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专版

解读浙江省食品药品安全“十三五”规划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浙江在行动

  解读浙江省食品药品安全“十三五”规划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浙江在行动

  2017年新年伊始,国家领导人对食品安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民以食为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关系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须抓得紧而又紧。这些年,党和政府下了很大力气抓食品安全,食品安全形势不断好转,但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少,老百姓仍然有很多期待,必须再接再厉,把工作做细做实,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如何确保食品安全,让百姓吃得放心?浙江已经准备好了。

  2016年底,省政府印发《浙江省食品药品安全“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为未来一段时间的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指明了方向。

  《规划》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保障公众食品药品安全为总目标,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四个最严”为总要求,以“三网六体系”为总构架,全面实施食品药品安全战略,深化改革创新,加快构建法治化、专业化、现代化、社会化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提升食品药品安全现代化治理能力,助推食品医药产业健康发展,实现浙江食品药品安全水平、科学监管水平和食品医药产业发展水平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从事后监管到事前介入——防控结合抗风险

  面对琳琅满目的食品,如果不是“行家里手”,不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手段,就很难发现问题,安全监管也就无从谈起。如何让人们吃得放心、吃得安全,是政府必须承担的职责。

  变“事后监管”为“事前介入”“事中干预”,是此次“十三五”规划在理念上的重大革新。

  为此,《规划》提出强化风险监测预警。建立健全覆盖食品安全风险、药品化妆品不良反应、药物滥用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监测体系,构建功能完备、标准统一、信息通畅、资源共享的风险监测平台。

  这个全覆盖的风险监测预警工程是什么?做什么?

  针对食源性疾病监测项目:我省扩大监测哨点医院数量,新培育发展30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示范医疗机构,将食源性疾病监测覆盖所有县级行政区域;完善食源性疾病监测项目,将监测项目涵盖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疾病爆发监测、疾病负担调查、学生缺课监测和药店腹泻类药物销售监测等。

  针对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监测项目:我省拓宽风险监测覆盖面,科学划分食品安全风险等级,建立覆盖所有县级行政区域并延伸到乡村的风险监测体系,“十三五”期末覆盖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餐饮服务各环节,以及所有食品、保健食品种类,食品安全标准中的项目,使“十三五”时期风险监测食品样本量达28万件,达到与发达国家相当水平。稳步提高食品检验覆盖率,“十三五”期末食用农产品抽检覆盖率达到3.5批次/千人,食品抽检覆盖率达到4.5批次/千人。

  针对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监测体系建设项目:我省健全县(市、区)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不良反应(事件)监测网络,拓宽监测范围和项目,提高风险监测和评价能力。制定监测哨点医院准入标准,“十三五”期末综合性监测哨点医院达到100家。

  针对不良反应(事件)监测项目:我省发布重点监测品种名单,重点加强首次上市(进口)、高风险药品和医疗器械、独家药品品种及国家基本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的监测。“十三五”期末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数保持800份/百万人以上、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数200份/百万人以上、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数50份/百万人以上。

  据了解,“十三五”时期,我省风险监测食品样本量将达28万件,达到与发达国家相当水平。绘制重点食品污染谱系图,加强对污染量大、健康危害严重的毒性物质的系统监测,掌握重点地区特异性污染状况。

从专项治理到常规治理——校园饮食更放心

  走入绍兴鲁迅中学的食堂,一块巨大的信息公示牌上,公布着每天的购菜清单以及一日菜谱,旁边还堆着厚厚的台账,记录当天的食材进货情况和检验报告。

  阳光厨房安全放心,大宗食品统一配送、品牌超市开进校园、直饮水便捷卫生……这一切,都源自我省开展的“千万学生饮食放心工程”。

  2013年,浙江省政府把实施“千万学生饮食放心工程”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省食安委部署开展了2013至2015年行动,经过3年多不懈的努力,全省校园食品安全已经悄然发生改变。截至2015年底,全省学校大宗食品统一配送(或定点采购)率达98.4%;学校食堂全部达到C级以上,其中A、B等级率达81.5%;校内商店品牌超市进驻率达83.1%;学校饮用水城镇管网接入率达99.1%;中小学生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达94.4%。

  在新的起点上,浙江不忘自我加压,谱写校园饮食放心工程新篇章。

  2016年9月,《浙江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关于深化千万学生饮食放心工程建设工作的通知》,着力打造“机构健全、制度完善、管理规范、运转顺畅、风险可控、综合治理”的学校食品安全治理体系,推动学校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进一步加强,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进一步提高,学校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状况进一步改善。

  浙江在原本的工作基础上,继续制定了从2017年至2019年的三年规划,提出一系列新的要求:到2019年,学校各项机制及师生监督组织建成率达100%;学校大宗食品统一配送或定点采购实现全覆盖;就餐人数300人以上的学校食堂量化等级B级以上比例应达90%以上,全省学校“阳光厨房”建成率达70%;品牌超市比例达90%以上;全省中小学校加热保温水、直饮水系统实现全覆盖;中小学生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稳定在90%以上……

