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9版:今日衢州

文章导航

撸起袖子加油干

  撸起袖子加油干

  江山

  抓好七项重点 实现良好开局

  郑积亮

  过去的5年,江山扎实推进经济社会绿色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04.1亿元增加到277.3亿元,年均增长8.2%;财政总收入从16.03亿元增加到24.1亿元,年均增长8.5%,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从10.02亿元增加到15.86亿元,年均增长9.6%;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从97.67亿元增加到191.62亿元,年均增长14.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65.82亿元增加到113.76亿元,年均增长1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808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956元,年均分别增长10.9%和12.9%。

  今后5年,是与全省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是全面深化改革、推进转型升级的攻坚期,江山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衢州市的决策部署,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两轮驱动”为主战略,以项目建设为主抓手,以改善民生为主目标,深入推进全民创业创新,打好经济转型升级组合拳,全面做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决胜全面小康,打造活力城市,推动幸福江山建设向更高层次迈进。

  五年看三年,头年最关键。今年,江山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节能减排降碳指标确保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七大方面工作。一是突出项目建设,推进有效投资质效升级,力争实现项目投资210亿元,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8个、10亿元以上项目2个,实际到位资金48亿元,省重点建设项目、省市集中开工项目数保持衢州前列。二是突出产业培育,推进工业强市实力升级,大力培育一批块头产业、龙头企业、拳头产品和领头名家,壮大产业集群,做优产业平台,推动产业融合,营造兴工氛围。三是突出品牌提升,推进全域旅游业态升级,力争旅游门票收入增长20%以上,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5%以上。四是突出功能优化,推进美丽江城品质升级,使其宜居品质更优、宜业品位更高、宜游品牌更响。五是突出绿色生态,推进美丽乡村版图升级,真正让江山的农村更美、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六是突出驱动效应,推进创业创新活力升级,激发改革创新发展动能。七是突出共建共享,推进幸福江山指数升级,不断提升社会保障、社会治理、公共服务水平。

  常山

  实现四大突破 全面完成目标

  胡江平

  2月12日至2月18日,常山县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和常山县政协九届一次会议召开。会议回顾了过去五年常山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并描绘了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规划了实现路径。

  今后5年,常山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省、市、县委重大战略部署为统领,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实施“四四二”战略体系,全力抓产业、强统筹、优环境、惠民生、促和谐,全面完成“十三五”目标任务,与全省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惠及全县人民的小康社会。

  今后5年全县主要发展指标预期是:地区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分别增长7%和6.5%以上,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和9%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

  围绕上述预期目标,今后5年常山将着重在四个方面实现新突破。在产业转型强经济上实现新突破,改造提升轴承、纺织、建材等传统产业,大力培育农机、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全面振兴“常山三宝”,形成“一核两带三圈”的全域旅游新格局。在城乡建设提品质上实现新突破,丰满城东新区,推进老城有机更新,高质量建设独具特质的国际慢城,建成一批特色美丽集镇,创成全省美丽乡村示范县。在提升环境扬优势上实现新突破,深化“五四三”、治气治土等环境专项整治,实现常山人民的“高铁梦”“航运梦”,为企业、项目提供“店小二”式服务。在改善民生促和谐上实现新突破,实现中高考成绩进位争先,创成省教育现代化县,推动“病有所医”向“病有良医”升级,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全力争办2022年亚运会山地自行车赛事。

  五年宏图,重在开局。2017年,常山要聚焦六个方面重点工作,全力开好局、起好步。聚焦工业转型,建设华东农机产业园和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引进和培育平台型企业5家、创新型企业10家、科技型企业22家,挂牌上市企业1家,盘活“僵尸企业”15家,推进耕耘小镇、钙谷小镇建设等。聚焦大干项目,谋划储备高质量项目200个以上,引进20亿元以上项目1个、10亿元以上项目2个以上,推进147个重点项目建设等。聚焦城市建设,实施城市现代功能十大专项和城市古迹修复十大专项,建设智慧城市管理平台,巩固创“国卫”成果等。聚焦全域旅游,推进“国际慢城”建设,建成中国观赏石博览园,创建白菊花4A级景区,创建2个美丽乡村示范乡镇和2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国家油茶公园等。聚焦民生事业,开工建设第二医院、中医医院住院大楼,提升教育医疗水平,建设国家级山地自行车赛事基地,办好2017年中国山地自行车总决赛等。聚焦自身建设,着眼“严、实、快、新”,打造满意政府。

  开化

  聚焦五项重点 力求五大突破

  刘志科

  未来5年,开化将深入实施“生态立县、特色兴县、产业强县”战略,着力打造美丽浙江先行区、生态经济示范区、“两山”重要思想实验区和建设幸福家园,确保与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开化将扎实开展“项目攻坚突破年”“产业强县见效年”“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聚焦五项重点、力求五大突破。

  聚焦改革,在推动落地见效上力求新突破。深入推进“多规合一”试点、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国家和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示范区试点等工作,放大试点效应,建立钱江源国家公园管委会。在林业金融改革、农村综合产权改革、国有资产运营体制改革等重点改革事项上集中发力,加快县文旅公司实体化运作等改革工作。出台资源要素差别化政策。深入开展坡地村镇等试点工作,优化资源配置。

  聚焦项目,在扩大有效投入上力求新突破。重点抓好项目前期、招商引资、项目推进、“疑难杂症”等四大攻坚。建立项目前期节点管控机制,谋划一批增强发展后劲的项目,项目库总量动态保持在500个以上。强化“三待三亲”理念,着力引进一批就业容量大、产出效益好、资源集约利用的项目。抓好“四大工程”135个重点项目建设,严格落实项目责任化管理,全力治理一批“蜗牛”项目、“僵尸”项目。

  聚焦产业,在加快培优做强上力求新突破。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为契机,抓好根宫佛国、七彩长虹等重点景区配套及提升工程的建设,加快推进景区资源区块化整合、市场化运营,推进全域旅游发展。争创省生态工业示范县,实施服务业强县培育工程,培育提升华埠物流园区,推进绿色产业孵化园等建设,提高全县产业竞争力。完善企业发展扶持政策,落实好“双服务”等工作机制,着力培育一批主业突出、带动力大、竞争力强的大企业。

  聚焦生态,在提升美丽环境上力求新突破。按照“景点、景区、景观”标准,深入开展“两创建两整治”集中行动,全力打响开化“好地方”品牌。完成中心城区战略研究,优化中心城区景观功能,大力塑造城市特色风貌,打造美丽县城;围绕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目标,集中整治环境卫生、城镇秩序、乡容镇貌、社会风气,提升小城镇综合服务功能,打造美丽镇村;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为契机,全面推进六大体系建设,优化生态环境。

  聚焦民生,在构建和谐社会上力求新突破。通过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推动农村劳务合作社市场化运行、加快推进金屋顶光伏富民工程等措施加强社会保障;通过加大教育投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措施稳步完善发展社会事业;通过建立健全维稳安保长效机制,深入推进“平安开化”建设。


浙江日报 今日衢州 00019 撸起袖子加油干 2017-02-28 浙江日报2017-02-2800005;浙江日报2017-02-2800006;浙江日报2017-02-2800007;浙江日报2017-02-2800008;浙江日报2017-02-2800009;浙江日报2017-02-2800010;浙江日报2017-02-2800011;浙江日报2017-02-2800012;浙江日报2017-02-2800013;浙江日报2017-02-2800014;浙江日报2017-02-2800015;浙江日报2017-02-2800016;浙江日报2017-02-2800017 2 2017年02月2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