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抗战”捍卫历史正义
张韬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正视历史,才有走向未来的希望。如果像鸵鸟一样,把头埋进历史虚无主义的沙子里,无论再过多少年,有些事情终究还是不会过去。
“14年抗战”捍卫历史正义
张 韬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当国歌奏响,每一个中国人都会热血沸腾,心潮澎湃。1935年,为支援东北抗日救亡运动,《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了。在沦陷了的东北土地上,这首歌曾激励无数不愿做亡国奴的人们奋起反抗,抵御日本侵略者的暴行,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中华民族的尊严。
教育部新闻办10日向媒体证实,2017年春季教材中将全面落实“14年抗战”概念,将“8年抗战”一律改为“14年抗战”,全面反映日本侵华罪行,强调“九一八事变”后的14年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应在课程教材中予以系统、准确体现。
荒唐的是,这一旨在对历史作出科学性、历史性、原则性与现实性评价的消息却刺痛了日本某些媒体和网民。在日本雅虎网站上,有300多条关于此事的留言。有日本网民诬称“这是在篡改历史”;有人甚至说,“增加了6年,真厉害呀。干脆写成30年吧”。如果这些言论是由于无知导致的,有必要敦请日本相关部门加强和跟进相关的教育;如果这些言论是对历史不负责任的调侃和恶意歪曲,需要审视的恐怕就是当事者的历史观和对待和平的态度。
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短短4个多月内,12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土3.5倍的中国东北全部沦陷。然而,中国军民在沦陷区的反抗从未停止。原东北军、抗日游击队、农民武装、义勇军东北抗日联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组成东北抗日联军,同日本侵略者展开了长达14年的英勇斗争。14年,我们有理由铭记,因为抗争如此壮怀激烈;14年,我们有理由骄傲,因为正义如此坚不可摧。
“14年抗战”,刺痛的是那些怀揣扭曲历史观的人。从“8年抗战”改为“14年抗战”,真正热爱和平的人们决不会有如此奇怪的“痛点”。日本网站上那些不负责任的言论,归根到底源于日本当权的右翼分子对于侵略历史的暧昧态度。从参拜靖国神社,到解禁集体自卫权;从修改历史教科书,到否认战争罪行,其所谓“积极和平主义”的背后,却时时闪现着让邻国不安的遮遮掩掩和挑战历史正义和良知的跃跃欲试。
一个国家走向怎样的未来,取决于它如何面对自己的过去。拒绝反思历史,悲剧终将重演。1970年12月7日,当时的联邦德国总理威利·勃兰特在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惊世一跪,并为在纳粹德国侵略期间被杀害的死难者默哀。遗憾的是,我们至今没有看到日本方面有类似“华沙之跪”的诚恳之举,看到的却是对南京大屠杀的无端质疑,是对慰安妇的另类解读。今天,我们再一次看到了某些居心叵测的日本人对中国人民抗日历史的恶意歪曲,但却始终没有其诚恳的歉意和彻底的反思。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大楼前的石碑上,用多种语言镌刻着这样一句话:“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故务需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反思的核心意义是在直面历史的基础上珍爱和平、面向未来。有日本学者曾撰文批评中国教材只教授日本在战争中的残虐行为,却无视战后日本的和平主义和民主主义。然而,对于战争的厌弃、对侵略的反思,是和平主义得以实现的最基本前提。如果日本在对侵略的史实上永远说着言不由衷的话,带着伪善的面具,又如何能让邻国相信其“和平主义”之真诚?
李大钊说:“故历史观者,实为人生的准据,欲得一正确的人生观,必先得一正确的历史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正视历史,才有走向未来的希望。如果像鸵鸟一样,把头埋进历史虚无主义的沙子里,无论再过多少年,有些事情终究还是不会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