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钱塘江

石榴在歌唱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1月5日,新疆阿克苏地区召开了第八批浙江省援疆工作总结表彰暨第九批浙江省援疆干部骨干欢迎大会。

  3年前,我省第八批800多名援疆干部人才带着为国家分忧、为新疆奉献、为浙江争光、为人生添彩的援疆誓言,带着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的重托与期望,不远万里奔赴阿克苏,开启了浙江新一轮援疆工作。

  3年来,全省援疆干部人才为阿克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同时,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演绎了无数感人至深的兄弟情、姐妹情和民族情。

石榴在歌唱

  2017年1月4日,农历丙申年腊月初七。祖国南疆,阿克苏新和县城。

  人的一生会有无数次的送行,任凭古丽阿依木·艾合买提多么不情愿,但这一天终究还是到来了。这一次,她要送别的,是她心中最尊敬的汉族“阿恰(姐姐)”。

  一

  古丽阿依木的人生轨迹,是在那个看似寻常的早秋开始变化的。它与一个万里之外毫不相干的人有关。

  2015年8月,夏天的燥热正逐渐消退。28岁的古丽阿依木长得像一朵花,只是她的心情却如拧成一团的麻绳,有些凌乱。自5年前毕业分配到新和县人民医院,她一直在手术室护士岗位。因为长期接触消毒水,皮肤经常过敏。

  古丽阿依木几次向院领导提出换岗,可事情一直悬着。就在她感觉渺茫无望时,护理部通知来了——去胃肠镜室!胃肠镜室只有一个医生,病人不多,一周只有两三例。

  “生活终于可以规律一些了!”古丽阿依木心情愉快地准备开始新生活。就在换岗当天,她又接到了一个消息:医院新来了一位副院长,主管肠胃镜室。

  新的副院长来自浙江丽水,叫陈光兰。48岁的她是一名援疆医生,挂职新和县人民医院副院长。

  陈光兰是胃肠道专家、丽水市人民医院内镜中心主任,她的主要业务在胃肠镜室。古丽阿依木换岗,就是给她当助手的。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古丽阿依木的心情有些像过山车,起起伏伏。

  二

  翌日早上,古丽阿依木五味杂陈地去了新岗位。脑海中臆想一整夜的女领导,终于真实地站在了眼前:中等个、微圆脸,戴着副黑框红腿眼镜,一袭整洁的白大褂。

  第一次见面未遇下马威,却是一张和善的脸。然而,没过几日,古丽阿依木就观察到,这位见面前一度让人发怵的女领导,见谁都那么和颜悦色。

  过去在新和,病人最怕做胃镜,医护人员说破嘴,病人也不愿做。陈光兰不一样,她会拉住病人科普半天。这些病人经过陈光兰做“思想工作”,都乖乖地回来了。

  彼时,真正让古丽阿依木内心靠近陈光兰的,是对方一个非常严肃的眼神。那是她第一次看到这位女领导的威严。

  约莫一周后的一个午后,一位平时急脾气的医生跟古丽阿依木说话时语气生硬,一旁的陈光兰听到了,就别过脸,直直地盯着这位医生半晌没吭一声。那是第一次看到陈光兰不高兴的样子,但古丽阿依木却满心感激与欢喜,似有一股暖流瞬间涌遍全身……

  后来,古丽阿依木还发现,陈光兰心细如发丝。在同事面前,陈光兰总是鼓励表扬她;等同事们都散了,陈光兰接着指导她业务上哪些需要精进。古丽阿依木知道,那是怕自己在医生面前丢面子。

  短短数月间,从当初臆想的惧怕,到初见的轻松,再到之后的感激以及犹如姐妹般的亲近。古丽阿依木心中的小船,慢慢划向陈光兰。

  三

  2016年元旦过后,古丽阿依木听到了一个足以铭记一生的消息:陈光兰要自费带她去浙江丽水学习!“在我们医院,只有升护士长的人才能出去进修,普通护士是没有机会的。”她调动所有脑细胞还是想不出缘由,后来还是陈光兰告诉了她。

  手术室护士主要给医生递手术器械,胃肠镜室护士则是第一助手,需要熟练配合做内镜手术的医生,“干的近乎是半个医生的活。”