  数据提升的背后,都坚定不移地指向同一个目标:实现学校食品安全“组织管理、大宗食品采购、食堂管理、校园商店及校园周边治理、饮用水安全监管、饮食教育、责任保险”等方面规范化、长效化,全面提升学校食品安全工作水平。为此,《规划》提出,深化“千万学生饮食放心工程”,开展学校食堂量化分级的晋位升级,防控学校食品安全风险。

  体制机制的完善,将一项项专项行动升格为长效常态的监管手段。正如校园饮食放心工程的再次深化,“十三五”期间,我省的食品药品监管将从专项治理走向常规治理,更注重长效化。

  2012年起,我省持续5年组织“百日行动”,范围不断扩大,成效显著提升:囊括了食品安全从整体到局部的各个方面,形成了从几个部门各自行动到联合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省卫生计生委、省质监局、省海洋与渔业局、浙江检验检疫局等10多个省级有关部门和11个设区市的协同作战机制,抽检各类食品从首批24887批次上升到175860批次,坚持不懈查处各类违法行为,切实消除了一批风险隐患,全力保障浙江食品安全。

从人海战术到科学监管——智慧监管可溯源

  “在外办公就能实现GPS定位,执法过程、执法结果全程透明公开。”在台州,基层食品药品执法人员只要带上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查询企业信息,处理和上传数据。这套基于智能手机运行的移动执法系统,是浙江食品药品“智慧监管”体系的组成部分。它利用移动平台,使协管员及乡镇人员上传的数据资源,与执法人员互通与共享,实现食品药品监管的无缝隙。

  2015年3月,浙江省启动食品药品“智慧监管”工程,以“一个中心七大平台”为框架,包括1个省级数据中心,审评审批、信用管理、实时监控、产品追溯、行政执法、公众服务和综合管理等7个应用平台。近两年来,随着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移动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日益成熟,“智慧监管”成为浙江食品药品监管系统的“名片”。

  以“标准化”推进“信息化”,是浙江探索“智慧监管”模式的思路。

  “为什么会形成‘数据孤岛’?主要是各地标准不一致,没办法互通。”在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相关负责人看来,建立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标准体系,省、市、县各级系统按照“统一标准”建设,才能实现数据沟通共享,走出“数据孤岛”。

  截至2016年,省级食品药品“数据中心”一期建设已完成,有10个市建立食品药品数据交换共享节点,实现数据交互。

  “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登记事项变更”“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管理备案”“药品广告备案”“医疗器械广告备案”“保健食品广告备案”……在“互联网+政务”理念下,浙江省从2016年5月开始,对5个试点事项实行“证照网上申请、快递送达”。目前,全省145个审批事项已对接成功,共上传浙江政务服务网审批事项9万余件,办件过程数据近60万条。

  推进数据互联,探索大数据应用,是浙江推进“智慧监管”重点工作之一。

  据了解,省食品药品监管局正对智慧监管“数据中心”现有的数据进行挖掘,探索食品药品质量安全数据的分析应用模式和方式,通过定期汇集、挖掘、分析现有数据资源,可以动态了解浙江省食品药品行业总体状况,包括企业、产品及从业人员等基本情况,可以利用可视化图表直观反映各地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开展情况。

  依托华数数字电视云平台,浙江省构建了食品药品安全信息终端网络“食药视界”。

  现在,对全省1300万华数数字电视用户而言,只要点点遥控器,就能轻松了解各地的食品药品政策动态、科普日常饮食和用药的安全知识,查看曝光平台,查询药械企业许可证等信息。

  在此基础上,《规划》对建立智慧监管平台也做出了进一步明确:利用信息化手段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建设高效安全、实时监测、智能预警的智慧监管云平台,加强食品药品全过程监管。开展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关键控制点实时监控,建设食品药品供应链信息管理和追溯平台,促进市场主体建立和完善食品药品质量追溯系统,实现食品药品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储运、销售到公众消费使用整个供应链全流程监管和质量追溯。

  今后,食品的“前世今生”将更为透明。《规划》提出实施食品(含保健食品)安全全过程追溯项目,形成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食品质量标识和食品安全监管的覆盖,粮食及制品、畜肉及制品、禽类、蔬菜、水果、水产品、豆制品、乳制品、食用油等主要食品追溯覆盖率达到95%以上,绿色食品100%纳入可追溯体系。完善临近保质期食品销售管理制度,落实过期、召回、不合格等不安全食品无害化处理制度。

从日常监管到精准服务——

双精准助推转型

  自我省提出特色小镇建设以来,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就成立了特色小镇领导小组。能够如此迅速地紧贴中心,有赖于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的“精准对接、精准服务”专项行动。

