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观点

如此无节操 赶哪门子时髦

  不管公序良俗、国情如何、老百姓能不能接受,不管洋节在国外的文化背景、来由和意义,毫无取舍地奉行拿来主义,恐怕赶得真的是一种盲目的时髦。

如此无节操 赶哪门子时髦

逯海涛

  1月10日,10名男生在杭州地铁车厢内当众脱长裤,看懵一众大爷大妈。据悉,这些男生是在效仿国外的“地铁无裤日”。

  “地铁无裤日”始于2002年,一群喜爱恶作剧的纽约人决定不穿裤子乘地铁,以引起轰动,并借此鼓励人们摈弃保守思想、尝试新东西、为生活增添乐趣。而这出闹剧的始作俑者,是小有名气的“恶作剧导演”查理·托德,在业余时间组织大家搞恶作剧,已经成为他的生活方式。

  如今,这个始于恶搞的节日已经冲出美国,走向世界,前几年甚至来到了上海,不过在杭州还是第一次。但在公共场所不穿裤子,这样真的合适吗?

  中国人的传统美德里讲究出门见人要衣冠整齐,这是起码的礼仪。如果衣冠不整,甚至衣不蔽体,则是大大的失礼,会让人觉得没有教养。

  国外对这种行为也不是都欢迎的。2006年这项活动在纽约举行时就遇到了麻烦,8名参加活动的乘客被警察抓走。而在国外的一些高档餐厅,“衣冠不整者谢绝入内”的告示也随处可见。那么青年们赶这个时髦是不是真的如网友所说的:为了拍几张照片,然后发个朋友圈?

  其实这几年不少洋节在国内大行其道,一些潮流人士、时尚中人为了彰显自己时尚品位和世界潮流无缝接轨,纷纷过起了“洋节”。

  万圣节、平安夜、情人节……每当洋节来临,商家推波助澜,人们奔走消费。而我们的春节、清明节、二十四节气等传统节日、节气的气氛却逐渐淡化,过节方式也被逐渐淡忘,如果不是涉及到放假,恐怕了解的人会更少。

  媒体曾做过一份调查,在受访者中,中年人大概占30%,年轻人占62%。结果显示:一多半受访者并不知道中国春节的含义是什么,中元节与西方的万圣节有何区别。在谈到过春节与过洋节选择谁时,一半多选择过洋节,理由是热闹。很多人认为,过春节就是为了能得到几天假期。

  不管公序良俗、国情如何、老百姓能不能接受,不管洋节在国外的文化背景、来由和意义,毫无取舍地奉行拿来主义,恐怕赶得真的是一 种盲目的时髦。要想消除这种盲目,需要拿出我们的文化自信,相信我们五千年文明积淀下来的东西绝对有它的价值所在。如果真正去了解过,你会发现其实我们的传统节日魅力一点不比洋节差,否则这两年“中国风”怎么会在国外时尚圈大行其道呢?


浙江日报 观点 00006 如此无节操 赶哪门子时髦 2017-01-13 浙江日报2017-01-1300017;浙江日报2017-01-1300014 2 2017年01月1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