  “单凭讲解,没有实操观摩,很难培养出熟练的胃肠镜专科护士。”陈光兰向院方作了解释,希望古丽阿依木可以到内地医院“见见世面”。

  2016年2月18日,古丽阿依木登上了飞往浙江的客机。翌日上午,她就被安排到丽水市人民医院内镜中心学习。

  为了便于照顾,陈光兰打算让她住自己家。“我怕影响陈院长家人,就坚持住到了医院。”古丽阿依木后来才知道,陈光兰几个月前就开始为她去丽水的生活做准备了。

  担心自己不能适应浙江的饮食,古丽阿依木去丽水时,带了新和的馕以及方便面,打算那十几天就靠这些干粮对付。

  “陈院长知道我中午时间很紧,就同意我吃方便面和馕,但是晚饭她不允许我吃这些。”古丽阿依木在丽水的每一顿晚餐,都是和陈光兰全家一起吃的。每天傍晚无论多迟下班,陈光兰和爱人、儿子都会等她。

  在陈光兰家里,古丽阿依木吃到了专门为她做的新疆“手抓饭”,还有特意从新疆带过去的羊肉、乳鸽。“起初几天的晚饭在陈院长家里吃,她自己下厨。后来又怕我吃不习惯,有几次就带我出去吃,而且全家人陪着我去吃。”每一次结账,古丽阿依木准备付钱时却总被陈光兰拉住。

  在离家万里外的浙江丽水,古丽阿依木回到了“另一个家”,成了陈光兰家里备受呵护的一员。

  四

  “这位是我的新疆妹妹哦!”陈光兰每次介绍古丽阿依木时总会这样开场。在浙江的每一天,她时刻被这种甜蜜包围着。

  正月的丽水处处洋溢着浓郁温馨的年味,也触动着古丽阿依木对家乡的思念。细心的陈光兰为了不让她寂寞,每天晚饭后总是撂下爱人和儿子,陪着她去逛街。

  古丽阿依木后来才知道,陈光兰的爱人是一名援非医生,结束3年援非回家才一周,陈光兰就去援疆了。

  2016年2月25日是古丽阿依木的生日,那天晚上陈光兰订了个大蛋糕,找了当地一家好餐厅给她过生日。“陈院长,我只是一个普通护士,领导没必要为我过生日的。”古丽阿依木很是不安。

  “我们不是领导和下属关系呀!我们是同事、是姐妹!”陈光兰拉着古丽阿依木的双手,像姐姐一样亲切地笑着……

  3月1日,古丽阿依木结束了丽水之行返回新疆。丽水之行,让古丽阿依木对生活有了新的目标。

  她住的房子是60多平方米的两居室,一家三口住还凑合,有了第二个孩子就显得局促了。古丽阿依木和爱人商量后,决定换房。约莫一周之后,他们看中了一套100多平方米的新商品房,首付约8万元。古丽阿依木有些犯愁了,因为爱人以前是临时工,家里的开支主要靠她的工资。

  “首付多少?你们能筹到多少?”几天后,陈光兰知道了古丽阿依木换房的事。

  “已经借到了5万多,还剩3万元……”

  “剩下的3万元我借给你!”古丽阿依木的话一半还在嘴边,陈光兰已竹筒倒豆般利索地答应了。古丽阿依木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但她听到的却是千真万确的。

  “给钱的时候,只有我们俩在场。我说要写个借条,陈院长立马严肃起来,说‘没必要,你在说什么呀!’”古丽阿依木知道,陈光兰把自己当成了亲妹妹。

  五

  其实,在南疆新和,铭记着陈光兰的,远不止古丽阿依木一家。

  许多事情,只有亲身经历、亲眼看到了,才相信是真的。古丽阿依木庆幸自己作为陈光兰的助手,得以亲历许多让她感动的瞬间。

  大约是在陈光兰援疆月余后的一天,一位叫托合提·阿困的维吾尔族同胞,食管被一块带骨的羊肉卡住了。在陈光兰的指导下,医务人员取出了带骨羊肉,但因食管有不明红肿血块,需要住院观察两天。

