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7版:今日衢州

砥砺五载铸辉煌

  砥砺五载铸辉煌

  2012年以来,衢州市委、市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转型发展、绿色发展,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全力以赴推进“一个中心、两大战役”,集中精力干好“四件大事”,坚定不移打好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大力实施“稳增长、保生态、惠民生、促改革”各项措施,努力化解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转型跨越,砥砺前行,经济总量不断壮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发展质量不断提升,社会民生保障有力,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全市经济社会实现了平稳、和谐、可持续发展。

  实现经济社会结构

  历史性跨越

  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2013年,衢州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2016年达到1245.49亿元,5年(2012~2016年,下同)年均增长7.6%。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户籍计算为48475元,5年年均增长7.2%,折合7298美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为57997元,折合8732美元。财政实力不断增强,2016年全市财政总收入为155.0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为102.56亿元,5年年均分别增长10.2%和12.3%。

  经济结构优化升级。1990年以前全市三次产业呈现为“一二三”结构,农业经济占了一半多;到1991年调整为“二一三”结构,1996年进一步发展到了“二三一”结构,工业经济占据了近半壁江山;2016年,第三产业比重提高到47.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3.6%,当仁不让地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新“主角”,经济结构历史性地调整为“三二一”。

  城镇化进入重要转变期。2015年,全市城乡人口分布越过临界点,城镇化率达到50.2%,也就是城镇人口的数量和比例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这意味着衢州市数千年来以农村人口为主的社会正在转变为以城镇人口为主的社会,这种转变不是简单的城乡人口比重和分布的变化,而是人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行为、价值观念的一次深刻转变,是现代化进程中最重要的结构转变之一。

  新旧经济动能转换

  迸发新活力

  工业经济逐年变“轻”。在经济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衢州市努力克服工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工业经济实现了平稳增长,2016年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64.2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5年年均增长7.3%。通过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并购重组,衢州市传统“重”工业逐年减负,新产业新经济“轻”装上阵,2015年以来的两年间,全市共培育平台型企业45家,有165家企业开展兼并重组,178家困难企业进行破产盘活,引进(培育)创新型企业206家。衢州市工业经济也逐年变“轻”,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结构(重工业:轻工业)从2011年的70.4:29.6转变为68.1:31.9。同期工业经济效益也走出低谷,2016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4.1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4.7%。

  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新动能效果显现,2016年全市高端装备产业(制造业)增加值33.64亿元,同比增长32.7%,增速列全省第1位;环保产业(制造业)增加值50.60亿元,同比增长24.9%,增速列全省第1位;信息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34.33亿元,同比增长28.1%,增速列全省第2位;工业战略性新兴产值增加值58.45亿元,同比增长12.7%,增速列全省第2位。电商贸易爆发性增长,2016全市实现网络零售总额119.62亿元,同比增长78.9%,增幅列全省首位,4年年均增速高达81.3%。

  资本市场有效激活。截至2016年底,全市共有主板上市公司3家。今年初,江山欧派门业又在主板成功上市。新三板挂牌企业实现零的突破,全市累计新三板挂牌企业30家,其中2016年新增16家。2016年完成直接融资65亿元,同比增长214%,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从2015年的12%上升到41.6%。

  城乡建设规划先行

  亮点纷呈

  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品质不断提升。市区两批“十大城市专项”累计完成投资49亿元,主城区相继建成鹿鸣山公园、古城遗址公园等一大批上规模、高品位的城市公园,形成了“全城皆园”的景观,2012、2013年衢州市连续荣获“中国十佳宜居城市”。2012~2016年,全市新建慢行绿道325.2公里,新增公共停车位7000多个。到2016年底,全市建成区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37%、14.59平方米,绿化三项指标都远远超过了国家园林城市的标准。

  美丽乡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成功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1个(江山市),5个县(市、区)和9个乡镇跻身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和示范乡镇行列。集镇建设和乡村规划师服务制度在全省领跑,形成了一批以贺田村、耕读村为代表的美丽新农村,成功创建了柯城五十都、衢江紫微星谷、江山耕读村、开化下淤村等一批国家3A级景区,打造生态农业观光示范点200多个,全市共有78个村成功申报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有9个国家级传统村落,4个国家级名镇名村,16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特色小镇培育风生水起。目前衢州市共有28个省、市级特色小镇,其中常山赏石小镇、开化根缘小镇和龙游红木小镇等3个小镇入选第一批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对象,衢州循环经济小镇和江山光谷小镇成为第二批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对象。2016年前三季度,全市28个特色小镇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包括商品住宅和商业综合体项目)126.37亿元,其中特色产业投资额86.28亿元,占到投资总额的68.3%。

