送不出的烧饼”“请不到的客人”。

  浙江,是全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最迅速的地区之一。因此,浙江对“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探索构建,不仅事关正风反腐,还对维护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则,推动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意义深远,同时也为全国提供经验。

  2016年7月的一篇报道中,我曾画出两条曲线:杭州市2016年二季度政务环境监测评价结果显示,工业企业和服务业企业对政务环境的不满意指数,较去年同期明显下降;2016年丽水云和县具有行业代表性的10家民企,已连续4年实现对公接待的“零支出”——一升一降的两条曲线,清晰勾勒出我省正着力构建的“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如今,又有两条曲线带给我们新的期待:2016年与2015年相比,杭州企业对政务环境评价的不满意度,持续下降;近5年来,庆元县62家规模以上的民营企业,对公接待费用占接待支出的比重逐年下降,近两年达到“零接待”。此外,杭州还将在2017年探索建立领导干部重大商事活动报告备案制度。

  亲而又清,给力创新。浙江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上下的功夫,令人耳目一新,也让人满怀期待。

  (本报记者 丁谨之)


浙江日报 全国两会特别报道·锐观察 00004 说“亲”“清”,N次也不厌 2017-03-04 3238386 2 2017年03月0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