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浦江之变
作者 应雄 编辑 江于夫
众所周知,2013年5月6日,省委在浦江打响浙江治水第一枪。2015年3月,省委在浦江开展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试点县建设。枪响行动,治水拆违,浙商回归,短短数年,浦江巨变,绿水青山,重现人间。
最大的变化是江水变清。2013年前,浦江577条大小河流全是垃圾河,80%沦为牛奶河、数十条黑臭河,浦阳江是钱塘江流域污染最严重的支流。五水共治,重拳出击,立竿见影。四年来,浦江全部消灭了577条垃圾河、462条牛奶河、25条黑臭河,清理池塘1800余口,农村生活污水处置实现全覆盖,成为全省首批“清三河”达标县。通济桥水库是国内首个中型水库生态清淤工程,投资不到1亿元,清淤100多万方,等于“不征一分地、不移一个民,新造一座小型水库”。今天,全县51条支流,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其中Ⅱ类水支流达到39条,浦阳江出境断面水质稳定保持Ⅲ类水,2014年、2015年连续捧得“五水共治”大禹鼎。全省上下正在发起“2017年剿灭劣Ⅴ类水”总决战,浦江早已悄然率先剿灭劣Ⅴ类水、Ⅴ类水、乃至Ⅳ类水质断面。浦江治水实践表明,只要痛下决心,就没有治不好的水。
最关键的变化是水晶变亮。浦江是“中国水晶之都”。当时全县共有2.2万家水晶作坊,38.8万本地居民和37万外来人员中至少有20万人从事水晶生产,而年税收仅3000万元。浦江坚持“以治水为突破口倒逼转型升级”,以雷霆万钧的气势整治水晶产业。今天,浦江水晶浴火重生,2万多家水晶作坊整合为526家企业,全部进入4个水晶产业集聚区,水晶小镇建设顺利推进,全国首个水晶产业指数正式发布。整治前,水晶总产值57.8亿元;整治后,2015年上升到71.5亿元,2016年突破90亿元、税收突破2亿元。和2012年相比,水晶产值增长0.6倍,而税收增长6倍。浦江挂锁年产值突破60亿元,全国市场占有率65%以上。光电、新材料、生物医药、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2016年,浦江经济增速扭转了过去3年低于金华平均水平的状况。浦江实践表明,“低小散”没有未来,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早改造早转型,早改造早升级。
最直观的变化是乡村变美。浦江曾是“浙江省卫生环境最差县”,乱搭乱建之风禁而不止,平均1平方公里有25处违法建筑。浦江坚决打好“三改一拆”攻坚战,累计拆除2.28万处、610万平方米的违法建筑,成功创建全省首批基本无违建县,2016年以来实现新增违建零增长。5.2万亩巨峰葡萄园、3.8万亩香榧郁郁葱葱,4万多户“最美庭院”遍布城乡,打造美丽茜溪、水墨前吴等五条美丽乡村精品线,涌现了前吴民生、白马嵩溪等美丽乡村“金名片”,浦江成为全省首批美丽乡村示范县。今天,浦江百姓自豪地讲,全县城乡面貌已实现由“脏乱”到“干净”向“美丽”的转变,全线美丽化、全域景区化已不再遥远。浦江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评价曾连续6年全省倒数第一,2016年跃升至第4位。浦江之美获得游客青睐,2016年旅游人次达970万,旅游收入达92亿元,分别是2012年的4.2倍和6.2倍。浦江实践表明,“脏乱差”也没有未来,只要人人动手,美丽就会成真。
最难得的变化是信访变少。浦江曾被列为浙江省信访重点管理县(市)之一。2002年,全县信访总量超过1万件,平均40人就有1件。浦江建立领导干部下访接待群众制度,实行县党政领导包案处理重大疑难案件制度,探索“简单信访马上办、一般信访快速办、疑难信访监督办”工作机制。信访总量连年大幅下降,2012年4756件,2013年2379件,2014年1582件,2015年804件,2016年640件,平均606人1件。2015年首次实现进京非访和初信初访“双归零”。国家信访局总结推广信访“浦江经验”。浦江经验告诉我们,只要干部“往矛盾窝里钻”,就没有解决不了的矛盾和问题。
最可喜的变化是社会变安。这些年,浦江探索建立法治德治自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机制,429个村(居)制定实施新版村规民约,在全省率先实现县乡两级社会治理综合智慧平台大屏幕和视联网全覆盖,形成了“互联网+乡村治理+公共服务”的社会治理模式。平安建设考核从2013年的全省第78位,跃升至2015年的第12位。浦江经验告诉我们,凡是把小事当作大事来办的,就平安无事。
最振奋的变化是干部变强。干部是干事创业的火车头。浦江县委以“一线指挥部”的姿态,示范带动全县干部群众奋发有为。浦江实践表明,以“全科干部、全责书记、全心党员”为特色的浦江铁军,正以优良党风政风引领社风民风全面好转。
回望过去,悠悠浦阳江,孕育出了“万年上山”“千年郑义门”“百年书画兴盛地”;展望未来,清清浦阳江,还将哺育出“可看、可学、可推广”的浦江经验、实践“两山”理论的样板区、践行“四个全面”的标杆县。
【作者为浙江省政府研究室党组成员、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