  人民群众获得感

  逐年提高

  财政民生支出不断增加。衢州市财政收支盘子不大,但惠民支出力度不小,2016年全市用于民生的财政支出157.79亿元,5年年均增长16.9%。其中: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的支出年均增长23.4%,用于医疗卫生的支出年均增长17.7%,用于节能环保的支出年均增长16.8%,用于城乡社区及住房保障等的支出年均增长28.0%。

  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2016年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到36188元,5年年均增长9.6%;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到18421元,5年年均增长10.6%。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幅超过了城镇居民,城乡收入差距由2011年的2.58:1缩小到2016年的1.96:1,好于全省2.07:1的总体水平。2016年全市低收入农户人均收入增幅位列全省第一位。

  城乡统筹全面推进。社保扩面提标加快,城镇低保标准从2011年的360元/月人提高到2016年的612元/月人,农村低保标准从216元/月人提高到459元/月人。不断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资源,2016年全市农林水财政支出41.73亿元,比2011年增加了25.69亿元,农村电网的改造、水利设施的兴建等有序推进,逐步在发展中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和体制,城乡差别、工农差距和地区差距不断缩小。

  文化生活日益丰富。5年来,全市新建成农村文化礼堂482个,年均赴基层送书10万余册、送戏1000余场、送电影2万余场,广泛开展全民艺术节、排舞大赛、摄影大赛、赛水赛歌、村歌大赛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大大地丰富了城乡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大手笔推进儒学文化区建设,新建成中国儒学馆,恢复天王塔和文昌阁,改造提升水亭门、北门历史文化街区,连续举办南孔祭典、烂柯杯中国围棋冠军赛等重大文体活动,中央和省级主流媒体高频次聚焦衢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形象显著提升。

  生态建设继续走在

  全省前列

  “五水共治”走在全省前列。2014、2015年衢州市连夺“五水共治”大禹鼎。根据省统计局调查统计,衢州市公众环境满意度连续两年位居全省第二。目前全市无省控、市控劣Ⅴ类水质断面,垃圾河、黑河、臭河已全面完成治理任务以及复查评估工作,全市出境水断面和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连续11年达到100%。

  生猪污染治理走在全国前列。从2012年开始,全市对养殖用房依法拆违244.66万平方米,生猪年末存栏数从2011年的275万头减少到2016年的72万头,并对5000多家存栏50头以上的养殖场排污进行工业化、生态化治理,衢州市成为全国第一个生猪养殖污染监控全覆盖的地级市。积极引导生猪养殖户转产转业,转产转业退养户7.32万人,其中转移到二三产业2.67万人。

  治污减排全方位推进。衢州市完成铅蓄电池、电镀、印染、造纸、制革、化工六大重污染行业整治,全市共248家企业纳入整治范围,关停78家,搬迁入园20家,整治提升150家。工业废水排放量从10206万吨减少到9233万吨,工业化学需氧量排放从8974吨减少到5915吨,工业氨氮排放从1883吨减少到1067吨,降幅分别为9.6%、34.1%和43.3%,基本实现了行业结构优化、企业节水减污的整治目标。根据浙江省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要求,衢州市的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4项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全部超额完成。

  大气污染治理持续深化。全市共启动实施203个大气污染防治重点项目,淘汰改造锅(窑)炉416台,累计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15161辆,完成水泥企业脱硝除尘技改11家,完成全市所有8个热电机组的脱硫、脱硝设施建设及除尘提标改造。2016年,日空气质量AQI优良天数比例达87.9%,比2015年提升3个百分点,PM2.5浓度均值43微克/立方米,较2015年下降4.44%,区域环境噪声各县域均低于55分贝,符合功能区要求。


浙江日报 今日衢州 00017 砥砺五载铸辉煌 2017-02-28 浙江日报2017-02-2800005;浙江日报2017-02-2800008;浙江日报2017-02-2800010 2 2017年02月2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