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深读·美丽乡村

定格温馨瞬间,
听父母爱情故事

  每当过年过节的时候,我们总会在不经意间收获关于家庭故事的点滴,比如父母或者祖父母们的爱情。

  “平淡”,是形容他们爱情时使用最多的词汇。但这份平淡中,已经浸入他们生活中的每一处,默契、陪伴、坚守以及小惊喜时而穿插,足以成为家庭的温馨记忆。

  2月初,“老家”微信公众号与海马体照相馆联合发起活动,在全省范围内,为60对结婚20年以上的夫妻补拍结婚照。拍摄时,不经意的小细节,让我们感慨,其实他们,也是那个时代的“潮人”。

  71岁的应老师,是浙江大学的退休教师,与妻子青梅竹马,老家在余杭一个村子里,结婚已经50年了。他们发来的报名照片上,是20多年前干净的白衬衫与腼腆的笑容。如今,除了岁月雕刻的痕迹与不再浓密的黑发,他们的感情似乎没有改变太多。

  巧的是,今年也是罗水泉与杨秀英夫妇的金婚。一张四寸的结婚照,一纸结婚证明,是他们极为珍稀的宝贝。搬过七次家,这两件小物件却一直带着。

  78岁的罗水泉,与小他3岁的妻子杨秀英相识于在余杭插队时的知青年代。农忙的时候,罗水泉会搭两个小时车去帮杨秀英割稻、收谷。一来二去,两人便有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1967年10月1日,罗水泉和杨秀英结婚了。“那时候结婚的喜糖,要凭着结婚证去领的。喜酒20元一桌,我们摆了五桌。”罗水泉说。

  5年前,杨秀英生了场大病。她总说,是丈夫的精心照顾才让她得以日渐康复,而罗水泉也一直感怀妻子,独自一人操持家务、养育儿女。时光闪回,唯一不变的,是共同生活的温馨。

  结婚已25年的田先生与杜女士,也懂得这个道理。早些年,他们一直忙着在老家黑龙江打拼事业。“真是一点都不浪漫。”杜女士看着丈夫,田先生笑而不语。待妻子化妆时,却偷偷告诉记者他也有浪漫的时候,“有一年结婚周年,我给她包了场电影。”

  因为女儿在杭州工作,半年前,他们决定放弃老家的一切,来到杭州。“年轻时常在外面跑,现在不想再离开家人了。”田先生说,一辈子就这么长,一定要和家人在一起。

  和家人不分开,也是青梅竹马的应老师夫妇自打结婚以来的坚持。“我做过最浪漫的事,应该是放弃去美国的机会,选择留下来。”应老师是上个世纪70年代的大学生,曾有机会去美国工作。后来,他终于有机会去驻瑞典大使馆工作4年,便带上妻子一同前往。国外生活的日子,让他们的感情更加甜蜜。

  即便是现在,应老师也常常浪漫一下,每周都会带上妻子去西湖边,喝茶爬山。每次外出时,手机相册里总少不了妻子的身影,“朋友圈里好几百个赞呢。”

  “我爱你,你呢?”在拍照时,应老师对着妻子突然来了一句,沈女士红了脸颊,吐出来一句“我也爱你。”

  “哎呀,你怎么能说‘也’字呢?应该说更爱你才是。”应老师调皮地笑了。

  他转眼看妻子,早已偷偷乐开了花。

  扫右则二维码观看本次拍摄活动视频图片详情。“老家”还将继续推出系列活动,敬请关注。


浙江日报 深读·美丽乡村 00011 定格温馨瞬间,
听父母爱情故事
2017-02-21 3127322 2 2017年02月2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