  “他交完手术费后身上只剩下3元钱,后来是陈院长拿出500元替他交了住院费。”这是古丽阿依木第一次看到陈光兰替病人付钱。

  后来有一天,一位5岁的维吾尔族女童玩耍时不慎摔倒,将含在嘴里的一枚铁钉吞进了肚子。手术费需要390元,但家属只带了200元,孩子的妈妈更是因担心过度晕倒在地。陈院长知道后马上说“先做手术,费用我出”。铁钉顺利取出,古丽阿依木看到孩子的妈妈醒来后,紧紧抱住陈光兰又哭又笑,那场景格外动人。

  陈光兰究竟为病人垫付过多少次钱,古丽阿依木已经记不清楚了,反正是经常的事。其实不只“贴钱”,陈光兰还“贴时间”。

  新和的群众胃肠健康意识不强,病人很少主动到医院做胃肠镜检查,常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周六是新和的巴扎(集市),乡下群众纷纷进城,陈光兰看准了难得的时机。从2016年3月开始,她每周六上午都带着古丽阿依木到街上“摆摊”义诊,雷打不动。

  “赶巴扎的群众看到我们桌上的血压计就会过来量血压,我们再以聊天的形式,开始了解他们的胃肠道健康状况。”义诊时,古丽阿依木既是陈光兰的助手,又是维语翻译。

  义诊约莫月余后,来医院做胃肠镜检查的病人明显多了:“以前好几天都见不到做胃肠镜检查的病人,如今最多的一天有八九个。”

  “陈院长来了不到一年时间,我们就做了700多例胃肠镜检查,每周平均约14例。”透过这些数据,古丽阿依木看到了陈光兰救死扶伤的职业精神,以及对当地群众骨肉至亲般的情愫。

  六

  古丽阿依木不会想到,有一天自己还会像个孩子一样,为一次短暂的离别而肆无忌惮地哭鼻子。

  “农历2015年底陈院长回丽水,我去送她的时候,忍不住抱着她哭了。”那时,古丽阿依木认识陈光兰才4个多月!“陈院长离开的日子,我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特别孤单和失落。”她已习惯了和陈光兰一起上班、一起聊天的日子……

  其实,在南疆新和,陈光兰已深深地融入了古丽阿依木的家庭。

  有一天,古丽阿依木3岁的儿子突然冲着面前的陈光兰喊:“院长‘阿帕’!”

  “他叫我什么?”陈光兰很好奇。

  “他叫你‘院长妈妈’。”古丽阿依木也很惊讶,她可从没教过儿子这样叫呀!

  孩子的心天使般纯真,掺杂不了丁点虚伪。

  “我们欠陈院长的太多了,不仅仅是钱……”古丽阿依木的爱人也老在她的面前念叨。

  除了古丽阿依木一家,新和百姓都记得陈光兰的好。她像夜空里划过的灿烂流星,深深地烙在了古丽阿依木的内心深处、烙在了无数维吾尔族同胞的心坎……

  回到本文的开头——2017年1月4日晌午,古丽阿依木出门后拉着儿子一路狂奔到丽水援疆指挥部。路上,儿子已经知道了他的“院长阿帕”要回很远的地方去。一见面,小家伙就扑在陈光兰的怀里,紧紧地搂着,像小鸡啄米一样亲着。

  那天,古丽阿依木再一次抱着她的汉族“阿恰”肆无忌惮地哭了。

  尾声

  对于南疆的维吾尔族同胞,陈光兰所做的都是些米粒般的小事。可谁又能否认,那广袤原野上的勃勃生机,不就是因为有无数平凡的小草么?

  对于祖国的民族团结大业,陈光兰所做的只是大海里的一滴水。可谁又能否认,那茫茫汪洋大海,不就是由无数微不足道的小水滴组成的么?

  ……

  “援疆为什么?在疆干什么?离疆留什么?”

  此刻的耳畔,又响起了万千援疆儿女时刻深情反躬自问的声音!

  对了,南疆也是一个盛产石榴的好地方,每年的秋天是石榴成熟的季节。

  看呀,那一个个红黄相间、艳如火球的石榴压弯了枝头;那一颗颗珍珠玛瑙般的石榴籽,你挨我、我挨你,亲亲热热、密密匝匝、紧紧实实地簇拥在一起!

  哦,祖国南疆大地,石榴在歌唱!


浙江日报 钱塘江 00007 石榴在歌唱 2017-01-15 浙江日报2017-01-1500009;浙江日报2017-01-1500004 2 2017年01月15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