  2012年,我省提出“健康浙江”发展战略;2014年,《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精准对接、精准服务”食品医药产业转型升级。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紧跟发展政策,连续3年开展“双精准”专项行动,全面助推食品医药产业转型发展。

  继2015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后,目前,浙江食品医药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初显成效:辉瑞制药全球生产基地、美国gilead公司海外研发基地相继落户浙江;2015年至2016年底新增上市公司5家,新三板挂牌企业46家;中药材种植和加工继续保持传统优势,其中铁皮石斛的产值占全国市场的80%,企业研发能力不断增强,综合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

  医药产业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战场之一。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在食药产业供给侧方面的工作稳扎稳打。

  在产业培育方面,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精准对接,助推产业项目落地。省食品药品监管局推动省人社厅等8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将我省地产新药临时纳入浙江省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申报工作的通知》;协调省物价局、省卫计委、省人社厅调整部分医疗服务项目及价格,将精密输液器等医疗器械产品纳入医疗服务项目;联合省卫计委、省经信委、省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以科研专项的方式将有研究和生产基础的药品企业生产的配方颗粒纳入临床科研试用。

  在服务方面,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精准服务,简化前置审批、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激发企业创业创新活力。为激发医药企业新药研发积极性,助推食品医药企业转型升级,指导杭州诺尔康神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将其生产的人工(电子)耳蜗独家列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推荐浙江星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4家企业建立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分别获500万至1000万元科研经费资助;制定浙产1.5t磁共振成像系统(mri)遴选原则和目录产品,加大对浙产大型医疗诊断系统的支持;鼓励企业走品牌路线,支持食品医药企业标准提升。

  据了解,下一步,我省将以“精准对接、精准服务”专项行动为总抓手,进一步发挥监管部门信息和资源优势,为特色小镇建设牵线搭桥,促进一批优质项目落地。继续推进余杭省级生物医药高新园区、绍兴滨海省级现代医药高新园区建设,支持天目医药港建设。完善创新产品绿色通道机制,整理筛选重点企业名单,落实针对性帮扶,夯实食品药品长治久安的产业基础,为我省食品医药产业结构性供给侧改革提供强大动力。

从政府监管到群众参与——

社会共治力量大

  保障食品安全,需要政府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共同落实,行业自律和社会他律共同生效,市场机制和利益导向共同激活,是法律、文化、科技、管理等要素共同作用的复杂的、系统的社会管理工程。

  “构建多方协同的社会共治模式,强化地方政府责任,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发挥行业自律作用,拓宽社会监督渠道,倡导公众理性消费。”是“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

  “探索实行联合惩戒机制,使不落实食品安全责任的生产经营者受到监管和市场的双重惩戒,营造守法光荣、违法可耻、诚信经营的市场氛围。”2016年10月,省政府办公厅公布《加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指导意见》,坚持运用市场机制功能和社会共治手段并重,加快食品安全监管方式转变,努力形成以法治为基石、以企业为主体、以政府为主导、以社会各界为补充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工作机制。

  《意见》指出,加快建设全省统一的食品安全信息公示平台,2018年实现省、市、县三级联通。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依法规范公布食品安全标准、行政许可、监督抽检、行政处罚、事故处置、重大典型刑事案件、黑名单、企业信用等信息,设立网上咨询平台,方便公众查询获取。健全新闻发布制度,强化新媒体运用,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社会关切热点。

  同时,加快完善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机制。强化食品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落实,完善以随机抽查为重点的日常监督检查制度,督促企业严格执行法律和标准,规范生产经营活动,保证食品安全。深入推进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推行企业食品质量安全自查报告和信用分级监管制度。有关部门要依法将食品安全相关行政处罚信息记录纳入国家和地方统一的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扩大信用信息应用。探索实行联合惩戒机制,使不落实食品安全责任的生产经营者受到监管和市场的双重惩戒,营造守法光荣、违法可耻、诚信经营的市场氛围。

  组建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志愿者、义工等公益性服务队伍,制订相关管理办法,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畅通食品安全举报投诉渠道,统一举报电话,开通网上举报平台,投诉举报核查回复率达100%。

  在这样的趋势下,越来越多人参与到食品药品监管的队伍中来,从而形成社会各方良性互动、理性制衡、有序参与、有力监督的社会共治格局,不断破解食品安全的深层次制约因素,不断巩固食品安全的微观主体基础和社会环境基础,捍卫舌尖上的安全。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2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浙江在行动 2017-01-10 浙江日报2017-01-1000004;浙江日报2017-01-1000006;浙江日报2017-01-1000007;浙江日报2017-01-1000008;浙江日报2017-01-1000012;浙江日报2017-01-1000005;浙江日报2017-01-1000011 2 2017年01月10日 星期二